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決定性的一步(1 / 3)

攤子鋪開之後,各種各樣的麻煩接踵而至。

修複北虎口關,安頓歸順的山賊,安置即將到達的民夫家人,監視永盛軍的活動,調配甲隊的兵力等等。這些都是麻煩事,可最麻煩的還是糧食問題。

肖旭來到南虎口關的時候,順帶將一份賬本帶了過來。

這是蔣晟托肖旭送來的賬本,上麵明確的記錄著糧食的使用情況,以及剩餘糧食的情況。

“肖兄弟,讓你在這邊耽擱了這麼多天,真是不好意思。”

“李將軍太客氣了,是肖某沒有如約將糧食運到……”

“這不管肖兄弟的事,如不是羅家曲家的話,定不會出這些問題。”李洪濤話鋒一轉,又說道,“現在,南北虎口關已在我的控製之中,肖兄弟可盡快返回葛州,組織商隊,將糧食運來,這來回一趟,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肖旭迅速的計算了一番,說道:“肖某連夜兼程,返回葛州需要大概六天,商隊趕來的話,至少需要十五天。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二十五天之內定能到達。隻是……”

“建州這邊的事情,李某會在這段時間內處理好。”李洪濤知道肖旭在擔心什麼。

肖旭微微點了點頭,也不多說。

之前,他根本就不相信李洪濤能夠打下南虎口關。

自從羅家封鎖了葛州與堰州的邊界地區,曲家阻斷了潛龍關以南的所有道路後,商隊隻能向北繞過崤嶺,或者是向西繞過伏牛山。道路艱險,沿途土匪山賊出沒不說,這往返一趟有數千裏之遙,需時數個月。很多商人都放棄了前往西北的打算,準備等到開春之後,再看看局勢。

除了繞道之外,另外一條商道就是經過南北虎口關與臥虎道,從建州前往暉州。

這條商道被棄絕了數十年,丁家與朱家一直不和,分別在南北兩邊征收關稅,加上臥虎道內山賊橫行,自從數支商隊在這條道上被劫之後,就算膽子再大的商人都不敢走臥虎道了。

來到南虎口關的路上,肖旭一直在懷疑,李洪濤是怎麼打下南虎口關的?他還發現,臥虎道內的山賊都不知了去向,根本就沒有出現過。

這些,都讓肖旭感到萬分驚訝,直到進了南虎口關,肖旭才完全相信,李洪濤不僅僅打下了南虎口關,還設法收服了臥虎道內的山賊。

隻是打下南虎口關並不等於從建州到暉州的商道暢通無阻。如果南麵的丁家不放行的話,商隊根本就到不了南虎口關。

李洪濤有能力打下南虎口關,他有能力守住南虎口關,並且讓丁家準許商隊經過建州,前往南虎口關嗎?

“如肖兄弟不放心的話,可再留幾日,等李某……”

“李將軍,肖某並不是不相信將軍的實力,隻是建州那邊。”

李洪濤笑著點了點頭。“沒事,那就請肖兄弟在南虎口關這邊多呆幾日,等李某與建州丁家達成協議,再走也不遲。”

肖旭沒有多說什麼,他確實不太放心。如果建州方麵不給李洪濤“麵子”,他的商隊進入建州後就會被永盛軍扣留。損失貨物還是小事,如果把命都賠在了這上麵的話,那就太不劃算了。

安頓好肖旭之後,李洪濤這才去找到了沈虹菲。

現在鄧頤斐在北虎口關那邊主持修關事宜,蔣晟留在百市集,沈虹菲又是各寨派來協調歸順事宜的總代表,無奈之下,李洪濤隻能收了這個“小秘”。

“這是蔣晟送來的賬本。”沈虹菲又拿起了一份賬本。“這是我們十二寨糧草的統計結果。現在一共有二千八百擔糧食,夠所有人食用一個月左右。”

李洪濤迅速翻了下兩隻賬本,發現十二個山寨就有大概二千三百擔的存糧,蔣晟那邊隻有五百擔左右的存糧。

“你是按照四千五百人計算的?”

沈虹菲點了點頭。“百市集那邊約莫有一千人,北虎口關的民夫大概有五百人,甲隊官兵有一百多人。另外,我們十二個山寨一共有二千八百餘人,加起來,差不多就是四千五百人。”

“不止這麼一點。”李洪濤放下了賬本,“五世子朱孝信已經答應盡快將那些民夫的家人送過來。就算平均一個民夫有三個家人,總共也有一千五百人,也就是說,到最後,我們這邊的總人口數是六千,不是四千五。”

沈虹菲暗暗一驚,說道:“如果是六千人的話,那我們這些糧食最多堅持二十五天。”

李洪濤摸了摸下巴,以稻穀小麥計算的話,每人每日需兩斤糧食,二千八百擔供六千人食用的話,頂滿天就隻能堅持二十五天。

“肖旭什麼時候才能運來糧食?”沈虹菲也知道那個叫肖旭的人是李洪濤的“糧食供應商”。

“最快也要一個多月之後,這還得看情況。如果丁家那邊遲遲沒有動作的話,恐怕得兩三個月之後了。”

“這……”沈虹菲暗暗一驚,“這樣的話,糧食缺口將非常大。就算我們派人進山狩獵,並且在開春後種一些快熟的作物,恐怕……”

李洪濤心裏有數,這山裏有多少野獸可供捕殺?另外,快熟的作物產量都不大,還需要耗費很多的人力,根本就不劃算。

“要不,我們組織人馬,到建州境內……”

“不行,此事萬萬不可。”李洪濤立即打住了沈虹菲的話,“現在,永盛軍不來找我們的麻煩就已經是萬幸了。如果我們再出兵去掃蕩建州東北的村鎮,恐怕丁家就算再能忍,局勢再不利,也會橫下心來先把我們給鏟除掉。”

“李將軍,你的意思是……”沈虹菲遲疑了一下,直接問道,“你認為永盛軍短期內不會來攻打我們?”

李洪濤點了點頭,說道:“肯定不會,我對自己的判斷有信心。如果永盛軍真要拿我們開刀的話,早就兵臨城下了。”

“隻是,這糧食問題……”

“這個我會想辦法解決,大不了花錢去買高價糧,反正不能讓大家餓肚皮。”李洪濤長出了口氣,“虹菲……沈小姐,各位寨主要什麼時候到?”

沈虹菲感到臉狹上一陣滾燙,趕緊低下了頭,雖然長輩兄長,以及寨子裏的老人都是這麼叫她的,但是她覺得李洪濤這麼叫她,別有一番意思。

見到沈虹菲的神色,李洪濤心裏也大叫不好。以往跟張玉璿與朱孝蕊在一起,李洪濤都隨便慣了,一時沒有注意到,結果喊漏了嘴。

“沈小姐,開始多有冒犯之處,還……”

“李將軍多禮了,其實大家都這麼叫我的,隻是……”沈虹菲紅著臉抬起了頭來,“李將軍若看得起小女子,今後就這麼稱呼虹菲吧。”

“這個……”李洪濤暗歎了口氣,說道,“那以後沈……虹菲也不用將軍前將軍後的,李某不過就是一山野村婦,當不起‘將軍’這個稱呼。”

“那……”

“你可以叫我李大哥,或者是小李哥,畢竟我也不比你大幾歲。”

“小李哥!?”沈虹菲聰明過人,她哪能不知道,“小李哥”這個稱呼肯定不是一般人能夠叫的。

“好了,我們說正事吧,沈寨主他們……”

“他們這明日就將到達,父親說過了,李將軍……小李哥不需要客氣,大家都是山野粗人,隻要酒管夠,飯管飽就行。”

“酒是沒有問題,要喝多少有多少。”李洪濤也稍微放心了一點。

比起崮梁的那些達官顯貴,沈豐嶽這些山賊頭目就要好“斥候”得多了。

當日,李洪濤深思熟慮之後,派人返回百市集,讓蔣晟將百市集的工作交給了卞康,帶著多餘的民力,糧食,衣被等趕往北虎口關。另外,還命令鄧頤斐在蔣晟到達之後,將北虎口關的工作全都交給蔣晟負責,然後與1排官兵,黎勁鬆等人立即趕過來。

在李洪濤看來,蔣晟與鄧頤斐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人才。

蔣晟性格內向、怯懦,辦事卻極為細心、認真。雖然在領軍作戰、策略謀劃方麵,蔣晟難以擔當重任,但是在人力調配、物資統籌、軍備製造、糧食生產等後勤工作方麵,蔣晟有著無與倫比的天賦。這也與他當初在拾荒隊幹的事情相差無幾,是一個天生的後勤型人才,一個能夠為李洪濤在前線征戰提供強大支持的助手。

鄧頤斐性格外向、潑辣,有勇有謀,卻有點不拘小節,不太注重細微末節之事。這正好與蔣晟相反,他並不適合當“工頭”,管理後勤;卻能在策略謀劃方麵為李洪濤出謀劃策,找出李洪濤疏漏的地方,糾正李洪濤犯的錯誤。以李洪濤的判斷,鄧頤斐天生是那種輔佐統帥的謀士型人才。

在給兩人分派工作的時候,李洪濤盡量利用了兩人的長處,並且避免讓他們接觸自己不熟悉,或者是不擅長的事情。隻是這次李洪濤確實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才讓鄧頤斐暫時負責北虎口關的修複工程。

應付十二個寨主很輕鬆,幾輪酒喝下來,各方麵的安置問題就確定了下來。

最先確定的是二十戶租種軍墾田地的家庭。

沈豐嶽很是大氣,他隻要了五戶名額,另外十五戶分給了其他十一個山寨,最少的都拿到了一戶的名額,最多的拿到了二戶。

李洪濤順坡下驢,以統一的價格出租所有的軍墾田地,並且答應為每一戶提供一頭耕牛,配套的農具,在開春之前組織工匠為每戶修建一棟農舍。各寨主也很是豪爽,紛紛答應出人出力,幫助修建農舍,置辦農具。

接著確定的是各寨輕壯年勞力的安頓問題。

因為早就通過沈虹菲向沈豐嶽等人“通過氣”,所以李洪濤堅持了他的“精兵政策”,所有想在甲隊吃糧餉軍餉的人都得達到李洪濤的征兵要求,並且接受至少一個月的訓練,服從甲隊的規矩。

十二個山寨,年紀在十八到二十五歲間,符合參軍年齡的男性一共有五百三十四名。李洪濤沒有確定要招募多少人,隻是保證,能夠達到征兵要求的,甲隊全要。為了讓各寨主不生反感,李洪濤同樣保證,沒有達到應征要求的所有人,都將被安排到其他的工作崗位上,除了保證每日三餐之外,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士兵的標準發放工錢。

確定的第三件事就是安置十二個山寨三千多“寨民”的事情。

除了服役的,除了租種軍墾田地的,以及不符合征兵要求的壯年男性之外,各寨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老弱婦孺。

在安置這些人的問題上,李洪濤隻能分開對待。

所有年紀在征兵範圍之外的壯年男性,隻要參加勞動,包括修複北虎口關、搭建農舍、運送物資、修複農田灌溉設施等,李洪濤都提供一日三餐,按照士兵的標準發放工錢。

除掉需要留在各寨中照顧老人孩子的婦女之外,其他的壯年婦女全都參加北虎口關的修複工作。除了每日三餐管飽之外,同樣按照士兵的標準,拿到十錢到二十錢的工錢。

失去了勞動能力的老人,李洪濤答應都養起來,各寨都有儲備的糧食,這個不需李洪濤操心。另外,若有病痛,則由李洪濤出錢醫治。

在安頓不具備勞動能力的少年時,李洪濤與十二個寨主的分歧比較大。

按照沈豐嶽等人的觀點,這些“娃兒”過幾年就能成為勞動力了,現在讓他們參加勞動,可以從中學習手藝,掌握勞動技能。可李洪濤堅持不讓所有十四歲以下的少年與兒童參加勞動,而是要將他們全都送進“學堂”,接受文化知識教育。

“各位寨主,請聽李某一言。”爭了半天,李洪濤也有點惱火了。“不瞞各位,甲隊官兵都接受了文化掃盲學習,隻有具備了識文寫字能力的人,才能正式編入甲隊。為什麼這麼做,李某不想多解釋,這個道理,甲隊官兵都明白。雖然李某並不否認,讓少年參加勞動,可以讓他們在成年之前就掌握勞動技能,但是李某認為,這是殺雞取卵,揠苗助長,得不償失的辦法。”

十多個寨主都閉上了嘴,可他們都用一種完全無法理解的目光看著李洪濤。

“李將軍,各位!”沈豐嶽抱了抱拳,說道,“沈某能夠理解李將軍的意思,隻是這些娃兒都半大不小,而且現在我們正缺人力,如果讓他們進學堂的話,浪費了人力不說,還要專門聘請先生,這個……”

“沈寨主,此事由李某承擔,不需各位操心。”李洪濤也不再羅嗦,直接說道,“李某在百市集那邊收留了上千難民,其中就有大量少年兒童,李某請了幾位先生教他們識文寫字。現在,各寨百姓都是李某的百姓,難道李某對待各位還不如對待那些難民嗎?所有進入學堂的少年兒童的食宿、教育費用都由李某一人承擔。”

“這……”一個中年寨主遲疑了一下,說道,“李將軍愛民如子,我等深感欣慰,隻是這女孩……”

“女孩就不如男孩嗎?”李洪濤大笑了起來,朝沈虹菲看了一眼後,說道,“相信各位都認識沈小姐吧?難道,各位認為沈小姐不如她的兄長?”

此話一說,另外幾個想要開口的寨主都閉上了嘴。他們都知道沈虹菲是沈豐嶽所有子女與侄子中最聰明,最能幹的一個。

“再說了,那些參加修複北虎口關的婦女就不如男子嗎?”李洪濤長出了口氣,“雖然各位現在無法接受,但是李某相信,終究有一天,大家都會明白過來的。現在,李某隻需各位給李某一點時間,幾年,也許十幾年。”

眾人又討論了一番,最後把這件事確定了下來。既然李洪濤肯出糧出錢讓山寨的娃兒進學堂,他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隻不過損失了一點點勞動力而已。

“現在,最後一個問題,李某還需要拜托各位寨主。”李洪濤抱了抱拳,說道,“除了前麵已經得到了安頓的人員之外,各寨還有大量上了年紀,並未完全失去勞動力的中老年人。而眼前,十二寨三千餘名百姓都將陸續離開山寨,這麼多人員的安頓問題……”

“李將軍,你的意思是修建集鎮?”沈虹菲在旁邊問了一句,實際上是在提醒其他人。她早就與李洪濤談過這件事了。

李洪濤微微點了點頭,朝其他人看去。

“修建集鎮一事……”沈豐嶽沉思了一陣,說道,“確實很重要。各寨都相對分散,且山路難行,不管是今後買米買鹽,還是販賣山貨,都多有不便。再說,山內條件惡劣,如有個大病小病,請大夫都非常麻煩。隻是,臥虎道這邊並無多少平地,如果將集鎮設在關外的話,恐怕……”

“肯定不能設在關外!”另外一個寨主立即說道,“不管是朱家,還是丁家,都看我們不順眼。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投靠了李將軍,但是朱家老匹夫變化多端,難免今後不會與他翻臉。如果我們都住到了關外去,虎嘯軍鐵騎殺來,我們連還手的力量都沒有。”

“朱仕琿這老狐狸根本就沒有信義可言,這十幾年來,沒有少對付過我們,如果我們都住到關外去的話,恐怕虎嘯軍的鐵騎立即就會殺來。”

“聽說,朱仕琿將中營親軍騎兵派到了施縣,距離虎口關不過百餘裏,旦夕之間就能殺到,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