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前比利時:沒有政府,日子照樣過(1 / 1)

第一個來的是一個比利時老小夥,四十歲出頭,高而瘦,他準備從中國西部開始,巡遊整個絲綢之路(從西安至羅馬)——這讓他看上去更像那些一百多年前到敦煌探險的老外。他很講究,每天換襯衣,而且必送到洗衣店清洗。一個小包裏有修麵的所有工具,從電動刮胡刀到各種小剪子,就像外科醫生一樣,裝備齊全。我在沙發客網上對他的評價是“他是我見過的最有禮貌的人”。跟你說話時,打個嗬欠他都要說對不起;第二天早上起床先過來問好,握手;晚上回來了也要親切地問候一下。後來的沙發客證明,其實禮貌這回事,也是因人而異。

這個比利時人說法語,英語也說得不錯。他是一個很有教養的紳士,與他相處很愉快。說到比利時,我聽說之前一段時間都沒有政府。他說:“平時人們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有沒有政府關係不大。”

老外可能是在外國幹淨慣了,跟他一起在外麵吃飯的時候,飯掉到桌子上他用手捏起來就吃,筷子不用就放到桌麵上。有一天我問他中午吃的什麼,他說在街邊買了一大塊蔥油餅,老板看見他很高興,好像還多給了他一些。我告訴他,街邊的東西凡是帶油的盡量不要吃,因為有些油可能是從垃圾裏提煉出來的。他開玩笑地用手捂著肚子,做出一個難受的表情。

初次接待沙發客,有時也把握不了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所以與這位比利時來客的聊天並不深入,值得記錄的地方也不多。權當這是一次練手吧。在接待多位沙發客之後,才有種漸入佳境的感覺,也慢慢了解來自不同國家的沙發客眼中的民主、政治、經濟和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