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詩趣
作詩發生事故
我國唐朝詩人賈島,一次騎驢路經天街。他人騎在驢子背上,腦子裏卻在考慮給遠在閩中的朋友作詩簡。當吟到“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時,驢子突然沒了約束,一頭衝進了京兆尹劉棲楚的儀仗隊列。官差們不容賈島分說,一把把他送進了監獄。劉棲楚是賈島的詩友,等到得知朋友被抓後匆忙下令放人時,賈島已經在獄中蹲了一個淒冷的秋宵了。
明朝浙江省海鹽縣有個姓沈的秀才,愛詩成癖。一個春日獨自帶著《楚辭》,到城東郊野玩賞景色。忽然發了詩興,剛作成頭兩句:“叢蘭芳芷滿東皋,閑步春風讀楚騷”,下邊接續不上,急得抓耳撓腮,不留神,一腳踏空,整個身子跌落到了路側穀底。幾個牧羊人趕來相救,才扶起了跌傷的沈秀才。哪知這一跌卻出了靈感,想出了下麵的詩句,不禁連聲說:“好也,好也!”牧羊人見了,個個忍俊不禁,傳為笑料。
唐寅的賀壽詩
唐寅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字伯虎,明朝人,有《居士全集》存世,與祝允明等被稱為“明四家”。有一回,一個官宦人家老太太做壽,請唐伯虎作一首祝壽詩。唐伯虎出首句:“這個婆娘不是人”,舉座大愕,他又續出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眾人轉憂為喜。豈料,第三句:“兒孫個個都是賊”,全場目瞪口呆,如何出此妄言?哪知唐伯虎從容地道出“偷得蟠桃奉至尊”。
真是皆大歡喜。
豐子愷的“行路難”打油詩
豐子愷是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文藝理論家,擅長書法。
抗戰時期,汽車是大後方的主要交通工具,然多破舊損壞,因而對這種車有“除了喇叭,全車都響”的妙喻。更因為西南西北兩大公路幹線都是盤山越嶺,坡度高陡。再則汽油缺乏,多靠木炭發動,真是老牛破車行駛艱險路程。不但不斷地停停修修,乘客們還要不斷地上上下下合力推動,才能繼續前進。
漫畫家豐子愷,為這種行路難的情景畫了幅畫。他還題了一首打油詩:
一去二三裏,拋錨四五回。
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古人誅蚊詩
我國晉代文學家傅選最惱蚊蟲,他在《蚊賦》中傾訴:“眾繁熾而無數蚊蟲是害,動聚眾而成雷。肆慘毒於有生,及餐膚以療機。妨農工於南田,廢女工於抒機。”無論誰讀罷此賦,均對蚊蟲無不恨之入骨,欲致其死地而後快。
宋代文學家範仲淹在泰州為官時,見蚊蟲釀禍,這個“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誌士題了一首《蚊》詩,寄寓抒懷:“飽去櫻桃重,饑來柳絮輕。但知求旦暮,休要問前程。”這短短20個字把那些吸血鬼的劣跡形態,勾劃得活靈活現。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聚蚊謠》中對蚊加以譴責:“沉沉夏夜蘭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我軀七尺爾如芒,我孤爾眾能我傷”,“清商一束秋日曉,羞爾微形飼丹鳥”。
康熙故作顛倒詩
康熙皇帝有一回帶著一些文臣到郊外遊玩,從一座古墓前走過,那裏有不少石人,康熙便問一個翰林:“這石人還可怎樣稱呼?”那翰林答:“還可以叫仲翁。”其實康熙明知是“翁仲”,想故意考考他,結果讓這個草包翰林給答倒了。
石人為何又叫翁仲?傳說秦翁仲身長一丈三尺,異於常人,始皇命他出征匈奴,死後鑄銅像、石像(石人)為“翁仲”。康熙回宮後,馬上寫下一首詩,送給翰林院:
翁仲如何作仲翁,
想因窗下少夫功。
如今不許為林翰,
貶到江南作判通。
該詩每句的末尾二字故意顛倒過來,對那個翰林是莫大的諷刺和挖苦。
三十六計詩
三十六計是我國的古代軍事文化的優秀遺產。古往今來的軍事家,無不以記、誦三十六計為基本功。古時,有位學子為便於記憶,他選取三十六計,每計一字,依序吟成一首詩,雲:
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賊。
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
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
屋梁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這首詩除“檀公策”三字說明由檀公輯,其餘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計之一計。依序讀之,分別是: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裏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策,假癡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途伐虢。
絕妙的回文詩
我國宋朝李禺寫了一首詩。這首詩妙就妙在正讀是夫憶妻,而倒讀就成了妻憶夫。
正讀:
枯眼望遙山隔水,
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
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
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
夫憶妻兮父憶兒。
倒讀:
兒憶父兮妻憶夫,
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
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
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
水隔山遙望眼枯。
這就是有趣的回文詩。
藏頭詩趣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