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品牌的歸屬成了分拆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公司一分為二之後,主持自有品牌業務的楊元慶顯然順理成章地繼承了公司名稱、商標以及由此帶來的價值40億元的無形資產。股票市場上的“00992”也都歸屬在楊元慶名下。郭為曾設想為自己領導的公司起個“聯想科技”一類的名稱,還援引方正公司有個“方正電腦”又有個“方正科技”的例證,說明自己的要求並不過分。楊元慶堅決不能同意分拆之後的兩個公司共同使用“聯想”。從公司製度和股市規則上來說,這也是不被允許的事。朱立南試圖說服郭為放棄“聯想”的牌子,沒有成功。柳傳誌隻好親自出麵,半是勸慰半是命令地要他“另找名字,另跑台子”。別人說的那些道理,郭為和他屬下那些高級經理們又何嚐不知,可是他們全都在感情上無法接受。想到自己在過去12年裏為了“聯想”這塊品牌嘔心瀝血,情深意篤,可一夜之間竟不再是聯想人了,郭為當場痛哭。
他後來對屬下員工談起這事,還會眼圈發紅:當執委會正式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我的情緒跌到了穀底,心中百感交集,說不清楚是痛苦是失落是無奈還是不甘。伴隨著15年的發展曆史,聯想的榮譽和輝煌就像電視劇一樣,一幕幕在我的腦海中閃過。我是聯想第一個企業編製的員工。聯想的名字已經在我心底打下永遠磨不掉的烙印,聯想的事業已經深深融入我的生命中,聯想的精神已經在我思維的土壤上長成參天大樹。我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熱情和心血,最後卻不得不放棄,真是難以接受。企業的成功之路是不承認眼淚的,在這裏是無休止的進取,而郭為正具有這樣的品格。事實上早在幾個月前他就為此做好了準備,他甚至已經為新的公司起了一個名字:神州數碼。有些人說這個名字不好,理由是“神州”二字太中國化,還太傳統。另外一些人則認為“數碼”二字過分趕時髦,有點機會主義的味道,但是郭為堅持。當他成功地說服工商管理局的官員同意他用英文“DigitalChina”來注冊的時候,就已經向世人宣布了他的新夢想:開創第二個馳名商標。“其實我們就是‘中國數碼’,”他見人就說,“隻不過政府不讓我們用‘中國’打頭,後來改成‘神州數碼’,‘神州’也是‘中國’。”
神州數碼
2000年4月3日,就像一個離開父母自立門戶的小兒子,郭為從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領到了“神州數碼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新公司的誓師大會在前一天召開。他現在擁有6億元資產和大約3000名員工,還擁有原來聯想公司的代理、電子商務和係統集成業務。盡管公司正式的成立大會還要等到5個月之後,在香港的上市就更遲一些,但是總經理郭為第一次有了長大成人的感覺。
柳傳誌送給他“再造輝煌”四個字。在別人看來,他春風得意,他自己也在人前人後做出信心十足的樣子。那些采訪了他的記者都把他描繪成一個雄心萬丈、自信、果敢和能力超群的人。其實他的心裏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我是沒有選擇的,隻能接受一個現實,”他在多年以後對記者這樣說,“在那個曆史條件下,不這麼拆又怎麼辦,誰能告訴我更好的辦法?”
記者於是問他當時發表在報刊上的那些激昂的話是怎麼回事。他回答:“那主要是給員工信心。”和他一同離開聯想的3000員工全都一樣地心裏難受。副總裁林楊看出門道,對他說:“新公司的第一關是感情關。”另外一位副總裁,華祉年,說出來的話就更能代表當時公司裏彌漫著的情緒:“大家情緒都不高,這麼一分,真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不要說“未來怎樣”,眼前就夠難的。幾百份合同統統都要更改,把“聯想”去掉,一個一個換上“神州數碼”的印章。那時候郭為總想讓自己相信“神州數碼”和“聯想”是一對兄弟,讓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份聯想情懷不至受到進一步的侵蝕。每當他站在合作者麵前時,他就會發現沒有人知道“神州數碼”是什麼東西,直到他說出“聯想”,人家才會恍然大悟。他為此沮喪萬分,知道這種局麵必須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