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大西洋(2)(2 / 2)

近年來,發現北海中部有一近於南北走向的地塹性構造盆地,其中儲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氣。含油層包括從上古生代到第三紀的地層,其中以二迭係、三迭係和白堊係的砂岩中儲量最為豐富,天然氣主要產於北海南部,它是由石炭係煤層經過天然蒸發形成的。迄今,在北海海底已發現80多個有開采價值的油、氣田。據估計,整個北海的石油蘊藏量可達6.0×109噸,天然氣2.0×1012~3.0×1012立方米。1980年,英國和挪威在北海海底的年采油量已超過1.1×108噸。但因北海海域正當西風帶中,每年秋冬季節常有氣旋風暴,風力可超過12級,浪高30米,這為油氣開采,帶來很多技術上的困難,而且需要極高的開發投資,平均每噸原油生產能力的投資超過中東15~25倍。此外,在加那利-阿特拉斯、幾內亞、尼日利亞、安哥拉、納米比亞等沿海海底,均有油氣田發現。在大西洋西側大陸架的範圍內,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海岸外也有石油和天然氣儲藏。

在英國東北部海域煤藏量不少於5.5×107噸,英國從陸上挖隧道至海底進行開采,每年的采煤數量很大,約相當於全英國煤年產量1/10。加拿大每年也從海底采煤幾百萬噸。

在紐芬蘭東海岸外側有世界海底大鐵礦之一。鐵礦儲於下奧陶紀岩層中,礦層厚度360米,估計儲量超過4.0×109噸,可采儲量為1.2×109噸,目前每年開采約3.0×106噸。法國諾曼底半島海岸外和芬蘭的赫爾辛基西南約90千米的芬蘭灣中也有海底鐵礦,並進行了開采。

大西洋近海的重砂礦分布比較廣泛,如在美國、巴西、阿根廷、挪威、丹麥、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塞內加爾等海岸外均有發現。其中,尤以美國東南的北卡羅來納州和佛羅裏達州海岸外富藏鈦鐵礦,其儲量約1.0×109噸,差不多為美國陸上鈦鐵礦儲藏量的10倍。納米比亞沿岸是海裏最重要的產金剛石的地方,這裏每噸砂石中含有5克拉金剛石,其中99%屬於可作裝飾品用的高級金剛石。

大西洋錳結核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其中北美海盆錳結核富集區的結核金屬含量為:錳占15.80%,銅0.2%,鎳0.5%,鉛0.5%。此外,在波羅的海、北海、黑海等較淺海底亦有錳結核分布,甚至在北美五大湖底也有發現。

在美國東部沿岸海域,儲有豐富的磷鈣石結核,尤其從弗吉尼亞到佛羅裏達岸外,水深60~2200米的大陸架外部,大陸坡上部海底區域特別富集,這裏的總藏量不下1.0×107噸。此外,在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海岸外以及幾乎整個非洲西部大陸架區域,都有數量不等的磷鈣石蘊藏。

在冰島西南的法克薩灣正在大規模的進行貝殼砂的開采。法克薩灣底有巨大的貝殼砂礦床,其厚度為1~4米,貝殼砂是由貝殼碎片(約占80%)和玄武質凝灰岩混合沉積而成,這種未膠結的沉積礦,可以用吸揚式采礦船進行直接開采。這裏的貝殼砂是冰島生產水泥和石灰的重要原料。此外,由於大規模建築工程的需要,在北美的大西洋海岸外和北海的英國水域,正進行砂和礫的開采。

大西洋的生物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魚類的捕獲量相當大,年平均在2.5×107噸以上,約占世界海洋總捕魚量的40%左右,遠比其他大洋單位麵積捕魚量為高。大西洋的主要經濟魚類有:鱈、鯡、鰈、毛鱗魚、鱸鮋、鰩魚、大杜文魚、狼魚、鰻鱺、胡瓜魚等。主要漁場有:北海的多格灘、冰島及法羅群島周圍、挪威海東部羅弗敦群島周圍、紐芬蘭島東南的大淺灘。另外,比斯開灣、安哥拉和納米比亞沿海以及西印度群島周圍海域也有一些較小的漁區。在歐洲和北美沿海每年還大量養殖和采集牡蠣、貽貝、螯蝦、螃蟹等軟體和甲殼類動物。捕鯨和海豹,過去在格陵蘭海岸較多,由於歐、美各國大肆捕殺,已趨枯竭。現在捕鯨、海豹、海獅、獸類,主要集中在大西洋最南部的南極海域。五年來發現南極海域的南極磷蝦特別豐富,據認為,它可能成為人類很重要的動物蛋白資源。南極磷蝦群主要繁殖遊弋在近南極洲和南美洲的大西洋寒冷海域,特別集中分布在斯科舍海及環繞它的南安的列斯群島周圍海域。

利用潮汐發電的前景也是很可觀的。1913年,德國在北海海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發電站。1957年,中國在山東建成了第一座潮汐發電站。1967年,法國朗斯潮汐發電站建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經濟價值的,而且也是最大的潮汐發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