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屍具體形成原因不詳,但大多智慧低下,膽小,喜歡藏身在陰暗幹燥的地方。嗜血,也隻食血。對於血食類形並不挑剔,食量也不太,飽食一頓足夠月餘的消化。
鷓鴣屍不喜動作,飽食後基本呆在窩裏不動。困此危害並不大。說它不入妖目品級是指武力,對於平常人來說有一定的危險性,但相對於那些一直活躍在獵妖圈裏的人來說,它就是個戰五渣。
鷓鴣屍對於新人來說依舊有利可圖,它有一個能力,能幫住它獵食時不會受到打擾。那就是聲音催眠。
它的進食時間基本都在午夜過後,獵食時如果發現人已入睡,喉嚨就會發出奇怪的叫聲,叫聲可以讓人進入深度昏迷,就算受到劇烈疼痛也不會蘇醒。如果人沒睡,它就會換一家,因為對付醒著的人效果一般。
獵殺屍體後,鷓鴣屍的咽喉經過特殊處理保存,可以入藥,治療物理性失眠。隻是不值什麼錢,畢竟量太少。
與張正初熟知的鷓鴣屍相比,這次明顯不同。每隔一星期獵食一次,的確少見。現在情形還在加重,一次吸食兩人全身的血量,的確不太尋常。
不過張正初覺得鷓鴣屍就是鷓鴣屍,就算吃的勤快點、多點,頂多算是個胖點的鷓鴣屍。它還是夠不上入品的標準。
一路上兩人不停的交談,很快就走到犀角山下。途中除了爬過一次矮崖,幾乎沒遇到難走的路段。
兩人站在犀角山下,看著通體灰白色的兩座犬牙形狀的岩石山峰。大尖峰高一百八十米,小尖峰高一百五十米,兩座山峰間距約一百八十米左右。的確算得上一處小小的奇觀。
東方正初隨手拿起小尖峰上供奉的怪異山神像,莫名道:“這裏什麼時候放了這麼尊雕像。我去年來過這裏,沒見過這個。”
張正初拿過東方遞過來雕像說道:“估計是山腳那個村裏的人買來放到這兒的。畢竟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也許是想引點香火過來,好賺點名聲,這樣來的人更多,他們的生活也就更好。”
張正初看了會,眼睛一亮道:“咦,這尊雕像有點意思。先不說它奇形怪狀雕得是那路神仙,就衝這似石似木的材質,恐怕就不便宜。這村裏人還真夠下血本的。這過去過來的人,也不怕丟了。”
東方看著張正初狼般的眼睛,忙把雕像奪過來,重新放入洞中:“你省省把,什麼東西的注意也打,也許就是樹脂澆出來的。再說,咱們過來是給他們平事的。你這啥動作沒有就想另收報酬,太不講究了吧。”
張正初揮揮手道:“你知道什麼,也許就是這個東西把鷓鴣屍給招來的。咱們把他拿回家,鎖起來也許這兒的事就沒了。”
東方正初斜著看了張正初一眼,鄙視道:“那也請你把鷓鴣屍找出來再說吧。”
兩人嗆幾句嘴,就不再提這茬了。兩人都不是信徒,並不在乎這兒供得到底是誰。圍著犀角山轉了轉,便接著往裏走去。
又走了一段路,看見山峰陰影處有塊平整的大石,大石四四方方足有二十幾平方,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然形成的。
兩人也沒顧慮什麼,躍上石頭準備休息一會,再做其它打算。
因為石頭一直躲在陰影裏,表麵溫度並不高。兩人盤坐在上麵。拿出背包裏的食物開始吃東西。
其實,東方早就餓了,年經輕輕消化正是好。早上雖然沒少吃,可畢竟現在都已經午後了。隻是東方見張正初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自己便不好意思喊餓。
兩人午飯過後,決定不再往裏走,而是就近查探。兩人兵分兩路。一左一右,爬上爬下又開始剛入穀的那一幕。
這裏的山隙不多,不多時兩人各自回來,卻都沒有收獲。兩人隨即準備下山。下山途中東方問張正初這進山就大海撈針似得找,能找得到嗎。
結果張正初的回答差點把東方氣炸。他說,鷓鴣屍三番兩次的入村中獵食,絕對不會“住”的太遠。必然就在附近山裏。具體在那裏就不知道了,這回進山就是碰碰運氣。運氣好的話說不定今天就碰上了。
當東方再次問為什麼選擇這個方向時。他回答卻說仗著運氣,自己運氣足夠好,不然也不會在十八年前逃命回來,東方的命也好,不然不會在十八年前被自己救下來。兩人都是有氣運護身的人,自然會心想事成。
對於這種歪理,東方隻能嗤之以鼻。卻也懶得反駁。回去路上,走到小尖峰時,張正初的手剛摸到那尊雕像,就被東方拖著原路返回,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