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凝聚力是關鍵
一個上司,隻有讓下屬樂於接受自己的情感、態度和觀點,心悅誠服地聽從自己的指揮,才能讓下屬緊密團結在自己的周圍,讓自己形成中心,產生凝聚力,使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對一名上司,特別是新任上司來說,如何營造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
善於交往,使人覺得可以追隨:“知之深,愛之切”,讓人們增進對自己的了解,是提高上司在下屬中人格魅力的前提。因此,上司必須經常與下屬交流情感、交換對事物的態度和看法。在交往中,要向下屬顯示出“我樂於與你為友”、“我們是真誠而平等地交往”的姿態;要恰當地向下屬展示自己的知識、才能以及與大家相同或相近的生活行為方式,使下屬消除對自己的神秘感而真心地親近自己;要注意自己言行的細節,比如,一個不經意的微笑,一句溫馨的話語等,都可以有效地拉近與下屬的心理距離,促使下屬從情感上接納自己。
美國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來到紐約的一家旅館要求訂最便宜的房間。他仔細地詢問最便宜房間房租是多少?在第幾層樓上?經理都做了一一的回答。
然而,他還是不放心,又問道:“這是不是你們這裏最便宜的房間啊?我隻一個人住,要一間最小的就可以了。”
經理讓他問的有些不耐煩,就說:“你為什麼要住最小的房間呢?你的下屬來都是住很豪華的房間的。”
洛克菲勒笑一笑說:“是的,是我讓他們住的,因為他們有一個百萬富翁的老板,但是我沒有。”
有這樣嚴於律己而又關心下屬的上司,難道還能有不為上司忠心耿耿工作的下屬嗎?
入鄉隨俗,使人覺得可以為伍:麵對不同的對象,上司要入鄉隨俗。麵對鄉村的習俗、農民的生活和思維習慣,就得具有農民般的樸實和勤勞;在機關和企業,麵對視野較為開闊、獨立精神較強的公務員和職員,上司必須充分尊重下屬的主人翁精神,體諒下屬的辛勞與苦衷;在學校和科研部門,麵對知識淵博、各有專長且自尊心極強的知識分子,上司則應特別表現出對他們的信任和尊敬,注意維護其尊嚴。
1917年1月4日,一輛四輪馬車駛進北京大學的校門,徐徐穿過校內的馬路。這時候,早有兩排工友恭恭敬敬地站在兩側,向蔡元培這位剛剛被任命的北大校長鞠躬致敬。新校長緩緩地走下馬車,摘下他的禮帽,向這些雜工鞠躬回禮。在場的許多人都驚呆了,這在北大是前所未有過的事情啊!北大是一所等級森嚴的官辦學府。校長等於是內閣大臣的待遇,從來不把工友放在眼裏的,今天的校長是怎麼了?
像蔡元培這樣地位的人向身份卑賤的工友行禮,在當時的北大乃至中國都是罕見的。這不是件小事,北大的新生由此細節開始。他的這一行為,是對北大官氣的一個反駁,是一麵如何做人的旗幟。
言行得體,使人覺得可以悅情:給人美德,使人體驗到美的享受,是上司人格魅力的升華。在這方麵,新任上司應區分場合,合理強化自己不同的角色意識,在正式場合要“像個上司”,辦事果斷、責任心強、思路清晰、目光深遠、顧全大局、堅持原則;在非正式場合,要“像個群眾”,平易近人、不擺官架、不打官腔、善於傾聽、靈活處事。
亞伯拉罕·林肯的個子很高。一次他來到匹茲堡弗裏敦鎮,一個挑煤工人在人群中大聲喊道:“林肯,大家都說你是美國最高的人,但我相信你一點也不比我高。”
那個穿著勞動服、滿身灰煙的挑煤工人穿過人群走上前來,和總統背靠背站著——他們正好一樣高。群眾一下子歡呼起來。這兩個高個子咧開嘴笑著,彼此握手。
有一次,林肯搭乘“日光號”輪船,冒雨站在甲板上,五六名船員拿來一塊防水帆布給他遮雨,他堅持在雨中同所有船員一一握手。最後輪到和一個隻穿著襯衣的加煤工握手了。
這個工人的手和臉盡是煤煙灰,他說:“先生,我的手太髒了,不便與你握手。但我是船上最敬愛你的人。”
總統大聲說:“把你的手伸過來吧!你的手是為聯邦加煤弄黑的。”
另有一次,在巴爾的摩至俄亥俄鐵路上,一個列車員問林肯:“你為什麼老是愛同火車司機和加煤工人握手呢?他們的手總是油膩膩的,又滿是煤灰。”
總統答道說:“這些統統可以洗掉,但我總想認識和了解在我前麵開路的人。”
學會讚揚,使人覺得可為知音:人各有長短,每個人都欣賞自己的優點,我們的事業、工作最需要的也是最大限度地發揚每個人的優點。多看下屬的優點,善於發現下屬的優點,並真誠地讚揚下屬的優點,對一個上司來說不僅會使錯過很多下屬有改正的機會,同時也會消除上司者與下屬之間的隔閡。上司的讚揚會給人以成功的喜悅,讚揚會消除下屬艱苦勞動後的疲憊,讚揚會激發下屬成敗得失的反思。
公道正派,使人覺得可以信賴:上司良好的思想素質、道德修養和良好的工作作風是讓下屬樂於接納的基石。上司應以正直、善良、高尚的品質去麵對下屬,敢於承擔責任,增強排難解憂的能力,關鍵時刻敢說敢為,危急時刻有力挽狂瀾的膽略和氣魄,使下屬有困難、有情緒需要幫助時首先想到上司者,相信在上司那裏可以討得公道、找到依靠。
1860年,作為美國共和黨的候選人,林肯參加了總統競選。
他的競選對手是民主黨人、大富豪道爾拉斯。此人闊少作風甚濃,盛氣淩人,他根本沒把放在眼裏。在競選中,道格拉斯利用自己的錢財大擺闊氣,大造聲勢。他租用了漂亮的競選列車,並在車上裝上了大炮,沒到一站鳴放三十二響,隨車還有一個樂隊跟著演奏,聲勢浩大的程度是美國競選史上沒有過的。他試圖以聲勢來壓倒林肯。他得意洋洋的說:“讓林肯這個鄉下佬聞聞我貴族的氣味!”
然而,林肯的競選活動既樸實而又感人。他沒有競選專用的車輛,更沒有禮炮和樂隊,而隻是他獨身一人,居於群眾之中。每到一站演說,都是自己買票乘車,到下一站是朋友為他準備的馬車。
有一天,他在一個群眾集會上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講說:“除了我本人之外,我租有一個辦公室,室內有一張辦公桌,有椅子三把,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子,架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我本人又窮又瘦,臉也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依靠的,我能依靠的隻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