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3 / 3)

如果上司提出的方案或做出的事存在問題時,你千萬不要用評判家似的語言說:“你這個方案不行”、“這件事你做的不對”或“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上司聽了這樣的建議肯定會不高興。要是自己認為上司的意見確實不好,彙報前也應該想一想能夠提高成功可能性的具體措施,然後再及時地彙報上去。因為上司想聽到的是善意的批評,而不是惡意的攻擊。直來直去的下屬一定是一位低水準的下屬,他永遠也不會得到上司的信任和賞識。隻有那些發現情況能及時彙報,又能以恰當的語氣提出建設性意見的下屬,才能取得上司的信任和賞識,才能得到上司的重視。

嗨,記住了嗎?這可是很重要的呀!

與上司相處時,你應掌握的要事之三——向上司的彙報要及時和講究方式。

5、親近上司有利於你的發展

在職業生涯中,我們經常目睹這樣一些年輕人,他們是靦腆的,清高的,害羞的。如果不是向上司交報告,他們決不會到上司辦公室去坐一坐,談上五分鍾;召開部門會議時他們總是坐在離上司最遠的地方,既不提建設性意見也不提批評意見,即便上司點名令他發言,他也僅是慌亂地與上司的四目交接,訥訥地附和別人;甚至在單位安排年假旅遊時,上司一再聲明要與大家盡情遊樂,彼此放下職位等無形約束,他們仍顯得拘謹或者清高,不想與上司分享同乘一隻木排或橡皮艇。他們總是與“群眾”在一起,言談之中,他們似乎還非常鄙薄那種親近上司,親近權威的行為。然而,很不幸,這些在上司的印象中總是“朦朦朧朧說不出好壞”的基層職人員,總是缺少聲明自己看法,發揮自己才華的機會。他們總是顯得懷才不遇、鬱鬱寡歡。在議論中,他們會抱怨上司沒有識人的眼力。其實,在管理層服務數十年的人都知道,任何人的觀察範圍都是有限的,上司麵對的是一個靜默而強有力的集體,發揮出這個整體的優勢才是他晝夜要考慮的;至於識不識人,首先在於這個有才華的人自己是否甘於坐在權威麵前去,展示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麵。

也就是說,你給上司一個機會認識你,然後才談得上合理地派遣你到最合適的位置上去。要成功,在麵對上司時,自己首先要放下那副“有才華的老百姓”的架子。

在親近上司的曆程中,有些似是而非的成見首先要得到糾正:

第一,如果我要出現在上司麵前,一定要以一個爭辯者的形象出現,方不失尊嚴。

錯。任何明智的上司人都歡迎不同意見,但都反對把時間無謂地花在爭辯上。“不要爭辯”被寫入了許多上司的行為準則中,搞企業、用人,都不需要爭辯中的對立情緒。所以,如果你有機會麵對麵地提出不同的意見,需記住不要以“拍案而起”的方式,而要在幽默而尖銳的氛圍中一針見血地提出來,要懂得在這其中維護上司同樣敏感的自尊心,要詼諧而策略地提出反對意見,最好讓上司在笑聲中接受。

第二,如果我要在上司麵前站得住腳,一定要用工作成績來說話,而不采用所謂“私人關懷”的策略。

錯。作為明智的上司,當然歡迎坐到他麵前來的員工都是競爭中的強者,但他同樣不希望他們遞上公文夾就走。高處不勝寒,一名上司要承受的壓力和孤獨是無法言喻的,這背後也許包含著諸多動人的“私人故事”;例如他被迫不能“忠孝兩全”,例如他最終成了每月隻有一次機會探望兒女的“成功人士”;例如他最終為事業上的傾注而付出了代價——他的健康狀況堪憂。即使身為上司他也找不到能分擔苦惱的人。因為,他已被人們的想象熔鑄成精神上的“鋼鐵戰士”。所以,上司也需要關懷。世界就是這麼奇妙,很多人,是先在私人壓力上安撫了處在強者位置上的上司,然後,他們意外地獲得了成功的機遇。

上司也急需來自下屬兼朋友的“私人關懷”。

第三,如果在上司麵前出現不拘小節的錯誤,將是最大的失誤。

錯。從本質上講,誰都不希望有才華的人不露破綻。上司也是如此,如果你在才華之外謹小慎微,滴水不漏,上司也許會懷疑你對他而言是潛在的威脅。這種親近之舉可能反而對沒野心、一心幹事業的人沒好處,所以不如在上司麵前犯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錯誤,借機展示“本真的你”,而在上司麵前取得信賴。

第四,接受來自上司的非公務意義的邀請會惹閑話。

是的,當然會引發一些議論,甚至,在你被點名去陪患有肩周炎的上司打幾局乒乓球時,整個單位已盛傳你將要被提拔的消息了。但你是否要因此打退堂鼓,推掉這一可以全麵展示自己的機敏、活力、自信風采的機會呢?事實上,你正可以在這一非公務意義的邀請中展現自己的說服力。

不要忘了,上司不一定會在正式場合中觀察人——-在正式場合中,人人都正襟危坐,麵目模糊,而在與上司單獨接觸的私人氛圍中,他們各自的目的性和為人做派,就呈現了出來,比如阿諛之人在這種場合會很緊張,琢磨怎樣的結局是上司最喜歡的;心地磊落之人卻可以放開手腳來打乒乓,這一切,相信都逃不過識人者的眼光。

第五,有這種可能性,你與上司關係密切,你被委以重任之後,一些原先的“朋友”會疏遠你。也許是出於嫉妒,也許是出於旁的什麼原因,他們會散布對你不利的流言,比如說,說你是上層的“關係戶”,但最終每個人是憑自己的能力與才華說服人的。如果你受到提升,而且勝任或勝出那個職位,流言就會雲開霧散。

我們不能操縱別人的議論,但我們可以生長出自己的智慧之果,麵對果實,任何非議都站不住腳。所以,你要成功,先不要畏於人言,隻要你不是諂媚之徒,真相最終會還你清白,關鍵是先抓住成功之梯的第一級:讓權威肯定你,認識你。

與上司相處時,你應掌握的要事之五——親近上司有利於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