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節約資源,減少汙染:一噸廢紙再造成再生紙,可節省化工原料300千克,節煤1.2噸,節水100噸,節電600度,減少35%的水汙染,並可減少大量的廢棄物。
3.保護“兩球”:經科學檢測,紙越自在日光燈下反射的光越強,對人的視力健越有害。按當前國際通用標準,紙張白度不應高於84度,再生紙的白度為84~86度。而原木漿紙的白度可達到95~105度。目前,國際上最流行的是83度的本色再生紙,因為本色再生紙能保護兩球——地球和眼球。
4.有利於推進循環經濟。循環經濟就是按照生態規律,對生產、運輸、消費和廢物處理進行整體設計,運用高科手段,實現資源的減量化、廢棄物的資源化。把資源生產消費廢棄物的單向運作方式的終點變為二次資源。再生紙正是通過高科技手段,使廢物得以重新利用,實現了廢棄物的資源化。
5.有利於塑造具有時代特征的城市精神。政府帶頭使用再生紙,可促進社會消觀念的更新,是在全社會倡導資源意識、環境意識、培育在生紙市場,以實際行動迎接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的召開。另外,使用再生紙名片,是文明和時尚的象征,也是文化和道德觀的體現。對於商業人來說,遞出一張再生紙名片,就為拯救環境出了一份力。l5盒再生紙名片就等於保護了一棵大樹,節約一張紙是小事,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從節約一張紙做起,那就是影響中國環境的大事,關係到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大事,因此使用再生紙是用心靈為綠色城市做貢獻,是為子後代留一片綠洲,一張小小的名片把文明和環保行為體現在實際行動中。對於普通的非商業的民眾來說,使用再生紙不僅是崇尚文明和時尚的象征,而且體現了使用者的文化和道德。使用再生紙需見之於人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秉持簡單生活的信念,真正地把保護環境的信念貫徹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六、做一個綠色消費者
綠色消費,也稱可持續消費,是指一種以適度節製消費、避免或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崇尚自然和保護生態等為特征的新型消費行為和過程。綠色消費的重點是“綠色生活,環保選購”。綠色消費以保護消費者健康: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具體:來講,綠色消費應包含健康安全、節能、環保、可持續性等要點。可以說,綠色消費包括的內容非常寬泛。不僅包括綠色產品,還包括物資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對生存環境和物種的保護等,可以說涵蓋生產行為、消費行為的方方麵麵。(圖片166)
國際上公認的綠色消費有三層含義:一是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未被汙染或有助於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廢棄物的處置,不造成環境汙染;三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綠色消費已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國際消費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連續開展了以“可持續發展和綠色消費”為主題的活動。
在國內,原國家環保總局等6個部門在1999年啟動了以開辟綠色通道、培育綠色市場、提倡綠色消費為主要內容的“三綠工程”;中國消費者協會則把2001年定為“綠色消費主題年”。
近二三十年來,綠色消費迅速成為各國人所追求的新時尚。據有關民意測驗統計,77%的美國人表示,企業和產品的綠色形象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欲望;94%的德國消費者在超市購物時,會考慮環保問題;在瑞典.85%的消費者願意為環境清潔而付較高的價格;在加拿大,80%的消費者寧願多付10%的錢購買對環境有益的產品。日本消費者對普通的飲用水和空氣都有以“綠色”為選擇標準。
“綠色革命”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綠色商品大量湧現。綠色服裝、綠色用品在很多國家已很風行。瑞士在1994年推出“環保服裝”,西班牙時裝設計中心推出“生態時裝”,美國已有“綠色電腦”,法國已開發出“環保電視機”。綠色家具、生態化的化妝品,也逐步走人世界市場;各種綠色汽車正在駛入高速公路;使用新的生態建築材料建成的綠色住房業已出現。總之,綠色消費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在人們日常消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