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臘的奴隸製民主政治
古希臘雅典奴隸製國家由全體自由民掌握國家政權。雅典是古代希臘的一個奴隸製城市國家,最初是貴族掌握政權,殘酷壓迫、剝削平民。雅典平民通過與貴族的長期鬥爭,從公元前6世紀末開始,經過梭倫改革、克利斯梯尼改革以及伯利克裏的進一步改革,使所有公民都能擔任國家官職,公民大會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能對國家大事做出決定。雅典成為典型的奴隸製共和國。但是,享有公民權利的人不到雅典居民總數的十分之一,廣大奴隸和婦女都被剝奪了政治權利,因此,雅典的民主政治隻是少數奴隸主享受公民權利的製度。
古希臘文化
古希臘文化是歐洲古典文化的主要部分,對歐洲乃至全世界文化的發展都有很大影響。
1.文化方麵:希臘人很早就有詩歌,早期有荷馬史詩及薩福平達抒情詩,後來節日的歌舞逐漸演變為戲劇。著名悲劇家埃斯庫羅斯著有不朽的作品《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著名喜劇家有阿裏斯托芬。
2.建築方麵:希臘人為許多公共集會、節日活動、體育競賽和戲劇表演建造了很多宏大建築物,如神廟、露天劇場和運動場等,負有盛名的是雅典衛城。
3.哲學方麵:提出了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赫拉克裏特認為事物內部的矛盾鬥爭引起事物不斷發展變化;德謨克利特認為宇宙間的一切物質都由極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構成。與之對立的是以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為代表的唯心論和形而上學,他們宣揚精神第一,物質第二。
4.科學方麵:天文學家測定一年為36559日,並能預測日食,提出了地圓說。數學家通曉圓錐體和球體的體積計算法,提出了無窮小概念,畢達哥拉斯提出了“畢達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亞裏士多德創立了邏輯學、物理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的學科體係。
5.曆史方麵:希羅多德被稱為西方“曆史之父”,著有《曆史》(《希波戰爭史》),與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同為研究希臘史的寶貴資料。
奧林匹亞競技
古代希臘舉行全國性的體育競賽會。自公元前776年(希臘紀年之始)起,每四年在南希臘的奧林匹亞召開一次,限希臘公民參加。競爭項目有賽跑、擲鐵餅、賽馬、角力等,對優勝者獎以橄欖花環。競技活動在公元四世紀末遭羅馬皇帝禁止。
馬拉鬆賽跑
馬拉鬆是奧運會超長距離賽跑競賽項目。公元前490年,希臘人在中希臘阿提卡半島東北部的馬拉鬆戰勝了入侵的波斯人。士兵斐迪辟帶傷飛速從馬拉鬆平原跑到雅典中央廣場,對盼望的人群高喊:“大家歡樂吧,我們勝利了!”接著,因力竭而倒地犧牲。為了紀念這次戰爭的勝利和表彰英雄斐迪辟的功績,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近代首屆奧運會上,規定了一個新的競賽項日——馬拉鬆賽跑。運動員從馬拉鬆起跑,大致沿著當年斐迪辟經過的路線,到達雅典,全程為四十公裏又二百米。1920年,對這段距離又做了仔細測量,確定為四十二公裏又一百九十五米。
古羅馬
古羅馬是古意大利城邦之一,後發展為地中海地區的奴隸製大國。公元前6世紀後半葉,羅馬開始形成奴隸製國家。公元前3-前1世紀,羅馬奴隸製發展到典型階段,即奴隸是社會的基本生產者,奴隸主貴族共和國形成,在文化方麵也相應獲得顯著成就。公元前2世紀後半葉起,奴隸和破產農民多次起義,奴隸主內部鬥爭也日趨激烈。公元前30年,共和製度崩潰而確立了帝製,羅馬進入了帝國時代。至公元3世紀,奴隸製經濟和政治轉入危機時期,人民運動廣泛開展。公元395年,帝國分成東西兩部分,統治日益薄弱,日耳曼人源源入境。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存在至1453年),標誌著奴隸製度在西歐的終結。
斯巴達克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