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鬆因此提出了他自己的處方,他認為新形勢下美國的使命“一定不能以非現實的理想主義的柔軟的沙土為基礎,而應建立在持續的地緣政治的現實的堅硬岩石之上”。他認為不顧現實的理想主義是“無能為力的”,而沒有理想的現實主義是“不道德的”。所以,尼克鬆提出了他在美國對外關係方麵的新概念:“務實的理想主義”。這個概念如他過去曾提出過的“強硬共存”一樣,是一個奇怪的混合體。尼克鬆希望用現實主義的方法去解決複雜的國際問題以取得實際的好處,同時又希望借理想主義的名義去重新構築其他國家的價值觀。就以新俄羅斯來說,尼克鬆認為,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美國應當發展與俄羅斯的友好關係,幫助俄羅斯形成它新的政治係統,使它通過教育和文化交流項目及其他方式,進一步“清除與共產主義過去的關係”①。尼克鬆所理想的就是美國在世界事務中擔當領導的角色,促進美國理念和價值觀的傳播,並為其他國家樹立榜樣。
尼克鬆的觀點雖有獨到之處,但更多的卻是自相矛盾。首先,隨著冷戰的結束,尼克鬆認為,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已經名聲敗壞,不能複活了”。他不願意承認世界上還存在著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中國,雖然中國推行的改革引進了市場經濟,但其主流意識形態仍然是社會主義。尼克鬆從本質上說是反對共產主義的,盡管他開啟了與蘇聯的緩和及與中國的和解。尼克鬆最期望的是建立一個美國主導的世界,是他理想中的“大一統”,有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政治和經濟製度,而不願意看到世界各國人民有選擇自己道路和國家製度的權利。他的這種要讓全世界都整齊劃一的想法顯然是不現實的。
其次,尼克鬆承認冷戰後的國際形勢是非常複雜的,自從蘇聯解體後,北約麵臨轉變,太平洋地區出現了新的大國角逐,伊斯蘭世界衝突持續,發展中國家麵對很多難題。盡管如此,他還是相信,在這個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和意識形態上相互依存日益明顯的世界上,美國的國內安全“受到每一個地方的變化的影響”。尼克鬆在疾呼美國在世界上擔任領導角色的同時,也為美國力量的有限感到無奈。
①Nixon,Seize the M0ment,p. 14,pp.21 -26.
再次,尼克鬆竭力為美國的對外政策辯護,他說美國是世界上無可爭議的領袖,不僅因為它有資源擔當領袖的職務,而且因為它“不像其他所有潛在的敵手———日本、中國和蘇聯,它天生就沒有帝國主義的企圖和對其他國家的野心”。意即美國絕無私心,隻是為了拯救世界上受苦受難的人們,而其他國家總是為自己的私利所驅動,相比之下,美國儼然比聖人還要聖人。
在中國問題上,在尼克鬆晚年時,有兩種觀點在美國流行著:一是認為美國不再需要與中國建立密切關係了,因為蘇聯侵略的威脅已經不複存在了;另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已不再需要美國保護其對抗可能的蘇聯侵略。尼克鬆認為這兩種觀點都不正確。他認為,在一個沒有明確敵人的時代,美國和中國還需要進行合作,其原因與蘇聯或俄國無關。他強調,建設性的中美關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中國是一個地區性大國,能發出全世界都不能忽略的聲音,是一個不可能被孤立的國際勢力。
尼克鬆堅持,與中國建立積極的關係仍然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其原因包括:①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具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②中國是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美國需要它在核不擴散問題上的合作;③要想在中國、日本和俄羅斯之間保持平衡,一個與美國有密切關係的強大和穩定的中國是重要的;④當中國不可避免地會成為一個經濟強國時,美國不能把中國排除在外,讓這個潛在的市場落入日本人和歐洲人的手中。因此,在中國仍然願意與美國靠近時保持與它的建設性關係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