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X=!06(3 / 3)

“隨著新一輪能源變革的到來,新能源技術、智能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不斷突破,與智能電網全麵融合,正在承載並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 劉振亞在《智能電網與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文中指出。

據此,德國華人新能源協會主席廖宇判斷認為,2014年就是中國的能源互聯網元年,“如果他們(國家電網)要發力打通能源類傳統行業與新興互聯網行業之間的溝壑,相信不會有人懷疑他們的實力。”

信息可以實現國際乃至洲際互聯,能源互聯網也可以實現全球聯網。和傑裏米?裏夫金的“能源在全球各大洲之間共享”預判一樣,2014年7月,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電力與能源協會2014年會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國家電網將2014年的“智能電網”概念做了更大升級,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構想。

之後幾個月間,劉振亞在APEC能源部長會的主旨發言、美國《福布斯》雜誌署名文章、聯合國氣候峰會主旨發言裏,多次提及“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這一概念。

相比科技界熱議的能源互聯網,何為全球能源互聯網?根據國家電網的描述,全球能源互聯網由跨洲、跨國骨幹網架和各國各電壓等級電網構成,連接“一極一道”(北極、赤道)大型能源基地,適應各種集中式、分布式電源,能夠將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輸送到各類用戶,是服務範圍廣、配置能力強、安全可靠性高、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具有網架堅強、廣泛互聯、高度智能、開放互動的特征。

2014年9月23日,聯合國氣候峰會召開期間的午餐會上,劉振亞作了《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主題發言。國家電網此舉,也被業內看作能源互聯網在中國確立戰略地位的關鍵標誌。

“全球氣候變化與化石能源大量開發使用密切相關,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礎上的能源發展方式難以為繼。根本出路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加快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推動能源變革,實現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大範圍配置、高效率利用。” 劉振亞表示。

能源互聯網前世今生

事實上,能源互聯網並非一個全新概念。

過去十多年,很多國家都在探索互聯網技術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結合的能源發展模式,試圖構建一個人人都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能源新時代。

2001年,美國電科院(EPRI)最早提出“Intelligrid”(智能電網),並開始研究。2003年6月,美國能源部發布“Grid2030——電力的下一個100年的國家設想”報告。

2008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中心就效仿網絡中的路由器技術,提出能源路由器的概念,並且進行原型實現,利用電力電子技術實現對變壓器的控製,路由器之間利用通信技術實現對等交互,在配電網層麵實現能源互聯網理念。

另外,美國一個位於加州的新興能源公司,開發了一款用於商業建築的智能電池,將精簡型的汽車鋰離子電池和電力電子設備相連接,這些電力電子設備在向樓宇供電和從電網中充電這兩種狀態間快速切換,而大量的智能分析是通過雲計算來完成,這樣的智能電池稍加拓展實現相互間的通信與控製。

隨著歐美國家電力市場的不斷放開和能源價格的攀升,以及IT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能源互聯網”在美國等國家形成了一個新的創業生態圈—— 能源界的互聯網應用。

德國則在2008年底提出了E-Energy理念和能源互聯網計劃。“E-Energy:以ICT(信息和通信技術)為基礎的未來能源係統”是德國聯邦經濟和技術部(BMWi)發起的一個技術創新促進計劃。聯邦經濟和技術部為此舉行了一場技術競賽,六個試點地區的團體在競賽中勝出。在德國的能源互聯網計劃中,將建成多種多樣的發電廠,運用越來越多的可再生能源,並實現電網設備、電氣設備、家用電器的溝通與互聯。

顯然,E-Energy將促成整個價值鏈內更大的透明度和更激烈的競爭——從發電廠、電網運營商一直到最終消費者。這將推動技術領域乃至整個工業領域的創新,加速能源市場自由化的進程,促成電網布局的分散化。

在中國,互聯網技術與能源的結合尚處於探索階段。目前能源互聯網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最大的問題是目前的應用和服務,都是B2B或者E2E(engineer to engineer)的方式。

如何為龐大而複雜的能源互聯網尋找到一個“入口”?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在接受《英才》雜誌采訪時說,美國提出的智能電網、歐洲提出的能聯網等仍是從企業或者行業的角度出發,開發出能源的互聯網;而“互聯網能源”則是從客戶的需求出發,去構建新的能源生產消費模式。為此,新奧在2010年正式提出了“泛能網”技術。這是一種基於能源網、物質網和互聯網耦合的創新技術。

在能源互聯網發展前期,中海陽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黎明在接受《中國能源報》采訪時指出,政府主管部門、能源企業、互聯網企業、金融機構及行業協會組織的資源整合是很關鍵的,政府政策應跟隨著能源互聯網的發展適時出台支持性、引導性政策,應以保障能源的安全為前提。

目前,國家電網等企業已經行動起來。國家電網2015年年度工作會議內容透露的海外戰略顯示,國家電網除了在巴西等地中標特高壓項目外,2015年將啟動和國外互聯的電網項目。其中,國家電網將開展哈薩克斯坦埃基巴斯圖茲—南陽±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俄羅斯葉爾科夫齊—河北霸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蒙古錫伯敖包—天津和新疆伊犁—巴基斯坦伊斯蘭堡±660千伏直流工程前期工作。這也意味著,國家電網全球能源互聯網將在2015年邁開第一步。

(本文作者係南方周末特約撰稿人 張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