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恍恍惚惚隻覺到了前廳,向和尚施了禮,和尚拉上他就走。他隻覺飄飄忽忽來到荒郊,遠遠有一座牌樓,好像見過。忽然過來一個麗人,似乎認識,跟和尚打個照麵,他才想起是尤三姐。和尚拉他進了牌樓,上寫“真如福地”四字。兩旁的對聯是:
假去真來真勝假,無原有是有非無。
前麵有一宮殿,殿上橫匾寫著“福善禍淫”四字。又有一副對聯:
過去未來,莫謂智賢能打破;
前因後果,須知親近不相逢。
忽見鴛鴦向他招手,趕過去,卻不見了。見一溜配殿的門半開半掩,正想問和尚,和尚也不見了。見一殿門上寫“引覺情癡”,隻覺此地眼熟,走了進去,見一溜十多個大櫥,突然想起這是太虛幻境。他壯著膽打開櫃子,見到幾本冊子,想到夢境重遊,更是高興,取出《金陵十二釵正冊》,打開一看,悟出雪裏金釵、樹掛玉帶暗喻釵、黛二人姓名,正想細細玩味,又怕被人發覺,往後麵一頁看去,到最後一句,是“相逢大夢歸”,恍然大悟,此詩隱喻了元春生平。他想抄了去,又無筆墨,顧不上看圖,隻顧看那十二首詩詞。也有一看就知的,也有一想就明的,也有不甚明白的,都牢記在心。他又取過又副冊,看到“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畫有一張破席一枝花,便失聲痛哭。
忽聽有人叫:“你又發呆了,林妹妹等你呢!”回頭見,似是鴛鴦的身影,便跟了過去。隻是見到處是琪花瑞草,不見了鴛鴦。又有白石花欄圍著一棵青草,葉梢上略有紅色,不知如何這麼珍貴。他見草嫵媚嫋娜,不由銷魂蕩魄。忽聽有人嗬斥他,他忙說明來意,那仙女不許他逗留,要趕他走。他央求仙女講清這草的來曆,仙女就說這草是靈河邊的絳珠草,因為萎敗,幸虧神瑛侍者澆灌得生,後來到凡間報了灌溉之恩,重返仙境。他問是誰管著這裏?仙女說是瀟湘妃子。他說妃子正是他林妹妹,仙女罵他胡說,要黃巾力士趕他走。裏麵來人說:“請神瑛侍者。”仙女說沒見,那侍女說你趕走的就是。寶玉正逃,忽見尤三姐持劍攔路,揚言要斬斷他的情絲,隻得回頭就跑。迎麵來一人,卻是晴雯。晴雯不承認,隻是領他來到一處翠竹環繞的殿宇。侍女卷起竹簾,當中坐一仙姑,正是黛玉,忙叫妹妹,被侍女趕出。正找不到路,見鳳姐兒向他招手,待走到跟前,卻是秦可卿。他正在迷惑,忽見幾個黃巾力士持鞭趕來,趕他快走。他見一群人說笑著過來,迎春也在裏麵,就叫迎春救他。力士緊緊趕來,那群人也變作鬼怪,前來追他。他正無路可逃,卻見和尚用一麵鏡子一照,鬼怪全無,仍在荒郊。和尚問他見了什麼,他說看了好些冊子。和尚說:“世上的情緣,都是魔障,隻要把經曆的事記著,將來我給你說明。”把他用力一推,說,“回去吧!”寶玉一跤跌倒,叫聲:“哎呀!”
寶玉睜開眼,見王夫人等圍了一圈,哭得眼泡兒紅腫,略一定神,把方才的夢境細細一想,都還記得,笑著嚷:“是了,是了!”王夫人忙派人告訴賈政,快請大夫來治寶玉的呆症,不用辦後事了。賈政忙來看了,忍不住鼻子一酸,滾下淚來,歎了口氣,去找醫生。麝月正要自盡,也不死了。寶玉喝了口桂圓湯,漸漸定下神來。王夫人放了心,讓襲人給寶玉帶上玉,想起那和尚,莫非是神仙?寶釵說:“玉並不是丟的,必是和尚取走的。”王夫人不信,襲人麝月都說,那年丟了玉,林大爺測字測個“賞”,我們告訴了二奶奶。寶釵說:“對了,當時都到當鋪找,忘了上麵是個‘尚’字,可不是和尚嗎?”王夫人說:“這玉必然有些來曆,況且他生下來嘴裏含著,古往今來有第二個嗎?他病也是這塊玉,好也是這塊玉,生也是這塊玉……”惜春說:“妙玉還扶過乩,說是‘青埂峰下依古鬆’,還說‘入我門來一笑逢’。佛教法門最大,隻怕二哥入不進去。”寶釵一聽,皺起眉頭,發起怔來。尤氏埋怨:“你出家的念頭還沒斷?”惜春說:“我早斷葷了。”王夫人說:“我們這種門第的姑娘,這個念頭是起不得的。”寶玉想起“青燈古佛前”,不禁歎了幾聲,又看了襲人一眼,流下淚來。眾人隻知是舊病,怎知他已預知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