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方組成
蓮房、幹葛、枇杷葉、甘草、瓜蔞根、黃芪各60克。
治療範圍
本方具有清熱止渴,健脾益氣作用。常用於治療氣陰虧損,三消渴極。口幹舌燥,形體消瘦,視物模糊,神疲乏力,氣短懶言,納差,舌淡紅少苔,脈細數無力。
煎服方法
將上藥研為粗末,水煎空腹服,每服12克,每日2次。
機製分析
方中蓮房止血化瘀;幹葛(葛根)甘涼清熱、生津止渴;瓜蔞根(天花粉)清肺胃熱、生津止渴;枇杷葉下肺胃氣以降火;黃芪補肺健脾、益衛固表;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藥性。該方常用於現代醫學的糖尿病等病症,本病因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可並發血管、神經等病變。根據現代藥理研究:葛根能改善微循環,提高局部微血流量,抑製血小板聚集,還有明顯解熱及降血糖作用;天花粉有胰島素樣作用,能明顯降低血糖活性;黃芪能降低高血糖,能改善心功能狀態、降低血壓,且能提高機體的抗病力。諸藥共同作用達到降血糖,改善微循環,提高抗病力等目的,所以可以治消渴等病症。
治療心悟
唐某某,女,52歲。患糖尿病已有10餘年,由於治療及時,認真控製飲食,症狀表現並不十分嚴重。時有口渴,夜間小便較多,容易疲勞,但對平時工作、生活起居影響不太大,檢查血糖偶爾高於正常。患者主動要求中醫藥調治。我診察患者舌淡紅,苔薄黃,脈沉細,當屬於中醫消渴病之中的氣陰兩虛證,上方六神湯為治療本病的常用方,遂在該方基礎上作適當調整:葛根30克、天花粉30克、黃芪20克、南北沙參各15克、懷山藥20克、枇杷葉15克、蒼術10克、玄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茯苓10克。患者服用上方加減共30餘劑,血糖調整在正常範圍,精神飲食基本恢複正常,降糖西藥也已經停服。囑患者平時控製飲食,適當運動,同時經常監測血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