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買珍稀木材家具
現今,社會上形成一種盲目攀比、追求奢華的消費風氣。“物以稀為貴”的思想使人們舍得花高價購買和使用珍貴木材製成的家具。然而這種畸形的消費觀念正對大自然造成嚴重的破壞。
以紅木為例,紅木是熱帶雨林出產的珍貴木材,價格年年攀升。據調查,過去一兩元一雙的紅木筷子現在賣到上百元;10年前幾百元就可買到的紅木家具,現在幾萬元也難覓。甚至上百萬元的紅木家具照樣有人購買。
在我國,紅木是嚴禁砍伐的,現在的紅木家具都是進口的。然而任何地域的熱帶硬木的砍伐都會破壞熱帶雨。一萬年前,地球上約1/2的陸地被森林覆蓋,約62億公頃,二如今隻剩下28億公頃了。全球的熱帶雨林正在以每年1700萬公頃的速度減少,用不了多少年,世界的熱帶雨林資源就會被全部破壞。雨林是地球之肺,失去了肺的地球後果將會不堪設想。珍貴木材取自珍稀樹種,而珍稀樹種是不可複生的自然遺產。保護雨林、保護珍稀樹種需從拒絕消費珍貴木材製品做起。
提起聖誕節,人們就會聯想到聖誕老人、雪橇、裝在襪筒裏的禮物,當然還有聖誕樹一般是用樅樹做的。以前在西方,人們在聖誕節來臨之前到山裏或原野上砍下一根根樅樹的主幹,然後扛回家,插在屋裏或院裏,用這主幹和它的枝杈做“樹”,並在“樹”上掛些裝飾物,比如紮些彩帶,掛些鈴鐺或彩燈,把它布置得五彩斑斕。而這棵“樹”實際上是棵死樹。也有人直接用刨下來的整棵樹做聖誕樹,但是節日一過,聖誕樹照樣被一起一旁,成了燒火之柴或垃圾。近年來,聖誕節也在我國悄然興起,這本無可厚非。令人遺憾的是,有人總覺得過聖誕節不砍棵樹不過癮,找不到樅樹就砍棵別的,人的節日變成樹的死期。即便是人工製作的假樹也是先浪費資源再汙染環境。
我國屬於森林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森林對於人類至關重要,主要表現在森林提供了供人和動物呼吸的氧氣,吸收工業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森林調節地表徑流,涵養水源,避免水土流失;森林減低風速、吸附塵埃,吸收硫化物等有毒氣體;城市綠化帶消納噪音,降低噪聲汙染;森林是地球上生命最為活躍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地區。然而,森林正在迅速消失。如果失去森林,地球生態係統就會崩潰,人類就將無法生存。
如果失去森林,人類麵臨的是崩潰的生態係統,那麼人還有什麼資格去追求時尚生活呢?一個真正追求時尚生活的人不會去毀掉自己生存的底線,因此作為21世紀追求新時尚生活的人,所選擇的是追求綠色生活,而這種綠色生活應該在人們的生活中真實地體現出來。森林因其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毫無疑問是人們所要保護的對象。對於一個追求綠色生活的人來說,這種保護森林的使命滲透在生活中就是要拒絕消費木材類用品,尤其是珍貴木材類用品。
五、使用再生紙
再生紙,顧名思義,就是以廢紙做原料,將其打碎、去色製漿後再通過高科技手段,經過多種複雜工序加工生產出來的紙張。它的顏色比普通紙暗一些,其白度在82~85之間(正是用眼最佳亮度)。再生紙原料的80%來源於回收的廢紙,因而被譽為低能耗、輕汙染的環保型用紙。
城市廢紙多種多樣,廠家回收後,將它們分為60多類,以不同類別的廢紙為原料再製成不同的再生複印紙、再生包裝紙等。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掛麵板紙、衛生紙等低級紙張;另一類是書報雜誌、複印紙、打印紙、明信片和練習本等用紙。許多國家已經生產和使用這兩類紙張。其中,生產再生複印紙的原料就是辦公用紙、膠版書刊紙以及裝訂用紙等幾類原本紙質就相對較好的城市廢紙,其生產過程要經過篩選、除塵、過濾、淨化等10多道工序,工藝複雜,科技含量很高。
使用再生紙有以下幾個方麵的好處:
1.保護環境。森林可以為人類提供氧氣、吸收二氧化碳、防止氣候變化、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維持生態平衡等。現在,地球上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千米的森林消失。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隻有世界平均值的1/4。據統計,我國森林在10年間銳減了23%,可伐蓄積量減少了50%。雲南西雙版納的天然森林,自50年代以來,每年以約1.6萬公頃的“進度”消失,當時55%的原始森林覆蓋麵積現已減少了1/2。根據造紙專家和環保專家提供的資料表明:一噸廢紙可生產品質良好的再生紙850千克,節省木材3立方米(相當於26棵3~4年的樹木),按北京某造紙廠生產2萬噸辦公用再生紙計算,一年可節省木材6.6萬立方米,相當於保護52萬棵大樹,或者增加5200畝森林。如果把今天世界上所用辦公紙張的一半加以回收利用,就能滿足新紙需求量的75%,相當於800萬公頃森林可以免遭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