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3 / 3)

霍德斯還以為威爾遜答應了他呢!非常高興地說:“我是新澤西州著名的政治家霍德斯。”

威爾遜對霍德斯皖不及待的態度感到厭惡,他的朋友還沒有過世幾個小時,就有人惦記著這個位置,而且他的能力也有限,根本就無法應付這個職位,怎樣去回絕他呢?

最後,威爾遜慢吞吞地回答說:“好吧,如果殯儀館同意的話,我本人是完全同意的。”

總之,對待那些難纏的下屬,聰明的上司一般都會采用機智、詼諧的辦法來對付,這樣既可避免直截了當陷入尷尬的境地,又可使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可謂一舉兩得。

六、如何與上司交往

1、保持適度的距離是美的

美學上有這樣一句名言,叫做“距離產生美”。意即和所審視的對象保持一定的距離,會更讓我們產生美的享受。

在人際交往中,“距離產生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恰當的距離產生美”才更為準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多種多樣,每一種關係都應有自己的距離,不要什麼都要零距離或親密無間。這裏所說的距離,包括心理距離和空間距離。尤其是你與上司之間,關係更要以適度為宜。

上司和下屬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是必要的。最近的距離常常是1米。有關人員研究表明,坐在老板桌後麵的上司,和與下屬促膝談心的上司,給下屬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意味著威嚴,適合分配任務,後者意味著親密,適合溝通感情。兩者是不能互換的。

如今,很多銀行的營業廳都有一個“一米線”。它在提醒人們,在辦理銀行業務時,人與人之間應當有一米遠的距離。這個距離,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更重要的一點是,在財物方麵,人常常需要保留一份隱私。

也許你會說,我和我們的上司是鐵哥們,好朋友,就不必保持距離了吧?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大錯特錯了,你要知道,現實生活中,因為“鐵”而反目成仇的朋友簡直就是比比皆是。夫妻之間關係是最親密的了吧?但是夫妻之間反目成仇的例子簡直是舉不勝舉,更何況是朋友之間呢?任何人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是從來不會消失的,不分彼此也隻能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而已。

現代化的通訊工作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即使是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隻要按幾個號碼,就能把對方的聲音引到跟前。但是,電話本身就是一種距離,長長的電話線,隔開了雙方之間的身體接觸。

所以,與你的上司保持適當的距離,反而更有利於交往交流的正常進行。

戴高樂將軍和西方國家的上司人一樣,他也有自己的顧問參謀,即有自己的智囊團。但他又和許多上司人不一樣。戴高樂在對待他與下屬之間關係上所堅持的原則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也深刻地影響了他與下屬之間的關係。

在他十多年的總統歲月裏,在他的總秘書處,辦公廳和私人顧問等智囊機構裏,從來沒有人工作時間能超過兩年的。他總是這樣對他的下屬說,我使用你兩年,因為任何人都不能以某項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這是戴高樂的規定。

戴音樂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他認為固定是不正常的,隻有流動才是正常的;二是他不想讓他的下屬變成他“離不開的人”。前者明顯是受軍隊做法的影響——-軍隊總是調動的流動的,沒有始終固定在一個地方的軍隊。後者表明戴高樂是個主要靠自己的思維和決斷而生存的領袖,他不會容許身邊有永遠離不開的人。隻有調動,才能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保持顧問和參謀的思維和決斷的新鮮和充滿朝氣,也就可以杜絕顧問和參謀們利用總統和政府來營私舞弊。而且戴高樂對這一原則的執行是毫不留情的。

戴高樂的第二任辦公廳主任卻違背了他的這一原則,他自認為是戴高樂最親密的好朋友,沒有必要嚴格遵守戴高樂的這一規定。在他按照戴高樂的規定該離去時,他為了向後任交代必要的事情和工作程序,在他調離的初期還常來辦公廳。

戴高樂見後,極嚴厲地批評他說:“你為什麼還來這裏?難道你忘了我的規定了嗎?”

戴高樂這種無情的冷漠使第二任辦公廳主任驚訝不已,他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我……我來……”。

“不要再說了,我不想聽你的任何解釋,最好你在最短的時間內離開我的辦公廳。”說完這話,戴高樂拂袖而去。

第二任辦公廳主任因沒有遵守戴高樂的原則而陷入尷尬的境地。

其實,任何上司都像戴高樂那樣,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下屬與自己的距離太近。當然,也不希望這種距離太遠。距離太近,上司認為下屬幹涉了自己的自由。距離太遠,又顯得過於冷漠。因此,與上司保持恰當的距離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上司不願跟下屬關係過於密切,主要是顧忌別人的議論和看法,再就是一定的神秘感會樹立他在你心目中的威信。

和上司保持一定的距離,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保持工作上的溝通,住處上的溝通,一定感情上的溝通,但要千萬注意不要窺視上司的家庭秘密、個人隱私。你應去了解上司在工作中的性格、作風和習慣,但對他個人生活中的某些習慣和特色則不必過多了解。

第二、要注意了解上司的主要意圖和主張,但不要事無巨細,了解他每一個行動步驟和方法措施的意圖是什麼。這樣做會使他感到,你的眼睛太準了,什麼事都瞞不過你。這樣他工作起來就會覺得很不方便。他是上級,你是下級,他當然有許多事情要向你保密。有一部分事情你隻應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千萬不要成為你的上司的“顯微鏡”和“跟屁蟲”。

第三、要注意時間、場合、地點。有時在私下可談得多一些,但在公開場合、在工作關係中,就應有所避諱,有所收斂。

給上司留有自由的隱秘的空間,他會覺得很愜意,這時候他會想:不錯,這個人是識大體的。看,這對你多重要!

與上司相處時,你應掌握的要事之四——與上司要保持適度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