正文 第七十三章 高血壓伴血脂異常藥物治療(1 / 1)

必備知識

α1受體阻滯劑和作用於中樞係統的降壓藥物,如可樂定、甲基多巴等,降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選用這兩種降壓藥可能較為有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和鈣拮抗劑對血脂為中性作用(即無負麵影響),也可以選用。

醫學解析

較年輕的患者應將血壓控製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

老年患者應將血壓控製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醫師答疑

什麼是血脂異常?

血脂異常是指血漿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脂質或脂蛋白出現異常。脂質包括中性脂肪(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臨床主要指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脂蛋白由蛋白質、膽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組成。脂蛋白包括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

如何發現血脂異常?

血脂異常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症狀。發現血脂異常,首先要詳細了解病史,是否有長期服用引起血脂異常的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等;有無冠心病家族史;個人生活及飲食習慣如何等。體格檢查時注意有無體表黃色瘤、角膜環和眼底病變。還有重要的就是空腹行血液生化檢驗,總膽固醇>5.72mmol/L為升高,甘油三酯>1.70mmol/L為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0.91mmol/L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3.64mmol/L為升高。以上檢驗指標的異常情況若發現一項,就要引起重視了。

注意事項

β受體阻滯劑可影響血漿脂蛋白的代謝,升高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加重患者負擔,因此應避免使用。

利尿劑可升高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給患者帶來危害,同樣不宜選用。

深度閱讀

無論哪一類型的血脂異常,飲食治療都是首要的基本治療措施,應長期堅持。現代研究證明,適量運動能改善脂肪代謝。因此,應提倡科學膳食、均衡膳食,進行有規律的體育鍛煉,防止肥胖,戒煙酒,並做好心血管病、肥胖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防治,使血脂保持在適當水平。定期健康檢查有助於及早檢出血脂異常,並及時治療,對於患者的生活質量的改善和預後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