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錘煉(5)(1 / 3)

他的摯友董必武聞凶訊,淚如雨下。

董必武寫下悼詩:

戰友音容永世違,

平生業績有光輝。

如聞謦欬精神振,

展誦遺篇識所歸。

陳潭秋早年與同鄉林氏結婚,感情甚為融洽。林氏不幸病故,陳潭秋悲慟不已,曾發誓不再另娶。

後來,在1925年,他與湖北女師學生徐全植結婚,生一女兩子。

徐全植犧牲後,他與王韻雪結婚。在新疆,王韻雪亦被捕,但幸免於難。

就在陳潭秋被秘密殺害之際,那位出席中國共產黨“一大”的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代表尼科爾斯基在蘇聯死於冤案——被誣陷為托派。這已在前麵寫及尼科爾斯基時提到。

淪為巨奸,陳公博千夫所指

1945年8月25日淩晨3時,在一片漆黑之中,一架MC型中華航空公司的飛機,突然轉動螺旋槳,飛離了南京。

這時的南京,正處於“真空”時期——日本天皇已於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翌日南京汪偽國民政府宣布解散,而國民黨蔣介石軍隊尚未到達南京,隻是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宣告將於26日飛抵南京。

就在何應欽到達的前夜,這架飛機急急地在人們熟睡的時刻起飛,朝東飛去。

機艙裏空蕩蕩的,竟然隻有一把座椅供一位“大人物”坐著,其餘六名乘客都席地而坐。這架飛機在起飛前拆除座椅,扔了出去,為的是減輕載重量,節省燃油——因為飛機要飛越東海,直達日本京都!

直到中午11時,飛機才飛到日本上空。隻是燃油所剩無幾,不得不緊急降落於日本山陰縣米子機場。

幾天之後,日本京都右京區花園町柴山別墅住進了“東山商店”一行七人,為首的一位叫“東山公子”,妻子叫“東山文子”。

過了些日子,他們隱匿於京都郊外的金閣寺,以為能夠棲身。隻是他們神情沮喪,心亂如麻。

淪為階下囚的陳公博

在日本,他們度過了將近五十天如坐針氈的日子,終於在10月3日在中國武裝軍警看押下,用一架中國運輸機載回南京。唯有那位“東山文子”仍留日本。

那位“東山公子”,便是漢奸巨頭陳公博。他逃離南京時,由日本小川哲雄中尉陪同,帶著“東山文子”——李勵莊——以及五名親信飛往日本。原想逃脫曆史的懲罰,苟延殘喘,但他已成過街老鼠,無處可藏。

當年,陳公博在出席中國共產黨“一大”之後,回到廣州。1922年6月,陳炯明在廣州叛變,炮轟孫中山的總統府,陳公博還寫文章“擁陳反孫”,受到中國共產黨組織的批評。此後不久,他便宣布脫離中國共產黨,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24年,他完成了那篇碩士論文《共產主義運動在中國》。

雖然那時他早已脫離中國共產黨,並對馬克思主義學說也提出種種質疑,不過,他在碩士論文中,倒是寫下了一段頗有見地的關於中國未來前途的話:

一句話,遠東古老的土地上現在充滿了激進主義。如果在中國的壓迫不停止,那麼大概在不久的將來,一個中國的新製度就要麻煩曆史學家在世界曆史上增加一頁,來敘述蘇維埃主義的進一步的勝利。

他參與過建立中國共產黨,又讀過馬克思主義的書,因此他能說出這樣預見中國曆史發展必然趨勢的話。

然而,恰恰又因為他背離中國共產黨、背離馬克思學說,他自己後來所走過的人生之路,正是逆著他自己所說過的曆史發展趨勢而行的。

陳公博從美國回國之後,加入了國民黨,擔任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中央黨部書記長、北伐軍總司令部政務局局長。

1927年之後,他緊緊追隨汪精衛。當汪精衛在1932年出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院長時,他也出任實業部部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公博擔任國民黨四川省黨部主任委員。

1939年,汪精衛叛國投敵,陳公博與他狼狽為奸,擔任汪偽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1940年,汪偽國民政府成立,陳公博擔任立法院院長、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市市長。

1944年11月10日,汪精衛在日本名古屋病死。離世前,他指定陳公博為繼承人。這樣,陳公博便成為偽國民政府代理主席,成為汪精衛死後的頭號漢奸。

正因為這樣,他在麵臨覆滅之際,還絞盡心機,逃往日本,企圖改名換姓,藏匿異國。

然而,他終於被押回來了。

在蘇州獄中,陳公博力圖為自己的漢奸罪進行辯解,寫下洋洋6萬餘言、47頁的自白書。

1946年4月5日下午,陳公博在蘇州受到公審。據金誌翊、唐戍中、徐立平、夏其言當時寫的《法庭聽審記詳》描述:

1946年,大漢奸陳公博受審

2時正,公案上已放好尺許高的卷宗,紅封麵,用粉紅色的包袱束著,頗引人注目。2時23分,旁聽席上起了一陣騷動,陳逆已經從候審室傳到庭上來,他身穿夾長袍,白色西裝褲,黑皮鞋,從他身上簡直找不出曾顯赫一時的痕跡,臉部有幾條深痕,痕縫裏有汗珠擠出。大家注視他的臉部,他的目光就茫然地避開。當他走近被告席附近時,先是背手而立,繼又把雙手放到胸前,局促之狀畢露。有時,還用手去撫摸放在“自白書”上的一隻美國式氈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