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1084~約1151)李清照(1084~約1151),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市)人,我國最著名的女詞人。她早期生活很優裕,詞的內容多是描寫悠閑情趣的。後來金兵入侵中原,她和丈夫流落到南方,丈夫後來病死了,隻剩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地生活,所以這一時期的詞多是悲歎自己的不幸遭遇和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之情,情調很感傷。

李清照的詞以婉約為主,語言清麗,風格典雅,富有情致,後人有《漱玉集》輯本。有詞47首,主要代表作品有《如夢令》、《醉花陰》、《漁家傲》、《聲聲慢》等。李清照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她的父親李格非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母親為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也會吟詩做文章,所以李清照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熏陶。她的詩、詞、書、畫都很出色,少年時就獲得了“才女”的美譽。18歲那年,她嫁給了著名的金石收藏家趙明誠,婚後他們共同從事學術研究與詩詞唱和,生活得十分美滿。李清照這一時期寫了許多詞作,都是描寫休閑生活和細膩情感的作品,風格委婉動人。

有一段時間,趙明誠去外地做官,夫妻分離了很久,彼此都很想念對方。於是李清照寫了一首詞《醉花陰》,其中有幾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把自己因想念丈夫而消瘦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趙明誠收到這首詞後,很是讚賞,忽然產生了同妻子比試一下的想法,於是自己在家裏寫了三天三夜,共寫了50多首詞,把這首《醉花陰》也放在裏麵。然後請來好朋友陸德夫鑒賞,陸德夫看了好半天,對他說:“有三句詞寫得最為出色。”趙明誠忙問是哪三句,陸德夫指著“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一段說:“這幾句可以稱得上是精品。”趙明誠不得不佩服妻子的文采,而李清照也因此更加出名了。

可是,這種平靜的生活在金軍入侵之後就改變了。1127年,金軍出兵攻破了汴京,宋徽宗和宋欽宗被俘虜,北宋滅亡了。宋高宗倉皇逃到南方,李清照和趙明誠也隻好渡江南下。在渡江的過程中,李清照還寫了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的寧死不屈來表達對北宋政府喪權辱國的憤慨。

第二年,趙明誠病死在建康(南京),從此,李清照一個人獨自漂泊在江南,在孤苦淒涼中度過了晚年。國家滅亡了,家庭破碎了,丈夫也去世了,這個突然的變故使李清照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的詞的內容也轉變了,寫下了許多懷念故土和思念家鄉,以及感歎自己飄零身世的作品,比如著名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首詞曲折有致地表現出李清照遭受到的國破家亡的痛苦,內容深沉感人。

李清照是我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女詞人,她的詞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她善於從書麵語言和口頭語言中精心提煉一些新詞,鮮明準確,生動活潑,短短幾句就創造出鮮明的形象和激動人心的意境。她的詞風清新婉麗,是婉約派的代表。她的《漱玉集》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