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要忘記讚美你的上司——當然不是拍馬屁,因為光拍馬屁,也許拍的不是地方或者拍得重了,這樣會適得其反。要記住員工需要上司的誇獎,上司其實也需要下屬的讚美,尤其是在上司的上司在場的情況下,你對他的讚美一方麵表明了你對他的服從,另一方麵,你也替你的上司做了一次公關活動,他怎不對你心存感激!
3、不時向自己的上司“請教”——有些東西明明你懂得比他還多,但你還是要尊重他的職位,和他討論某項計劃,請他“指點指點”!上司看到你如此尊重他,當然就對你放心了。不過,如果你“請教”之後,一個“指教”都沒采納,那也許會得到相反的效果。因此,你的計劃與行動要多多少少考慮上司的“指教”——他對此一定在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防禦係統和自衛空間,如果你侵犯了他的領地,就會遭到反擊。無論怎樣,作為下屬,切忌目中無人,尤其當你能力很強的時候,更應該留出一點空間,讓你的上司立足有餘。這是一種與上司相處的要求之一,也是一種生存的手段!
與上司相處時,你應掌握的要事之十——先讓上司站得住腳。
七、如何與客戶交往
1、適度妥協有原則
一般而言,與客戶之間的交往,實際上都是對某種利益的追逐。而要想獲得某種利益,就必須與對方保持一種相對穩定的利益平衡關係。就是說在利益問題上不能總是一頭熱,一頭沉。試想一下,如果總是你這頭熱,對方那頭沉,誰還願意與你合作?如果對方那頭熱,你這頭沉,你也會心中不平。所以,不能總讓一方一味地付出,而在付出之前或付出之後總要有所得,這種獲得不僅僅指物質方麵,也包括其他精神方麵的獲得。因此,正是基於這樣一種利益平衡關係,才能和客戶保持長久的合作。
這就需要你在非原則性的情況下做些適當妥協,你必須得明白,這種妥協不是一種示弱的表現。其實,它是一種處世技巧,適當地妥協是為了更好地進步。妥協表麵上看似吃了些虧,說不定以後有便宜可占呢?擁有這種想法也許你的心胸就會豁然開朗。
現實生活中的“妥協”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主動妥協,一種是被動妥協。
“主動妥協”是指你主動爭取“妥協”的機會,這種機會是指常人都感覺有些吃虧,不願意做的事。因此大部分人不是不情願就是拒絕,而你卻主動讓步。客戶當然對你加倍感激,中國人常說“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軟”,一旦接受了人家的好處,沾了人家的便宜,再拒絕起人家的請求來,就不那麼好意思說出口了。中國人一向最重情義,最講麵子了“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你的適當妥協給了對方好處,對方肯定會以別的方式報答你。
希爾頓在一家外企電腦公司做銷售已半年有餘。白天在外東奔西跑,晚上抱著電話直說得口幹舌燥,資料窗了一份又一份,客戶談了不少,但他的銷售業績仍為——零。眼見老板的臉,越拉越長,隻差沒說兩個字——走人。
希爾頓日子過得越來越沉重,早沒有初為白領的日子飛揚神采。但是,轉折卻也在不知不覺中走近,偶然聽說一家單位正在進行計算機選型,便與之聯係。去的那天,接待他的正是技術部經理潘多拉。希爾頓向他介紹了公司的背景,業務開展,情況及產品,他也簡單地談了他們的需求。最後潘多拉站起身,拍拍桌上的兩大堆資料,笑著說:“已經有好幾家公司過了,我們還要進行多方位考察,有消息通知你。”
希爾頓知道這家單位是家大型的正規單位,如果與其合作將會有很大的銷售市場。他非常重視這個問題,隔一兩天他就去一個電話,得到的回答總是“還沒定”。
十多天過去了。這天下午,希爾頓終於接到潘多拉的電話,說第二天到公司考察。事不宜遲連夜加班,整理資料,設計投影,設置運行環境。一切準備就緒後已是半夜。第二天,希爾頓為潘多拉他們做演講,回答他們有關價格,產品維護等疑問。直覺告訴希爾頓,大有希望。
但是到了下午,希爾頓到了那家單位簽約時,潘多拉卻告訴他:“實在報歉,今天從你們公司回來後,我們總經理一個朋友當那向他推薦另一家公司,並且那家公司的價格、產品質量和你們公司差不多,經理答應考慮考慮,因此,我們經理說暫緩答訂合同。
希爾頓真是大大出乎意料,本來說好下午簽合同,但是並沒有據理力爭而是急中生計,告訴潘多拉說:“請轉告你們經理,如果接受我們公司的產品,我們將為你們提供最優質的服備,關於價格方麵好商量。如果你們不接受我們的產品,這說明我們做不夠好,希望你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希望咱們以後有機會合作。”
此話傳到總經理耳中,總經理為希爾頓的寬容大度所折服,最終他拒絕了那位朋友,而與希爾頓簽了合同。
那家單位起初沒有遵守諾言,拒絕與希爾頓簽約,希爾頓有足夠的理由據理力爭,但是他沒有這樣做,而且采取了妥協退讓的態度。恰恰是這種態度感動了那位老總,並拿到了那筆定單。
俗話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適度的妥協退讓。有利於與客戶達成共識,長久合作。因為你的妥協退讓使他嚐到了甜頭,他不但心情好,而且還可能有知恩圖服的心理,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就很願意與你合作下去。
與客戶相處時,你應掌握的要事之四——非原則性適度妥協。
2、想方設法讓他接受你
俗話說得好:商場如戰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的不斷發展,競爭程度日趨激烈,商場上更是充滿了種種機遇與挑戰。與客戶交往更是商場上必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隻有與客戶進行商業上的密切來往,才能促進商場的繁榮與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