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五更,外麵一陣亂喊,幾個小丫頭奔進來,也不及告訴大丫頭,直接進房說:“太太、奶奶們大喜!”王夫人以為找到寶玉了,驚喜地說:“快叫他進來!”小丫頭說:“中了第七名。”王夫人歎了口氣,坐了下來。探春問:“誰中了第七名?”“寶二爺!”正說著,外麵又喊:“蘭哥兒也中了!”報單傳進來,賈蘭中了第一百三十名。李紈、王夫人心中歡喜,隻有寶釵暗自飲泣。忽聽茗煙亂嚷:“‘一舉成名天下聞’,如今二爺走到哪裏,都知道是舉人老爺,誰敢不送來?”人們都說這話有理,惜春卻說:“隻怕他入了空門,這就難找了。”招得王夫人又哭起來。探春勸:“二哥生下帶塊玉,都說是好事,我看都是玉不好。若是再有幾天不見,太太別生氣,隻當沒生過這位哥哥。他果然成了正果,也是太太幾輩子修的福。”寶釵無話說,襲人一頭栽倒。賈環見兄、侄俱中舉,再加上巧姐兒的事,知探春饒不了他,又不敢躲開,如在荊棘叢中。
次日,賈蘭先去謝恩師,拜了同年,那甄寶玉也中了。主考官把卷子奏知皇上,皇上見第七名賈寶玉、第一百三十名賈蘭都是金陵人,傳旨問:“他們是否賈妃一族?”大臣問了賈蘭,賈蘭報了三代履曆,說出叔叔場後迷失。大臣轉奏皇上,皇上想起賈氏功勳,命有司查明賈赦的罪名,又見到海疆捷報,龍心大悅,傳旨大赦天下。賈蘭回到家,將喜訊說了,合家歡喜,隻盼寶玉回來。甄應嘉、三姑爺來道喜,由賈蘭接待了。不多時,他進去報喜:“甄老爺說,大老爺的罪免了,珍大爺不但免了罪,而且仍襲三等世職。所抄家產,全部賞還。皇上喜歡二叔的文章,問知是元妃的弟弟,北靜王奏知人品也好,皇上知他迷失,傳旨各衙門用心尋訪。”合府皆大歡喜。
劉姥姥把巧姐兒接回家,打掃了上房讓她住,雖無山珍海味讓她吃,卻也揀鄉下最好的東西供給。青兒陪著她玩耍,暫且寬心。莊上的人家都來瞧著,說是天仙下凡。大戶周家有一子,十四歲,考中秀才,是村裏的人尖子。周母來看巧姐兒,稱羨不已。劉姥姥就要給她家做媒,她還不信。板兒進城打探消息,隻見寧榮街熱鬧非常,問明兩府複了官,正想回去,卻見賈璉騎馬回來,慌忙趕回去報信。劉姥姥眉開顏笑,又逢給賈璉報信的人趕回,說姑老爺很感激,叫把姑娘送回去。劉姥姥便叫人套上兩輛車,與青兒送巧姐兒、平兒回府。
賈璉趕到邊關,見了賈赦,父子抱頭痛哭。賈赦一高興,病漸漸好起來。賈璉接到巧姐兒的信,匆忙趕回,半路上就聽到大赦的消息,今天到家,正趕上降下聖旨,給還家財。邢夫人正愁無人接旨,忙讓賈璉出迎。賈璉叩見了欽差大臣,欽差問了賈赦好,讓他明天到內府領賞,交還寧府。賈璉送欽差出門,見家人正攆兩輛農家馬車走,不由大怒,罵道:“這班王八崽子!我不在家,就欺心害主,把巧姐兒逼走了。人家送來,還要阻攔,你們和我有仇?”眾家人沒想到賈璉早知此事,隻得往賈環、薔、芸三人頭上推。賈璉讓把車趕進來,進了裏麵,也不理邢夫人,跪下給王夫人磕頭,說:“姐兒回來了,太太不用再說環兄弟了。隻是芸兒這種東西,攆了他不再來往也行。”王夫人說:“你大舅子為什麼也是這樣?”賈璉說:“我自有道理。”巧姐兒進來,與王夫人相對落淚。賈璉謝了劉姥姥,心中感激平兒,想待到父親回來,就把她扶為正房夫人。邢夫人如夢方醒,才知巧姐兒失蹤是王夫人與劉姥姥搗鬼,暗中抱怨王夫人調唆她母子不和。待王夫人說明情況,把過錯都推到賈芸身上,她才自覺慚愧,從此老妯娌和好如初。
賈政、賈蓉到了金陵,安葬了賈母等人的靈柩,賈蓉送黛玉的靈柩到蘇州。賈政接到家書,心中歡喜,又為寶玉走失煩惱,便命開船回京。這天,船泊毗陵驛,天寒落雪,賈政讓仆人們持帖子拜訪當地朋友,說是有急事,不能親身拜見,也不敢勞動大駕來會。身邊隻有一個書童,服侍他寫家書。正寫著,忽見船頭出現一人,光頭赤腳,身披大紅猩猩氈鬥篷,跪下就磕頭。雪幕中看著隱隱像寶玉,他忙出艙來看,果真是寶玉,正想說話,忽見一僧一道不知從何而來,挾上寶玉飄然下船,如飛而去。賈政不顧路滑,疾步追趕,忽聽有人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