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消費者是指那些關心生態環境、對綠色產品和服務具有現實和潛在購買意願和購買力的消費人群。也就是說,綠色消費者是那些具有綠色意識,並已經或可能將綠色意識轉化為綠色消費行為的人群。
一般消費者基本的生理需求滿足以後,便開始追求超越“物質”的生活,向往美好的生活品質——關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關心人與自然的可持續、協調發展,這樣就會逐漸發展成為一位綠色消費者。人們綠色消費意識的產生和綠色消費的實踐行動,主要來源於以下三個方麵:一是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損害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引起了人們的密切關注;二是環保知識的普及推廣,全社會對環保運動的推動,提高了消費者在環保方麵的認識;三是消費者的個人綠色消費經驗的積累,從中感受到綠色消費對自身和社會的好處。比如,一位消費者開始嚐試了綠色食品,出現了好的效果,會產生強化作用,增強他對綠色產品的好感和信心,然後也許會擴大綠色消費的範圍,如購買節能家電、綠色家具等。
國外有學者根據消費者的環境意識水平對其進行分類,也有的利用消費者自我認定的“綠色度”來區分綠色消費者。根據人們消費選擇中所體現的對環境關注的程度呈由低到高的一個連續不斷的狀態,可以將綠色消費者大致分為淺綠色消費者、中綠色消費者、深綠色消費者。(圖片167)
淺綠色消費者:此類消費者隻有模糊的綠色意識,他們意識到應對環境進行保護,但在消費過程中沒有把這種意識具體化,他們的綠色消費行為大多是無意識的和隨機的,是潛在的、不穩定的綠色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溢價難以接受。群體特征表現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較低,對環境保護的態度不積極,比較容易受他人的影響。
中綠色消費者:這類消費者具有較強的環保意識,但對綠色消費還缺乏全麵的認識,比如隻認識到產品無害性或包裝的可循環使用性,而沒有認識到生產過程的無汙染性。他們是選擇性消費者,主要選擇與自身利益聯係比較緊密的綠色產品,如綠色食品、綠色建材,對5%~15%的綠色產品溢價可以接受。群體特征表現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一般,對環境保護的態度比淺綠色消費者積極,受社會相關群體的影響更大。
深綠色消費者:此類消費者的綠色意識已經深深紮根,對綠色消費有全麵和深刻的認識,表現為自覺、積極、主動地參與綠色消費,對綠色產品的溢價接受程度大於15%,會提出新的綠色消費需求。群體特征表現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較高,對環境保護的態度很積極。
如果人們在日常的消費中能夠秉持綠色消費的理念,在購物的時候能夠考慮到環保,做一個綠色消費者,就能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健康和安全。綠色消費是21世紀的時尚生活,更是人們在生活中真實地進行環境保護的主要表現,因此我們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從細小的事情做起,從環保購物做起。
1.購買散裝物品。有些物品是不需要包裝的,商家將包裝費用轉嫁到物品的價格上,消費者購買之後,這些外包裝隻能被當作垃圾扔掉。
2.購買可循環使用的產品。可循環使用的物品不僅可以節約開支,而且可以減少資源浪費、減少汙染。
3.購買水流小的淋浴噴頭。在水龍頭中安裝通風發散裝置和安裝低流量的淋浴噴頭,可以減少50%的水費,同時也節約了水資源。(圖片168)
4.用能量利用率高的用品。要用那些貼有“能源之星”標簽的。因為這種商品達到了能源效率標準。這樣做不僅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節約了在能源上的花費。
5.用天然的、無公害的物品代替化學製品。無毒害的清潔產品不但可以降低汙染,而且有利於人體的健康。
讓我們以保護地球的高度責任感出發,從自身做起,做一個綠色消費者,在快樂購物、享受生活的同時,給自然多留一點“綠色”。
七、植樹造林,建設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