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做夢也想挑起英奧兩國之間的戰爭,以便充當漁翁,從中牟取最大利益。
可是現在時間點不對啊!俄羅斯帝國深陷遠東泥潭,在解決日本人之前,根本就無暇分心他顧。
莫是漁翁得利了,就連遠東戰場,都需要維也納政府提供幫助,才能夠支撐下來。
在這種背景下,莫是漁翁得利了,不被殃及池魚就算是幸運的了。
不列顛和神羅爆發戰爭,整個歐洲的對外貿易都要受到影響,俄羅斯帝國自然也不會例外。
如果隻是單純的貿易受損,為了能夠讓神羅和不列顛廝殺,尼古拉二世自然不會介意。
問題是遠東戰場上俄軍的後勤,都是從歐洲大陸運送過去的。
除了少量是穿越西伯利亞送達遠東地區外,大部分都是走海陸經遠東帝國中轉,然後通過走私交到前線部隊手中的。
神羅和不列顛之間的戰爭爆發,海上交通線勢必會受到影響。尤其是運送戰略物資的船舶,更是雙方互相打擊的重點。
誤傷是在所難免的,半路上遇到神羅海軍還好,不會扣押自家的船,遇到皇家海軍那就悲劇了。
尼古拉二世可不認為自家的麵子,就能夠讓英國人網開一麵,要知道英日才是同盟,英俄之間從來都隻有仇恨。
半路上把物資一扣,前線的俄軍官兵就要悲劇了。沒有足夠的後勤給養,他們可沒有辦法打仗。
想到了這裏,不待任何猶豫的,尼古拉二世立即下令道:“外交部派人催一催我們之前的訂單,同時向神羅各大軍工廠增加訂單。
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必須要搶在兩國戰爭爆發前,將至少一年的戰略物資送到遠東地區。”
不急不行,現在是時間不等人。但凡是慢了一步,都有可能導致戰爭失敗。
幸好走私網絡已經打通了,隻需要把物資送入遠東帝國,就有人接手並負責運送到前線,沙皇政府隻要給錢就行了。
外交大臣米哈伊羅維奇:“陛下,這會不會太草率了。將大量的戰略物資堆積在遠東帝國境內,還要防備日本人搞事情,很容易引起變故。”
這種擔心不是多餘的,誰讓他們得罪的人多呢!最近幾十年,一直都在擼遠東帝國的羊毛,仇恨的種子早就種下了。
走私貿易能夠暢通無阻的進行,除了遠東帝國高層希望日俄兩敗俱傷外,更重要的還是負責運輸的是隻認錢的晉商。
要是落到民族主義者手中,人家就算是不一把火給少了,那也甭指望能夠安全送到目的地。
要知道日本人可沒有閑著,日以繼夜的在進行反俄宣傳,甩出了俄國宣傳部門強了至少一百條街。
尼古拉二世搖了搖頭,道:“現在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再晚時間上就來不及了。先把物資送到遠東帝國,委托給奧地利人看管。
他們同遠東帝國的關係不錯,為了避免影響兩國關係,遠東政府是不會對他們的貨下手的。
隻要神聖羅馬帝國不在霸權爭奪戰中戰敗,就沒有人敢輕舉妄動。”
看得出來,尼古拉二世現在的心情非常矛盾。
一方麵他需要的神羅的支持,以贏得正在進行中的日俄戰爭;另一方麵希望神羅戰敗,隻有神羅完蛋了,俄羅斯帝國才能夠重回世界中心。
甭管內心有多矛盾,在政治上還是要維也納政府站在一起。俄奧同盟的金字招牌,不能就這麼丟了。
至於英國人的拉攏,尼古拉二世從來都沒有當成一回事兒。英俄之間的仇恨太深,縱使是沙皇也不敢輕言放棄。
和敵人結盟,調頭去打盟友,那就更是想都不用想。真要那麼幹,非得換個沙皇不可。
彼得三世隻有一位,並且永遠都隻能有一位。同樣的虧,俄國人是不會吃第二次的。
陸軍大臣葉夫根尼開口道:“陛下,敵人加大了空中的巡邏密度。為了保障飛艇的安全,我們必須要加大護航力度。
陸軍部希望夠增加對飛機采購力度,以奪取遠東戰場上的製空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