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現象對於許多讀者可能並不陌生。如果我們把一根塑料管彎成形,一頭放入盛水的盆中。這時管中也有進水,但水麵的高度將保持和盆中的水麵一樣。倘若用嘴對準型管的另一頭用力一吸,讓管中的水升到型管的頂端,這時便會看到盆中的水正通過型管源源不斷地從另一端流出。直到空氣重新進入型管,這種現象才會停止。
該落水井井壁的裂隙就是這樣,當井中的水位沒有超過彎道的頂點,它是不會發生作用的。一旦水位達到這一高度,虹吸便會產生。於是井中的水被急速地沿彎道抽走,並沿著下麵的通道排向暗河。由於水流急速,便會產生如千軍萬馬奔騰的隆隆響聲。
與此同時,本來鬱積在彎道中的空氣也受到流水的推壓,迅猛地從通向奇風洞的通道中排放出去,形成噴風。當落水井中的水被大量抽走而急劇下降至虹吸裂隙口處時,空氣便重新進入彎道,虹吸中止,噴風也即停止。而且由於地下的洞穴中出現了瞬時的真空狀態,所以空氣還會通過噴風口向裏回灌,表現為回風。又由於在該地同時存在兩套虹吸係統,致使每個噴風周期由兩次噴風組成。
從上所述,我們還可以知道,取決噴風周期間隔時間長短的是那股清泉的水量。雨季,當泉水的水量較大時,落水井的水位上升也較快,便會較快地觸發虹吸,產生噴風;反之,若泉水的流量很小,落水井中的水入不敷出,則不會發生噴風現象。所以觀賞奇風洞奇風的最好時間是當地8~11月雨水充沛季節。
新疆伊寧的“火龍洞”
我國新疆伊寧地區的“火龍洞”是一個具有很高溫度的洞穴。
火龍洞位於伊寧市北的白雲山上。在晴朗無雲的天氣裏,山頭上總是悠悠乎乎地飄著團團白雲,四季不斷,因而有了白雲山之名。
白雲山為什麼會有這終年不散的雲彩?原來它與位於山腰的火龍洞有密切關係。據調查,該地共有火龍洞17座,但它們並不完全相同。有的洞中溫度高達50℃,隻要一走進洞口,你就會覺得熱氣逼人,仿佛有一股烈焰從那裏噴出來,即使體質再好的人也很難在這裏堅持個把小時。有趣的是,就在這個熱得要命的岩洞邊上,有另一個溫暖如春,通常保持在25℃左右的岩洞。再往不遠處,又有另外一個洞穴,它的溫度竟高達100℃以上,當地的居民常常利用洞中的熱氣烤煮食物。火龍洞除了溫度的不同之外,還有旱濕之分。溫洞是一種洞中充溢著濕漉漉高溫蒸汽的洞穴。凡是進入這種濕洞的人,便會頓時渾身濕透,分不清是水蒸氣還是汗水。
火龍洞的形成與來自地下的灼熱的噴氣有關。在這種噴氣中含有硫磺、白礬、二氧化矽等物質,對治療各種不同的頑疾具有良好的療效。因此,人們已在這裏開設了一個專門的診所,並根據各火龍洞的不同特性,用以治療不同的病症。如前述的溫度約50℃的岩洞,可治療四肢麻木、腰腿痛、關節炎等症。濕洞則可用於治療牛皮癬、疥瘡等慢性皮膚病,也可治高血壓和萎縮性胃炎。
新西蘭的發光洞
在新西蘭的叢山之中有另一類奇異的洞穴。
這些山洞,盡管人們並沒有預先在那裏安裝上照明的燈具,但從洞外向裏望去,卻不像常見的洞穴那樣黑咕隆咚、陰森森地令人感到害怕,而是明光熠熠,洞中的一石一景也都清晰可辨。然而,當人進入洞內,偶爾發出的腳步聲,會像是突然觸動了什麼開關一般,頃刻之間,亮光消失,一切全都歸於黑暗。靜靜地耐心等待一些時候,漆黑的洞頂上又會突然亮起一點“星光”,接著此呼彼應,“眾星”一顆又一顆地在洞頂出現,直到萬光齊放,照得整個洞穴晶瑩明亮,仿佛所有岩石都在發出淡淡的光芒。
這些有趣的發光洞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是新西蘭一種特有的蠅類的幼蟲在作怪。這種蟲以洞為家,並在洞頂上、石縫中結網發光,坐待那些趨光性的小蟲自動投入羅網中。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種蟲本身又是許多鳥類捕食的對象,因此為了自身的安全,它們對聲音特別敏感,一有動靜,便立即熄“燈”隱匿,直至感到威脅已經解除,它們才重新發出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