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鍾後,電話響了,你邊聽邊說:“什麼?馬上去?不行,我這裏有個很重要的客人,他的事很緊。什麼?非去不行……好吧。”
於是,你可以非常抱歉地送走那饒舌的來客,而且也沒有傷害他的自尊心。
借口不是欺騙,欺騙有明顯的損人利己的功利性,而借口沒有。借口實在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說話技巧。
開場白——創造氣氛的手段
開場白是講演者向聽眾最先發送的信息,它如戲曲演出前的開場鑼鼓,直接影響到聽眾的心態。
好的開場白,會收到引人入勝的良好效果。
一八八三年恩格斯在倫敦安葬了馬克思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說:“三月十四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永遠地睡著了。”
恩格斯不說“逝世”而說“停止思想”,說“睡著了”,他用委婉修養手法,表達了對偉大革命導師去世的巨大悲痛,渲染了悼念的氣氛。
一九四八年春天,北京解放時,北大學生會請郭沫若作關於北伐戰爭的報告,郭老是這樣開場的:
“今天是我麵對青春的海洋,擺革命的龍門陣。”
“麵對青春的海洋”,比喻恰當形象,聽來親切悅耳,“擺龍門陣”,是妙語雙關,而用“革命”兩字,點明了題旨。這樣的藝術化表達,一下子抓住了聽眾。
一次,上海某單位請陳毅市長作報告,講台上鋪了潔白的台布,花瓶裏插上了鮮花,還備了些茶點瓜果。
陳毅見此情景,略一遲疑,順手將花瓶移到了台下,並搬走了糕點,然後風趣地說:“我這個人做報告容易激動,激動起來就會手舞足蹈,這花瓶就礙手礙腳了,說不定碰翻砸碎了,我這個供給市長還賠不起呢!”頓時整個會場一片活躍。
一位外國首腦出訪我國,在首都機場,他麵對迎候他的人們即興演講:“……我是個橋梁專家。一踏上這古老而美麗的國土時,我想,此行的唯一使命是:在兩國之間架起一座堅不可摧的友誼橋梁。”
他微笑著,並揮手在空中劃了一個拱形橋狀。他那相得益彰的話語和動作,具有很強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代幽默大師林語堂一次參加某校的畢業典禮,很多人發表長篇大論,輪到他講話,已經十一點半了。他站起來說:“演說要像迷你裙,愈短愈好。”話一出口,席間鴉雀無聲,片刻,爆發出哄堂大笑。
巧妙地拒絕他人
在你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可能會遇到下列的情形:
一個品行不良的熟人來纏住你,非要你借錢不可,但你知道,如果借給他便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一個相熟的生意人向你兜售物品,你明知買下了就要吃虧。諸如此類的事你必定加以拒絕,可是拒絕之後,就要斷絕交情,引人惡感,被人誤會,甚至種下仇恨的苗子。
要避免這種情形發生,便要運用一些聰穎的智慧。
在德國某電子公司的一次會議上,公司經理拿出一個他設計的商標征求大家意見。
經理說:“這個商標的主題是旭日,這個旭日很像日本的國徽,日本人見一定樂於購買我們的產品。”
營業部主任和廣告部主任都極力恭維經理的構想,但年輕的銷售部主任說:“我不同意這個商標。”
經理聽了感到很吃驚,全室的人都瞪大眼睛盯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