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也不是法律了。”
我說:“相當於合同?”
他點頭說:“完全正確。”
我問他小孩上學的問題:“紐約有‘擇校’嗎?家長會不會都奔著好學校去?如果在好學校附近買房,是不是就可以上這學校?”
他說:“有‘擇校’的,不過不多。如果你在‘好學校’附近買房或者租房,當然可以上這個學校。”
“什麼,租房?我沒聽錯吧?”我問他,“租房也可以?”
他說:“當然了,總得讓每一個小孩子都有學上啊。”
難道不是這個理嗎?
這讓我想到了之前那個美國博士說的,在美國,一個地址對個人的重要性,無論你是買的房還是租的,總之隨意遷移對美國人根本不是難事,因為不管到哪,馬上擁有與當地人幾乎同樣的權利。紐約哥說:“要證明你是這一地址的住戶,隻要你拿著房屋的水電賬單去就行了。”——真是簡單,居委會街道看來沒有存在的需要了。
再說說教育的問題,紐約哥說:“紐約的確有好中學,也是公立的,那是麵向全紐約招生,要想上的話,就得考。”
我問:“為什麼不是所有人都想上好中學然後考好大學呢?”
他說:“上好大學也是有競爭的,也不容易,可是大多數美國人比較懶,不想費那個勁。再加上其他的大學也比較好上,美國的州立大學對於本州的學生也有優惠,學費一般是標準的一半左右。”
我問紐約哥:“你有什麼愛好嗎?比如體育。”
他說:“我不太喜歡運動,偶爾跑跑步,美國的國球棒球,我覺得無聊之極。”
我想到紐約有著名的演出場所,問他:“去百老彙看表演嗎?”
他說:“我不太看音樂劇,有時候看看歌劇。”
我問:“你去看歌劇要穿西裝嗎?”
他說:“不用,就穿普通的衣服,比如牛仔褲就可以,也有些人比較正經,男的穿燕尾服,女的穿晚禮服。”
我問他:“歌劇舞台是不用麥克風的是吧?”
他說:“的確不用,但是一千多人的大廳,最後麵的人都可以聽清演唱。”
我想這就要看演出大廳的設計水平和演員的功力了。我問:“紐約有很多博物館,都是免費的吧?”
他說:“紐約的博物館大多都不免費,因為是私人的,不過票價也不高,一般是五美元、十美元。如果是政府辦的,就會是免費的了,比如華盛頓的博物館。”
“紐約堵車很厲害。”他說。
我說:“那你是沒見到北京的堵車,前兩年嚴重的時候有堵五六個小時的,不少司機不得不用礦泉水瓶解決上廁所的問題。”
他說:“是啊,紐約的堵車,是因為單行道和紅燈太多,不過,車還是可以緩慢前進。”
我說:“中國的堵車是徹底結成一個死結,一步也前進不了,起因大都是因為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亂插隊。”
他說:“紐約大多數人沒有車,我所認識的朋友幾乎都沒有車,因為用車成本太高了。實在要用車的時候,紐約有一種汽車租賃服務,一個小時二十美元,這種租賃公司門店很多,你用完了車可以就近歸還到任何一個門店。”
我問:“這種車可以開出紐約市嗎?”
他想了想說:“應該可以吧。”
不過我馬上又意識到,說要開出紐約可以按正常的方式租車,價格應該便宜得多。他說:“是的,一般按天租的是三四十美元一天。”
我看過文章說紐約的地鐵司機掙得比大學教授都多,就問他是不是這麼一回事。紐約哥說:“地鐵司機是一份好工作,一般人很難進入這個行業,可能有的教授收入是不如地鐵司機,不過總體來說還是教授的收入更高。”
我問他:“美國人不怎麼挑工作吧?聽說大學教授也會去幹體力勞動,比如在餐館打工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