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頭牛引發的血案(1 / 3)

就在英國政府收到消息的同一時間,維也納政府也接到了來自非洲的急電——英奧南非衝突爆發。

按照電報上的說法,事件起因是:神羅南非領主阿吉雷子爵家的一頭在邊界地區吃草,被對麵的英國農場主豪爾赫擊斃。

索賠談判失敗,憤怒的阿吉雷子爵直接帶人過去洗劫了對方的農場,順便幹掉了幾個倒黴蛋。

沒什麼好奇怪的,在弱肉強食的殖民地,類似的橋段早就屢見不鮮了。

這年頭的殖民者都是亡命之徒,一言不合就開幹是基本操作;神羅的封地貴族同樣也是暴脾氣,都是戰場上殺出來的,誰慫誰是孫子。

尤其是雙方還發生了利益糾紛,那就更不能忍了。既然談不攏,那就按照殖民地規矩——武力解決。

本來這也不算什麼,在殖民地衝突中殺個把人,在殖民地早就是司空見慣。

隻不過阿吉雷子爵的運氣不好,在撤退途中,和聞訊趕來的英軍發生遭遇,雙方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憑借豐富的戰鬥經驗,阿吉雷成功的殺出了一條血路,隻不過身份還是暴露了出去。

這種事情大家從來都是偷偷幹,隻要不被抓到證據,誰也不會去揭開蓋子。

現在不一樣了,英國人確定了阿吉雷子爵的身份,這就不能忍了。

交人自然不可能的,神羅可是非洲霸主,自然不會在意英國人的抗議。

不知道是吃了炸藥,還是怎麼回事,在溝通無果之後,英軍選了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出兵進攻阿吉雷子爵的領地。

按照英國人的說法,這是在抓捕凶手。顯然,這種說法神羅一方自然不會買賬。

阿吉雷子爵也不是孤家寡人,領地遭遇英軍進攻後,周圍的貴族立即動員起來出兵援救。

在擊敗了來犯的英軍之後,自覺受辱的阿吉雷子爵和來援的貴族領主商議之後,決定向英國人討一個說法。

然後,大家就開始呼朋喚友。在半個月後彙聚了一支人數過萬的聯軍,浩浩蕩蕩的殺向了好望角。

到了這一步,事件已經遠遠超出“武裝衝突”的界限,用戰爭來形容明顯更加貼切。

神羅的貴族私軍和英國殖民政府幹了起來,所有人都知道事情大條了,兩邊都遮掩不住了,隻能讓國內出麵解決。

遮不住了才上報,自然不是南非總督府反應這麼遲鈍,更不是故意遮掩,主要是時代特色導致的。

伴隨著殖民時代的降臨,殖民地衝突就成了家常便飯。以神聖羅馬帝國為例,平均下來每年要和鄰居們發生三位數以上的糾紛事件。

小到口角之爭的扯皮,大到兵戎相見。

在這種背景下,要是每一次衝突都要中央政府介入,估摸著維也納政府啥也不用幹了,天天就忙著給善後了。

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弗朗茨隻能根據實際情況,對殖民地衝突重新定義。

凡是沒有打起來的都直接忽略,由地方政府自己搞定,不需要上報。

爆發過武裝衝突,但是參與人數低於低於一千,傷亡人數低於一百的事件,直接上報處理結果就是了。

需要維也納政府親自過問的,都必須是大規模衝突事件,地方政府實在是搞不定,中央政府才會介入。

正是因為這些限製,衝突事件才會一直拖到現在才上報。

……

首相錢德勒:“以上就是大致事情經過,從事件整體上來分析,阿吉雷子爵的過激表現是這次衝突爆發的主要原因。

不過這也是事出有因,阿吉雷子爵隻是為了保護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雖然手段過激了一點兒,但是對付強盜也可以理解。

如果不是英軍擅自越界入侵,激化了矛盾,也不會有後麵的大規模軍事衝突爆發。

政府認為英國人需要為這次衝突事件付主要責任。貴族聯軍的反擊,隻是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

看得出來,錢德勒這是在避重就輕,一推四五六。不過政治從來都是隻看利弊,不論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