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同學的母親煮糖心蛋,竟看得驚心動魄。鍋邊有一個煮蛋專用的沙漏,一小杯細沙倒入透明沙漏,細細的沙流漏光,正好三分鍾。”
有煮蛋專用的沙漏?隻知道,有越來越精確的計時器,越來越便利的煮蛋機,竟還有用沙漏這樣古老而優美的物件來提醒一枚蛋黃的熟嫩?
電影《斯巴達克思》中有也沙漏一幕。沙子緩緩流瀉,男女主人公生離死別的時刻就要來臨,空氣中散布著越來越逼近的心碎,但比起驚悚的鍾聲與斷腸的香灰,沙漏的提醒要溫存多了,像忠良仆人,隔一會輕敲門,咳一聲,“時間不早了”,他心裏是比主人還難受的。
沙漏又叫“沙鍾”,古代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這種用流沙代替水來計時的方法是因北方冬天空氣寒冷,水易結冰的緣故。
時間越沙漏而過,比從鍾麵上嘀嗒走過,更有光陰的美感。
請想像一個女人守著沙漏等蛋熟的情景:晨曦,雞蛋在熱水中翻滾,沙子如細碎流金瀉下,鍋內蛋清緩緩凝固,像一份感情從生到熟。
想起古代還有許多讓人心氣寧和的東西。如在那時,一位中等人家中最小的女兒,假設她叫茯苓,有何事可做?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冬天,淨幾暖爐,茶鐺微沸,行醫的父親總要邀三兩好友來家吃茶,若是母親女眷來,沏上的就是梅茶——采半開之梅,連蒂入瓷瓶,投於蜂蜜瓷罐,加少許食鹽,入夏開啟,喝時取兩三朵與一勺蜜,滾水注入,花開如生,香透肺腑,可喝至來年春。梅葉采下晾幹,也不會浪費,可煎湯,用來洗衣服的黴斑,一洗即掉。院中反正多梅樹,在古代,梅是姊妹,柏是兄弟。
端午,與閨中姐妹幾人,繡香囊荷包,比誰針線密,樣式巧,比誰的青皮鵝蛋結實經碰。香囊由丁香、百部等藥物製成,可除穢祛病,年年總要多繡幾隻送人。轉眼正午,此時取水合丹藥有效,父親為脾胃虛寒的母親開的藥材頭天備下,茯苓在旁打下手,丹藥合得差不多,灶間燒鵝香也飄了滿院。鄉下親戚捉來的鵝,肥夠肥,隻略老了些,也不打緊,灶邊取瓦一片同煮,鵝肉片刻就爛,香味滿院,這些招式家中主廚的玉嫂最擅。鵝肉性平補虛,母親讓盛一碗給鄰家送去——和她自小要好的鄰家女兒桃仁回娘家休養,她大茯苓三歲,自幼體弱,產後諸虛。茯苓父親開了一方,以人參當歸等分為末,趕早去菜市許屠夫那買了新鮮豬腰一對,以水三升,糯米半合,蔥白兩莖煮熟,取汁入藥,讓桃仁食前溫服。十日後,桃仁臉上見了血色。
茯苓每日都要過去和她說話,看桃仁做針線,看得要癡過去。桃仁性靜,手巧,花朵鳥兒經她的手都活了。這陣子桃仁繡的藕荷圖,套針法,針腳密勻,繡好的墨綠荷葉與一雙並蒂蓮沾著露,繡布上幽碧一片,“本無塵土氣,自在雲水鄉”,茯苓愛得不行。繡完,桃仁才笑微微地告她,這是為她繡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