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藻類探秘(2 / 3)

裙帶菜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據初步分析每百克幹品中含粗蛋白11.6克,精脂肪0.32克,糖類37.81克,灰分18.93克,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粗蛋白質含量高於海帶,其味道也超過海帶。裙帶菜不僅是一種食用的經濟褐藻,而且可作綜合利用提取褐藻酸的原料。

另外,裙帶菜在歐美一些國家經常被稱為“海中的蔬菜”。的確如此,在大海中隨波漂動的海藻確實能使人聯想起陸地上的蔬菜。與陸地植物一樣,裙帶菜通過光合作用形成了構成自身骨骼的碳水化合物(陸上植物是纖維素,裙帶菜是褐藻酸、藻聚糖等多糖類),通過氮的同化作用直接產生蛋白質,這一點與蔬菜完全相同。

5.羊棲菜

羊棲菜也叫“長壽菜”,在國外羊棲菜受到人們的青睞,尤其是日本民眾對它很是青睞。羊棲菜的顏色以黃褐色為主,肥厚多汁,高15~40厘米,有的可達2米以上。羊棲菜的葉狀體的變異很大,形狀各種各樣。一般都生長在低潮帶岩石上,大部分分布在我國沿海一帶。

羊棲菜性味甘鹹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生物鈣以及各種維生素,對防治甲狀腺腫大、高血壓、風濕病、大腸癌以及消除大腦疲勞、促進皮膚光滑等均有顯著療效。在很早以前的《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中就稱羊棲菜主治“癭瘤結氣”、“利小便”、“水氣浮腫”、“宿食不化”等功效。可見在我國的古代,祖先們就深諳羊棲菜的藥理之道。到了現代,羊棲菜的藥用可作為治療風濕病用的含脂多糖藥物;製成逆轉錄酶抑製劑;治療消化道潰瘍用的植物和微生物脂多糖;抗皰疹藥;膽固醇下降劑;抗糖尿病劑以及治療弓形體感染用的脂多糖。

另外羊棲菜藻體還含有豐富的褐藻膠、甘露醇、碘等,它們均可作為工業原料。食用方法主要為炒製,可製成調味品和海藻凝膠食品。

此外化工上用的羊棲菜可作為香皂原料的添加劑和家具板的黏合劑。

6.石花菜

石花菜也叫海凍菜、紅絲、鳳尾等,是紅藻的一種。它通體透明,猶如膠凍,口感爽利脆嫩,既可拌涼菜,又能製成涼粉。另外,石花菜可以改善便秘,石花菜能在腸道中吸收水分,使腸內容物膨脹,增加大便量,刺激腸壁,引起便意。所以經常便秘的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石花菜。石花菜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它所含的褐藻酸鹽類物質具有降壓作用,所含的澱粉類硫酸脂為多糖類物質,具有降脂功能,對高血壓、高血脂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醫認為石花菜能清肺化痰、清熱燥濕,滋陰降火、涼血止血,並有解暑功效。

此外石花菜還是瓊脂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細菌培養,石花菜還是製造瓊膠的原料。瓊膠是多糖體的聚合物,有抗病毒的性質。瓊膠經磺酸化後的磺酸化多糖體可抑製腦炎病毒。

7.香草江蘺

江蘺現在也叫石花菜,但是和上麵所說的石花菜不是一個種類。福建一帶稱海麵線、棕仔須,廣東稱粉菜、海菜、蛇菜、沙尾菜。主要生長在廣東、廣西等南方沿海。采收江蘺在兩廣從3月開始,福建沿海要推遲一個月才開始收獲。

江蘺的藻體呈圓柱形、線形分枝。分枝互生、偏生,其基部稍有縊縮(這是鑒定不同品種的特征)。每株基部為小盤狀固著器,主枝較分枝粗,直徑一般為0.5~1.5毫米,大的可達4毫米,株高10~50厘米,高的可達1米,人工養殖的更高。藻枝肥厚多汁易折斷。顏色有紅褐色、紫褐色,有時帶綠或黃,幹後變為暗褐色,藻枝收縮。

你知道嗎,江蘺其實是一種香草,據辭書解釋:“苗似芎藭,葉似當歸,香氣似白芷。”另外江蘺體內充滿藻膠,含膠量達30%以上,是製造瓊膠的重要原料之一。它廣泛應用於工、農、醫業,作為細菌、微生物的培養基。沿海群眾用其膠煮涼粉食用,也直接炒食。煮水加糖服用,具有清涼、解腸熱、養胃滋陰的功效。

8.石蓴

石蓴也叫海白菜、海青菜、海萵苣、綠菜、青苔菜、綸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海藻。它呈片狀,近似卵形的葉片體由兩層細胞構成,高10~40厘米,顏色為好看的鮮綠色。根部固著在岩石上,生活在海岸潮間帶,可供人類食用。一般是在冬春季節采收,鮮食或漂洗曬幹。

石蓴性味甘鹹寒,具有軟堅散結、利水解毒等功效。用於喉炎、頸淋巴結腫、水腫等病症。另外石蓴幹品每百克含水分11.5克,蛋白質3.6克,粗纖維6.69克,還含有維生素、有機酸、礦物質、麥角固醇等成分。

在一些地方很流行喝石蓴湯,其實做法很簡單,把石蓴30~60克,加水煎湯服,據說可以起到清熱利尿的作用。另外在家庭中,石蓴也被用作清涼劑。

9.營養的海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