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3 / 3)

因此,與這種類型的下屬交往,重要的是讓他們發揮特長,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條件,適當地讚揚和提拔。

5、形式主義型

這種類型的人常常把自己關在沒有出口的房間裏中,不輕易把真實的自己表現在外。處理任何事都很形式化,對自己工作之外的事並不在意,把工作與休閑區分得很清楚。

他們對事情的反應常會表現出很高的熱情,喜歡把自己感到高興的事說出來。因為他們不輕易地把真實表現自己,常常以形式上的成績來讓別人對自己進行評價。他們能體會別人的心情或感情,以此來決定自己的行為,贏得別人的好感。如果他們覺得沒有必要,那麼絕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盡管他們這種行為顯得虛偽,在其他同事眼裏,並不是真實的他們。但是卻常常能贏得上司的讚賞,因為他們反應很快,會根據上司的心理而搞形式主義。

因此與這種類型的下屬交往,重要的是要在明察秋毫的同時,要求他們實事求是,讓他們用成果和事實說話。

當然,下屬的類型並不止這些,作為一個上司如果能夠從宏觀上把握住下屬的這幾種類型,也就基本把握住了與下屬交往的重中之重。與下屬相處時,也就可以正確地運用領導藝術了。

與下屬交往時,你應掌握的要事之一——要用正確的方式統領下屬。

4、握好表態的尺度

經常表態,表態對於下屬來說,則可能是指示、要求,也可能是對某件事的決策或定論。然而,對有關下屬利益的事在表態上要注意分寸,不要認為下屬的利益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

上司的表態絕不可隨心所欲。表態要有根有據,即不做老好人,又不要怕得罪人,不論講什麼話、表什麼態,都不能超越一定的原則限度,也不能無原則地去肯定或否定。否則,你隻能在下屬麵前落得個“馬大哈”式的不負責任的印象,招致下屬的無端反感。

現實中有的上司遇到矛盾衝突和棘手的事,能推則推,需要他表態時,也是“緊睜眼、慢開口”,在合適的情況下,該表的態不表;在不合適的情況下,不該表的態卻亂表。有時為了私利放棄責任等等。凡此種種做法表現在下屬麵前都是極不可取的。

上司的表態,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如能發揮靈活性,則更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來說上司在對下屬表態之前應做到:必須清楚了解問題的真正含義,下屬所要求的真正意圖,留有足夠的思考時間,並考慮好是直接表態,還是委婉表態,對不值得表態的問題就不必表態。表態時,應做到因事、因人而異。

對關係重大、不宜把握的問題,上司者應委婉表態。最重要的是上司應把握時機,注意場合,適時適地的表態。

古人雲:“事之能易,不在大小,務在知時。”講的就是火候與分寸問題。掌握“尺度”,講究“分寸”,能夠體現上司的領導水平和工作能力。既不要無的放矢,也不要亂下指示。表態應講究尺度、分寸,達到最佳適度就能獲得最好效果。上司與下屬之間的關係,即要有雙方情感的交流、情緒的感染,又要有雙方心理關係上一定色彩的凝結。隻有態度誠懇,上司的表態才會對下屬產生指導、激勵作用。

有一天,國防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跟前,氣呼呼地對他訴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語言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他寫封信針鋒相對地反駁他。

“這樣你不就可以狠狠地刺痛他一下嘛。”林肯說。

斯坦頓立即寫了一封措詞很強硬的信拿給總統看。

林肯完全讚成,大聲喊道:“寫得好!嚴厲地批評他一頓,這是個最好的辦法,斯坦頓。”

但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要放進信封時,林肯卻阻止了他,並問道:“你打算怎麼處置它?”

“寄出去呀。”斯坦頓被他這麼一問倒弄得稀裏糊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你不能把這封信寄出。快把它扔進火爐中去吧。每次當我發火時,我就盡情地寫封信發泄發泄,寫完後就把它扔了。我每次總是這樣做的。你要知道,這是一封很起作用的信。當你花了很多時間把它寫好的時候,你心中的怨氣差不多已經消了,從而也就心平氣和了。記住,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不滿,但沒有理由去傷害別人呀!我常常就是采用這種辦法解除一時的氣憤和煩惱的。以後遇到煩惱和想不開的事情,采用這種辦法多試幾次,保準見效。”

看,林肯對下屬的表態多麼準確到位!既讓下屬發泄了怒氣,又不影響大局,真可謂一舉兩得。作為上司,你也應該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示了吧?不要小看了脫口而出的表態,小方麵說它是你領導能力的表現,大方麵講是一個組織的鬥誌是否旺盛的關鍵標誌,切不可掉以輕心。

與下屬交往時,你應掌握的要事之二——在下屬麵前要把握好表態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