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甄垠年睡在濮一川騰出來的那間屋子裏,滿腦子都是過去的那些記憶。他第一次見到合歡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七十年代初他回北京時,頭天晚上合歡在搖曳的油燈下替自己縫補衣裳,撅著豐滿的嘴唇嘣地一聲咬斷線頭,那一絲不苟的神情還曆曆在目。當時,他的確打算等一切安頓好後,再把合歡和小爽母子倆接到北京去的。可誰會想到竟然成了永訣呢?還有雲少遊,千裏迢迢地懷揣著手稿來投奔,沒過幾天就被抓走了,臨走時,他死死地盯著自己,似乎有什麼話要說。他究竟要說什麼呢?這麼多年來,甄垠年無數次地揣摩過當時的情景,但總是找不到滿意的答案。直到最近,他總算悟過來了。其實,雲少遊把所有話都寫進那本書裏了……後半夜,甄垠年又聽到了峽江上傳過來的汽笛聲,低沉、喑啞,像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他開始琢磨自己在榔樹坪的生活該怎麼過。嗯,他得好好籌劃一下。不僅是為了自己,還為了這條江。等那座大壩豎起來後,就來不及了。想到這兒,他翻身起床,從尚未打開的行李中間找出一遝缺角少頁的筆記本來,借著微暗的電燈光,仔細辨認著那些寫於半個世紀前的字跡。
那次,甄垠年從美國回來不久,經父親的介紹,在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工作,適逢組織人考察西南水力資源,他也參加了……
涪江
十五日下午抵新店子,此地係涪江上遊東路江穀地。涪江源頭在甘肅、四川兩省界山,在北東走向的摩天嶺和南西走向的岷山山脈間流趟,源於海拔5588米的雪寶頂峰北麓。雪山梁子海拔4500米,地勢險峻,為岷江與涪江的分水嶺,過三叉子埡口順一條溝直下,在海拔3180米處,乃是著名的黃龍奇觀的黃龍溝口。
前日經平武,沿高山峽穀西北行50餘公裏到黃壩楚,沿涪江支流水係白馬河穀而上,步行二日眼前是古木參天的原始森林;地形深切高聳入雲的山峰;深澗溪流涓涓;雲霧僚繞;繁花似錦的高山草甸,這就是大熊貓王朗自然保護區。地處岷山、西秦嶺、龍門山脈之間,東與甘肅文縣接壤,西北與鬆潘、南坪相鄰,中心海拔2700米。王朗春夏秋三季不分明,夏季平均氣溫19℃,冬季7℃,冬季漫長,下雪從10月至次年5月,有時至9月,有冬寒夏涼特點。沿僅有丈餘寬的白馬河向上遊到竹根岔地,這裏有大片稠密的箭竹林,有以鐵杉、雲杉、樺樹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帶,成年的大熊貓喜食老而硬的箭竹,幼小的吃嫩而脆的箭竹。王朗有四個海子,都在雪線以下,由於山穀塌方堵塞成湖,最大的一個有4000平方公裏,杉、樺、柏、鬆古樹圍繞著晶瑩潔淨的海子。景象之奇美,實乃世所罕見也。
渠江
渠江發源於陝西、四川交界處的米倉山南坡。其扇狀水係大通江、小通江(原名宕江)彙合於通縣江,下遊稱通江;南江、通江彙合於平昌縣,下遊為巴河;後江、前江彙合於漢宣縣,後江流經市縣有萬源縣、白沙工農區,漢宣縣下遊為州河,流經市縣有達縣市,大竹縣水係北流彙入州河;巴河、州河彙合於三彙鎮下遊稱渠江,以東為川東平行嶺穀的中、低山及丘陵穀地,以西為著名的川中方山丘陵地區,這裏出現了一些泥火山地質地貌現象。渠江在渠縣彙入北來的儀隴縣、營山縣水係,渠江下遊流經市縣有廣安縣、華鎣縣。北東走向的華鎣山脈及海拔1433米華鎣山、海拔1704米高登山,鎖定了渠江流向,在合川縣彙入嘉陵江。
烏江
烏江古名延水、涪陵水,元代起以烏江名,又稱黔江。分為上、中、下遊三段,從河源到烏江渡為烏江上遊,流長448公裏,河穀深切,縱坡陡峻,伏流眾多,洪水、枯水位變幅特大。從烏江渡到沿河縣城為烏江中遊,流長346公裏,河道穿行於深山穀之中,礁石林立,灘險密布,從沿河縣城到涪陵河口為烏江的下遊,流長243公裏,河穀寬窄相間,兩岸多有田土分布,農田和居民點較為集中,在涪陵市彙入長江。烏江支流有六衝河、三岔河、貓跳河、湘江、清水江、洪渡河、芙蓉江、濯河、鬱江、大溪河等,還有數百條溪溝澗川彙入,呈羽狀水係。流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3~18℃。烏江流域橫跨貴州、雲南、重慶、湖北四省市,多在喀斯特地貌區。
烏江號稱“天險”以急流、多灘、狹穀而聞名於世,烏江渡至龔灘405公裏。即有大小險灘355處,河道最窄處 僅50―80米。流域的苗嶺山地穀嶺起伏,一般海拔800~2100米,山峰海拔在1100―1500米,是烏江水係與珠江水係的分水嶺,在四川省境內降至 300米以下,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流域內喀斯特發育,沿江常有許多地下暗河注入,烏江水係在貴州省境內呈羽狀分布, 河水具有暴漲暴落特點。烏江是典型的山區河流,全長1037公裏在貴州境內為874.2公裏,幹流天然落差2123.5米,平均比降2.05‰, 年均流量1650立方米/秒。烏江流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東西向高差大,差大切割強,自然景觀垂直變化明顯,流域麵積87920平方公裏,在貴州境內有67500平方公裏。
貓跳河
貓跳河位於貴州高原中部,大部分河段由南向北流淌,在修文縣河口折向西北,主流全長180餘公裏,自然落差549米,有豐富的水能資源。流域麵積3100平方公裏,岩溶地貌極為發育。全年溫濕多雨,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修文站流量達13億立方米
當地老鄉曰,貓跳河下遊高山峽穀中有一天生橋,後溶蝕崩塌,石堆積40餘米,河水漫溢飛騰而下,聲震山穀。兩岸古樹參天,猿猴成群,虎豹來回跳躍,古時虎豹稱貓,故得名貓跳河也。
貓跳河之下遊沿修文縣與清鎮市交界處成為界河,兩岸河穀深邃狹窄,絕壁林立,千溝萬壑,水流奔騰,景色粗獷神奇。其天然流水落差,可做梯級水電開發之用也。
下午在河口五公裏處測量橫斷麵,船底觸石破裂進水,所幸天氣晴好,河水清淺,隻沒到膝部,大家便下水扶舷,靠向岸邊,隻有測量員祝君和一名工人自恃水性好,離船跳下水去,孰料坡陡水急,立足不穩,被衝入激流,多虧船老大下水相救,才避免一場大禍。
餘心生疑惑:河水如此之淺,人為何輕易被衝走耶?餘遂伸出一腳輕輕入水,乃至河底卵石在緩緩移動,且不止一層,乃多層移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