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要素”中最為重要的旋律,它有如下一些功能:旋律能模擬自然,如流水、鳥鳴等等。旋律也能反映生活,如它可以表現鍾表店裏的掛鍾、鬧鍾、小鍾和懷表,還能描繪鍾表店裏的工匠邊吹哨邊開發條的場麵。旋律還可以表達感情,這是旋律最為擅長的功能。旋律同樣可以塑造形象,這是對前三種功能的一種綜合。
節奏是組織起來的音的長短關係,是旋律的骨架。節奏的律動來自生活,如走路、遊泳、鋤地,人體的脈搏、呼吸、心跳,運轉的機器等等,生活的方方麵麵都包含著節奏的因素。
和聲是指音樂中同時發響而又相互和諧的不同高低的音相結合所構成的多聲部。和聲的運用,能夠使主旋律具有立體感。
歌曲的體裁和演唱形式
歌曲主要有頌歌、進行曲、抒情歌曲、舞蹈歌曲、敘事歌曲、諷刺歌曲、模擬體歌曲、練聲曲等類型。
頌歌的特點是莊嚴、宏偉、親切、熱情,曲調比較舒展,節奏平穩,速度較慢。進行曲是隊列行進時所演唱的歌曲,一般都是二拍子節奏,短小精悍,易唱易記。抒情歌曲氣勢較寬廣,曲調優美,旋律線起伏大,速度較慢。舞蹈歌曲常和舞蹈緊密聯係,節奏鮮明,律動性強,結構上較方整。敘事歌曲常用分節歌的演唱形式,敘述某件事或人物。模擬體歌曲由於選用家喻戶曉的民歌或流行歌曲加以改造而成。諷刺歌曲的內容廣泛,比喻生動,形式多樣,表演風趣,音樂近似朗誦調,詞曲結合緊密。練聲曲是無歌詞的歌曲,用於歌唱技巧的訓練,常用字母“a”來發音。
演唱形式是歌曲重要的表現手法之一,運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能完美地表達歌曲的思想內容,增強它的感染力。常見的演唱形式有:(1)獨唱,(2)齊唱,(3)對唱,(4)重唱,(5)領唱,(6)表演唱,(7)合唱。
民間音樂
民間音樂指形成並流行於民間的歌曲和器樂曲,還包括民間舞蹈音樂和民間戲曲音樂。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過去主要通過口頭的方式流傳。民間音樂的作者基本上是有創作才能但不出名的人,他們往往既是作者又是表演者。
民間音樂的特點是語言簡明洗練,形象鮮明生動,表現手法豐富多樣。它最能表現人民的性格、思想和感情,也最能反映民族的風俗習慣、勞動情況和社會生活。民間音樂也是作曲家音樂語言的重要源泉。
古典音樂
我們常說的古典音樂有兩種概念。廣義的古典音樂,主要是針對爵士音樂等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而言的,實際上就是指不同於通俗音樂與民間音樂等的專業音樂創作。泛指17至19世紀的專業音樂創作,還包括這時期以前的巴羅克音樂和以後的浪漫樂派、民族樂派等的音樂。狹義的古典音樂,指18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初形成於維也納的一種樂派,以海頓、莫紮特、貝多芬為代表。
古典樂派音樂的風格特點是:強調音樂的邏輯性,藝術形式嚴謹,音樂語言清晰簡明。
現代音樂
現代音樂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音樂流派和表現形式,如表現主義與十二音音樂、序列音樂、新即物主義音樂、具體音樂、電子音樂、機遇音樂、貼音樂等,統稱為現代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