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拾人牙慧(7)(3 / 3)

催花與摧花

花作為植物的生殖器官,是自然物;花開花落,是它自己的事情,與人無關。有意栽花花不放,自然物的花可以不理睬人,不買人的賬。

但是,人有情,而且很多時候還表現為多情。由於人的多情,就經常要把花對象化。這樣,人們在說起花的時候,就特別的有意思了。比如,尋花問柳,路邊的野花不要采,春風吹得百花開,風雨摧花花更紅,等等。這些被“比如”的花,往往就與美豔、色情之事相聯係;更進一步地說得白了,就是一說到花,就不免有女人的影子在其中的了。

高尚些,聖潔些,道學些,正人君子些地撇開色情不談,那麼,花是美好的象征了。

花是美好的,顯然是不須論證的;人們愛美,追求美好的事物,似乎也不會有人否認這一點。好像沒有人會公然宣稱他是喜好醜惡的,是追髒逐臭的。不過,世界上總不免要出一些奇怪的事情,才會讓我們覺得生活的多彩與多味。美好的願望,理想的動機,許多時候卻是不幸地要結出與初衷相違的果子來的。

一種是催花。據說武則天皇帝就用過催花這種辦法,也許當時或者她本人並不叫催花,而是叫詔諭什麼的。但我以為那種方法就是催花,於是就以催花相論了。當然,武則天皇帝不是用科學的方法來發展種植業生產的,為農民增加收入的;而是以她帝王的至高無上的權力,令天下的百花在同一時刻開放,供她玩賞的。這一偉大舉措的結果,確是達到百花齊放,爭妍鬥豔的效果,讓她著實的看著高興;更重要的還是在於表明她有這種能力,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不管做成的這些事情會給天下生靈帶來什麼厄運或災難,隻要她心裏舒服,就是硬道理。

我想武則天的催花是有兩個向度的:一是正催,提前花期;二是負催,推遲花期。但不管是正催還是負催,都是違逆花的意願的,都是違背自然規律的。

把催花用之於人,就實在是殘酷的了。比如一些黑社會組織強迫少女賣淫,就使用某種藥物來催促少女提前性發育,以便他們節約投入,增加收入。這方法也被稱為催花。還有一種也是用藥物控製女性的經期,以保證他們的正常營業,那也可以認為是催花,隻不過是負催而已。

黑社會的催花,當然是犯罪,該殺。老百姓想殺他們,恨不得千刀萬剮;政府為了保護老百姓,也在嚴厲打擊黑社會和其他各種各樣的犯罪活動。但是,當年的武則天的催花,卻是皇帝行為,你奈她何?

除了催花,還有一種對付花的辦法是摧花。所謂摧花,就是對花的摧殘。把這種摧花推而廣之,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上去講,就是對自然美好的事物實施破壞。這有我親眼所見的實例。江南春旱。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當北國還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之際,南國卻已是山花爛漫,欣欣向榮的了。某一日,上得街來,但見街道兩旁,千樹萬樹,爭先恐後,赤橙黃綠青藍紫地開著各自的花朵。眼見此景,油然而生對於栽花人的感佩之情。

但是,好景不長啊!當我正愜意地漫步街頭的時候,卻見不遠處的三五個環衛工人,舉著長柄笤帚,專業地、敬業地、全神貫注地撲打著樹上花兒。隨著他們笤帚的揮舞,花瓣兒紛紛揚揚飄灑下來,讓人想起陶淵明《桃花源記》裏“落英繽紛”的美景來。

盡管美景在眼,我還是滿腹狐疑,於是上前打聽,想問個究竟。結果,他們的回答,實在是讓我瞠目結舌。

原來,近日要突擊檢查衛生,迎接文明城市的考評。工人們是樸實的勞動者,他們的解釋太實在,太入情入理了。他們說:“因為花開花落沒個準數,它愛什麼時候掉下來就什麼時候掉下來,我們根本就管不著。這樣,我們前腳剛掃完,他們後腳來檢查時卻發現地上又有許多花瓣,又要說不幹淨,又要扣分了。你是知道的,扣分就意味著扣我們的工資和獎金了。既然這樣,還不如現在就把這些討厭的花朵全部打落下來,一次性打掃幹淨,這不是更省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