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美國:美國人會質疑政府的一切行為(2)(3 / 3)

他笑著說:“我不認為教授會去餐館打工,因為人們找工作首先也會找自己專業內的事。”

如前所說,美國的“居委會”完全是民間組織,自行活動,作為一個美國人,可能與政府打交道的機會很少。紐約哥說,紐約市有區級政府,再往下就沒有了,他自己也幾乎沒有什麼事要上政府辦的。在上一屆總統大選中,他投了奧巴馬的票,因為奧巴馬的競選口號是“改變”,他認為美國的確也有很多事情到了急需改變的地步。可是,奧巴馬當選之後,“改變”的並不多。我問他:“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他說:“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共和黨的信條是自由市場、充分競爭,政府對經濟做得越少越好,完全不做最好;民主黨強調政府的介入,機會均等,抑富扶窮。”

我問:“可以說民主黨是美國的左翼嗎?”

他說:“是這樣的。與歐洲相比,美國沒有全民免費醫療,也沒有長時間的失業救助,可是美國也不是不管窮人。”紐約哥說,“在美國如果失業了,可以領六個月的救濟金,之後就沒有了。關於醫療,如果你很有錢,你可以買保險;如果你很窮,反而可以申請免費看病,倒是那些不上不下的人最尷尬,兩頭都占不上。如果你窮到一定程度,政府可以給你‘廉租房’,所以有些窮人的日子過得還比中低收入打工者輕鬆。”

“美國人對政府的態度是高度懷疑的,”紐約哥說,“人們會質疑政府的一切行為。前不久,《紐約時報》向公眾道歉,說他們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時候,沒有履行好作為獨立媒體的責任,過多地附和政府的決定。也就是說現在人們才認識到,伊拉克戰爭的前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不存在,伊拉克戰爭是不必要的。”

我問他:“當年美國政府欺騙了公眾嗎?那麼美國到底為什麼要打伊拉克戰爭呢?”

他說:“也不能說欺騙,當年美國政府可能自己也受了情報的誤導,以為伊拉克真的就要把原子彈弄出來了,並且薩達姆支持基地組織,還有說小布什是為了給老布什報仇(據說薩達姆曾試圖行刺過老布什),也有為了選舉壯聲勢的原因,總之,是多重因素的作用,就稀裏糊塗地打了這麼一場戰爭。”——這是他的觀點。

“那麼,當時就沒有美國人說美國打仗是為了石油嗎?”我問。

他說:“當時並沒有什麼人說石油的事,‘國家安全’還是第一位的考慮因素。或者也可以說伊拉克戰爭實際上維護了海灣石油輸出的穩定。很明顯的事實是,不管戰前還是戰後,美國從伊拉克要石油都得掏錢買。”

我說:“那不是有人示威說‘不要為了石油打仗’嗎?”

他說:“示威總得喊點什麼吧。”

紐約哥又說:“政治家總是令人懷疑的。比如奧巴馬和麥凱恩競選的時候,就傳出小道新聞,說奧巴馬不是在美國領土出生的,他不是生於夏威夷,而是肯尼亞,因此他沒有資格競選總統。沒有人知道這種消息是從哪裏傳出來的。後來辟了謠,奧巴馬的出生證明曝了光。”

我說:“難道人們會相信這種謠言?”

他說:“如果你把一件事說得足夠多,終究會影響到一些人。就算最後真相出來了,可總有一些人會相信前麵的謠傳。”

我說:“那這公開造謠不會影響麥凱恩的名譽?”

他說:“你拿這事去問麥凱恩,他會吃驚地問,‘真的嗎?有這樣的消息?’”

我問:“如果連你也知道,麥凱恩還不承認?”

他說:“因為沒有確實的證據。”

我說:“但明顯的,他是受益者啊。”

紐約哥說:“是啊,可還是沒有證據。”

“再比如說小布什和克裏,”他接著說,“當年是克裏參加了越戰,布什則沒有,最後不知道怎麼弄得,反過來了,媒體把克裏說成是越戰逃兵,小布什倒成了戰鬥英雄。雖然最後事實還是被澄清了,可還是有些人對謠言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