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1550~1616)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明代著名的劇作家、文學家,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地位,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四部戲曲作品被稱為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它的最大特色是運用浪漫主義的寫法,通過描寫少女杜麗娘為了追求愛情和幸福,死而複生的離奇動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禮教壓抑人性的罪惡,表現了青年男女衝破封建禮教羅網的決心,歌頌了他們為追求自由愛情而舍生忘死的鬥爭精神,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義。《牡丹亭》講的是南宋時期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南安太守杜寶有一個女兒,名叫麗娘,16歲了,卻還沒有定親。杜寶為了使女兒成為知書達理的女中楷模,就為她請了位60多歲的老秀才陳最良,還有一個伴讀的使女春香。
有一次,春香發現了杜府家有個後花園,就和麗娘偷偷遊了後花園。麗娘平時在閨房中很少出門,這一次玩得很愉快。回屋後,她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書生手拿柳枝要她題詩,然後兩個人一起遊牡丹亭,共同吟詩作樂。麗娘醒來後,很懷念夢中的情景,第二天又去後花園尋找夢境,可是這種夢境再也沒有出現,於是很失望,慢慢地相思成病,身體漸漸地消瘦下去了。
有一天,麗娘照鏡子時看到了自己憔悴的容貌,知道自己已經時日不多了,就叫春香拿來丹青、筆和紙,把自己的相貌畫了下來,並在紙上題了一首詩,又把自己曾經做過的夢告訴了春香,讓春香叫裱畫匠將畫裱好。杜寶夫婦聽說女兒病重,忙叫陳最良用藥,又請來了石道姑念經,但都不見效。在那一年中秋節的晚上,麗娘死去了。臨死前,她囑咐春香把自己的畫像裝在紫檀木匣裏,藏在後花園的太湖山石下,又告訴母親把她葬在後花園牡丹亭邊的梅樹之下。這時,朝廷同金軍發生了戰爭,杜寶升為安撫使,要前往淮安上任,需要立即動身。他隻得匆匆埋葬了女兒,並造了一座梅花庵供奉麗娘神位,又囑托石道姑和陳最良照料,就帶著夫人和春香走了。因為軍事危急,半路上杜寶又隻好讓夫人和春香乘船去了臨安。
廣州府有個秀才叫做柳夢梅,一天晚上夢見在一個花園裏,有個女子站在一棵梅樹下,說與自己有姻緣。柳夢梅在夢醒了之後覺得很奇怪,但是也猜不出來是什麼意思。後來他去臨安考試,路過南安時生了病,隻好住在梅花庵裏。等他的病漸漸好了一些時,有一天去遊後花園,在太湖石邊,拾到一個檀木匣子,把匣子打開一看,正是麗娘的畫像。柳夢梅回到書房,就把畫像掛在床頭前,每天晚上都燒香拜祝。
麗娘在陰間裏一待就是三年,閻王發付鬼魂帖時,查得麗娘陽壽未盡,就讓她自己回家。麗娘的鬼魂遊到梅花庵裏,正看到柳生對著自己的畫像拜求,很受感動,就與柳生相會,但是她沒有告訴柳生自己是鬼魂,隻是說自己是鄰居家的女兒。
沒想到他們兩人夜夜的說笑聲,驚動了石道姑。一天夜裏,兩人正在說笑,被突然進來的石道姑衝散了。第二天夜裏,麗娘隻得向柳生說出真情,並求柳生三天之內挖開自己的墳墓,說這樣自己就可以還魂了。柳生隻好把實情告訴了石道姑,並求她幫助。第二天,他們挖墳開棺,使麗娘還魂。石道姑怕柳生與杜麗娘的事情被發覺,就和他們一起去了臨安。
陳最良發現麗娘的墳墓被盜了,忙去淮安告訴杜寶,可是還沒到淮安就被叛軍抓住了。叛軍的首領李全聽說陳最良是杜家的家塾老師,又得知杜寶還有夫人和春香,就聽從妻子的計策,對陳最良說已經殺了杜夫人和春香,然後放了他。陳最良到了淮安,就把小姐墳墓被盜,老夫人、春香被殺的事稟知杜寶,杜寶聽後十分悲痛。
麗娘他們到了臨安,在錢塘江邊住下。柳生打算參加考試,可是考試時間已過,多虧主考官苗舜賓是柳生的老相識,才得以補考。麗娘讓柳生先去揚州看望父母。柳生走後不久,來臨安的老夫人和春香因為天晚找住處恰與麗娘、石道姑相遇了。柳生在淮安見到杜寶,杜寶以為女兒已死,哪裏來的女婿,說柳生是假冒的,就把他關押起來。杜寶回到臨安,因軍功升為宰相。這時,考試的皇榜也發放了,柳生考中了狀元,可是大家到處找他也找不著。原來杜寶因為在他身上搜出了麗娘的畫像,正對他吊打拷問呢。
苗舜賓聽說後,趕到杜府,救下了柳生。他告訴杜寶,柳生已經考中狀元。杜寶正在氣惱時,陳最良到來了,告訴他說小姐確實又活了,柳生真的是女婿。可杜寶卻認為這是鬼妖之事,就奏明了皇上,要皇上來裁決。皇上讓杜寶、麗娘、柳生、老夫人都前來對證。在金鑾殿裏,皇上用鏡子照麗娘,想看她有沒有影子,最後斷定麗娘確實是活人。於是在皇上的勸說下,他們父女、夫妻終於相認了。麗娘又勸柳生拜見了嶽父杜寶,全家人最終大團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