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牛仔裝”,所有整潔的服裝都適合學生穿著。哪怕是極普通的衣服,隻要用心搭配一下,也會有很好的效果。比如,一件手織毛衣配多褶長裙,就顯得既溫馨又浪漫。同樣的毛衣配一條百褶短裙,則顯得活潑可愛。如果換條小奔褲,又顯得輕鬆自然。總之,女學生在校園裏的穿著應該是幹淨、整潔、輕鬆、舒適,給人以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感覺。
性格恬靜、文雅、感情內向的女大學生,衣著打扮無論色彩還是樣式都不應顯得過分跳躍。發型的線條輪廓不能有太生硬的棱角,要保持柔和,從而使整個形象顯得秀氣、俊美。
如果有人希望“靜”中取“動”,增加幾分活潑,則可按照自己的條件(如臉形、身材、服裝等)梳理一個比較生動的發型,但應掌握分寸,以免不協調。
女大學生不宜穿時裝。原因是時裝大都為有一定經濟收入的成人服務,造型、款式與學生身份不相符。再說,學生穿時裝不但顯不出時裝的價值,反而使自己的活動受到約束。比如,原想打打球運動運動,隻因身著套服極不方便,換衣服又麻煩,也就不想打了,這就阻礙了自身的鍛煉。
女大學生不要盲目追求時髦,而應注意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選擇服裝往往追求在冷暖色調中求視覺的統一,在不對稱中求和諧,在款式變化中突出自己的氣質,在與周圍環境的統一中求新穎。正如一位女大學生所說:“著裝要有自己的特色,大家看我的時候能夠自然地接受;我在大家中間時,能使人發現我的存在。”
女大學生的化妝應以發揮自然的皮膚和生動的青春活力為原則。
描眉,要根據自己的臉型五官及頭發等做綜合考慮,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描柳葉眉。臉寬膚白的人若把眉毛拔得細細的,反會使人感到別扭。眼大、鼻高、嘴闊的人,眉毛也不宜畫得過細。頭發如果較黃,眉毛則不宜畫得黑黑的,否則會給人以生硬之感。總之,眉形設計要注意個人特點,力求秀美,切忌隨俗。
畫眼,應使人看起來眸子大而有神。不宜塗藍、綠等眼影,也不宜用眉筆將眼圈塗得黑黑的。膚色偏白者,可用紫色眉筆為好。需要勾眼線時,不應將眼全部圈住,上下眼瞼各畫2/3即可。否則,眼睛會顯得呆板,缺少生氣,甚至給人眼睛變小的感覺。
腮紅,要與膚色、服裝、臉型搭配。麵容光亮、紅潤者就不必打粉畫腮紅了,因為自然美是最難得的,任何化妝品都比不上。如麵容缺乏青春光澤,可先在麵部抹些潤膚膏,然後敷一層接近膚色的粉底霜。同時注意,敷粉底要至耳朵與頸項,不能隻顧臉。
另外,底妝可用與皮膚相近的顏色和具有透明感的化妝品。如有青春痘,可用棒狀化妝品加以掩飾後再上底妝。用撲粉的話要用有透明感的,塗護唇膏要養成習慣,口紅以明朗自然的顏色和棕色為佳。
劉海粟高壽之秘
在創造美的長壽者的行列裏,當代中國的劉海粟最引人注目。
劉海粟,1896年3月16日生於江蘇常州市,1994年8月7日在上海仙逝,享年98周歲。1994年3月16日,海內外各界人士500多人在上海虹橋賓館為他提前祝賀百歲壽辰,故藝術大師劉海粟又享有“世紀老人”、“百歲老人”之雅稱。
劉海粟一生曆盡坎坷。他17歲時創辦上海美專,1914年開創我國用人體模特授美術課之先河,曾令百官驚詫,蒙受“藝術叛徒”之罪名。從1957年“反右”到“文革”,幾度蒙難。直到1979年獲“平反”,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並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時年已83歲高齡。此後到國內各地、香港地區和新加坡、日本、德國講學、授藝、寫生或舉辦畫展。劉海粟學貫中西,藝通古今,中國畫、油畫、書法、詩詞、美術史論等無一不成就卓著。因此,美國、意大利、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曾授予他各種榮譽、勳章和稱號。
劉海粟雖曆經滄桑,屢遭磨難,但仍精神爽朗、氣宇軒昂,其長壽秘訣何在呢?
樂觀與寬容
劉海粟畢生致力於中國畫與西洋畫相互交融的藝術探索和實踐,數十年間,“風刀霜劍嚴相逼”,但他始終抱樂觀寬容的處世態度。正如他所說:“我若沒有一點人生的智慧,沒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是不能走到今天的。我對什麼磨難都能容忍,看得開,放得下。”正是有這樣開闊的胸懷,他才得以保持心理平衡和身體健康。在拜金主義猖獗的今天,人們也許料想不到,蜚聲中外的書畫藝術大師劉海粟死後竟然兩袖清風。
生活有節奏
海粟老人一生堅持起居有時,飲食有節,生活規律化。耄耋之年,也正是他曆盡坎坷之後沐浴春風、旅途平坦的晚年,但他的生活規律仍一如從前。每夜睡足8至9小時,早晨9時起床,用過牛奶、雞蛋、麵包後讀書、寫字、繪畫。中午1時午餐,2時午睡。傍晚5時半起身活動,每日堅持按摩和行走千步。
書畫伴一生
劉海粟一生都在書畫藝術的海洋中遨遊,時時感受著美的熏陶,心理得到淨化,筋骨獲得鍛煉。他深有體會地說過:“作畫要彎腰、甩臂、動身,寫字須身直、頭正、腕平,每天進行這一係列活動,有如每天打一套太極拳。運筆過程還需‘緩緩地吸氣,徐徐地運筆’,又像做了一遍氣功。”寥寥數語,道破書畫家得高壽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