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首(四月十日)
無論安東尼或項羽,都是躲在後麵的勇者,隻有這種人,才能揀到機會最後死,死在美人懷或美人側……
泣櫻下麵的雲杉死了,一直想把她鋸掉,卻不是下雨,就是天寒,終於盼到這麼一個陽光亮麗的日子,於是拿出許久未用的電鋸。這電鋸是裝修工人去HomeDepot買的,鋸子本身也就半米左右,有個重重的馬達和橘紅色的把手,前麵還有個黑色的橡皮鈕,是用來加滑潤油的。電鋸與柴油鋸最大的不同,是非但力量不足,而且必須牽著一根電線,常常正鋸到緊要處,突然電線脫開,不得不回到斷線的地方重新接插頭。所幸電鋸隨時可關,一沒電就停了,而且上麵有個安全鈕,手一離開,鋸子立刻停止;不像柴油鋸,一“打著”就不好停,停了之後又得花一番力氣才能重新啟動。
這棵雲杉足有一百八十幾厘米,與我後來買的小雲杉比較,可以算出她起碼已享年二十多歲。隻是不知因為今年太冷,長了蟲,還是太老了,居然當百花含苞,所有的樹木都冒出綠芽時,她非但沒消息,而且一天比一天失色。鋸之前,我已經好好“相過”落鋸的位置和料理她的方法。我先想到用斧頭,從上到下,直直砍下去,把四周的小枝子全砍光,剩下一根直直的樹幹,再鋸。我這麼計劃是有道理的,因為電鋸有個缺點,它能“大用”,而不能“小受”,上麵帶著鋸齒的鏈條,一碰上糾纏不清的小樹枝和藤蔓,就會因為被絞住而“脫鏈”;反而鋸那又粗又重的樹幹,因為鏈鋸被約束在樹幹當中,能夠發揮實力。
不過我還是沒把小樹枝先砍掉,那太麻煩,而且樹已朽,搞不好裏麵藏了蟲,或是會掉灰,造成我氣喘。所以我左看右看,決定找那靠近樹根、樹枝最少的地方下鋸。先把她翻倒,如同“射人先射馬”,等他落下馬,再前去收拾。
這雲杉資曆雖不淺,樹幹卻不粗;年輪雖不少,品質卻不堅。鋸樹很能知道那樹的“腹笥”,譬如鋸“馬蘋果”樹,極不易,因為她的纖維既長又韌,而且像柏樹,會扭,當鏈鋸在樹幹裏拉過,隻覺得手底不斷震動,忽強忽弱,甚至有“停機”之虞。至於鋸楓樹和櫻桃樹就容易多了。且不談木質比較鬆的楓樹;那櫻桃樹的木質雖緊,但緊得有規則,反而容易對付。真沒想到“殺”也有這些不同,不知劊子手砍頭,是否也有難易之分。
鋸子下去,沒三十秒,雲杉已經倒下,而且是朝我預定的方向倒下。預測方向很重要,你看那些在森林裏伐木的工人,鋸樹之前是不是一定先測量?看樹天生的直與斜,斜又斜往什麼方向;上麵樹枝的重量偏左抑或偏右?還有當天的風怎麼吹,然後才橫裏下鋸。聽說高明的伐木工人能分毫不差地教樹倒向他要的位置。譬如在一片森林裏砍樹,為了不傷到其他的樹,更為了不傷到自己和別的伐木工,還為了運輸方便,他們能讓砍斷的樹在其他樹木的縫隙中倒下去。碰上特大的樹,或特別慎重的情況,伐木工人會在樹幹上先鋸個“V”字形的小口,然後插個“楔子”,再用錘子一點一點往裏敲,把楔子打下去,於是啪啪啪,那樹幹發出一串歎息,最後乖乖地倒下。
盡管如此,還總是聽說伐木工被倒樹壓死的事,可能因為人算不如天算,突然來了強風,或那棵樹生有“反骨”;就像我說的馬蘋果樹,她的纖維長,而且繞著樹身轉,結果鋸一半,樹開始倒,起先往伐木人預想的方向倒,卻因為纖維長,倒一半,樹幹開始裂,漸漸隨著樹皮纖維扭轉,倒向了原先怎麼都沒想到的方向。
所幸我手下這棵雲杉十分容易處理,我先把她撂倒,躲過四周的小枝子,將電鋸伸到樹幹的位置才啟動,把樹幹鋸成許多截。這方法是我今天想出來的,如果我未鋸之前,先開動鏈鋸,那鋸子難免碰上旁邊的小樹枝,搞不好,脫了鏈;現在我出伏兵,銜枚而走,夜中潛行,到了敵前,才殺將進去。既然是主將,何必跟敵人的副將或小兵纏鬥呢?我一邊把樹鋸成一截截,一邊想,不知這世上有多少英雄豪傑,在戰場上身先士卒,一路對付敵軍的馬前卒和副將,結果再不然先中了流矢,壯誌未酬身先死,再不然最後雖碰上對方的主帥,自己卻已經體力不支。我也開始了解,為什麼能“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那真正的統帥,不到緊要關頭是不必露麵的,他訓完話,鼓舞完士氣,就可以立在遠方山頭抽煙,或在家與朋友下棋,等著親愛的士兵衝鋒陷陣。“一將功成萬骨枯”,為什麼萬骨都枯了,那一將還能功成?為什麼江東弟子三千人都死光了,項羽還能對著虞姬作詩?無論安東尼或項羽,都是躲在後麵的勇者,隻有這種人,才能揀到機會最後死,死在美人懷或美人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