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
題記
我相信每一個處於窘境和絕境中的人,都有很出色的想象。我自己的體會是,每當我處境非常糟糕的時候,我的想象力就會從心底裏如同潮水般漫上來。想象是因為你感覺到了缺憾——巨大的缺憾,缺憾越大,想象力也就越大。
——曹文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
有人夢想萬貫家財,有人夢想名揚天下,有人夢想國家富強,有人夢想世界和平。杜甫麵對狂風卷破茅屋,會夢想千萬間廣廈來庇護天下寒士;馬丁·路德金麵對種種歧視和不公,為世界留下了那篇直指人心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株發芽的小樹,它的名字就叫夢想。
每個夢想都有力量
夢想會在人的心中發光發熱,產生巨大的能量。鄉村教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是為了孩子們能夠繼續讀書的夢想。山區醫生身負疫苗翻山越嶺,是為了保證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夢想。運動健兒為了實現“更高更快更強”的夢想,進行艱苦枯燥的訓練。莘莘學子為了收獲更多知識的夢想,將青春時光奉獻在圖書館和實驗室。夢想產生的巨大能量,讓你學會努力,學會堅持,學會隱忍,最終,獲得能力。
夢想來源於現實
當人類第一次羨慕飛翔的雄鷹,對天空的征服之路就再也沒有停止。當世界第一次有了不公,人類追求更為合理的社會的腳步就不曾停歇。時光飛逝讓人夢想提高速度,日漸衰老使人夢想延長青春。貧窮讓人夢想財富,寒冷讓人夢想溫暖。不如意的現實會送給我們很多禮物,其中有一個禮物,叫做美麗的夢想。
夢想會超越現實
當舒樂牧師開始為水晶教堂募捐的時候,他也不曾想到居然會創造建築史上的經典之作。曹雪芹於貧寒之地寫下紅樓夢的第一個段落,不會知道他這本傳世之作竟然會引發無數學者文人的爭論和探索。第一輛汽車誕生之時,沒有人想到這就是以後最普遍的交通方式。因冷戰而誕生的互聯網,今日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實現夢想的路上,夢想會被悄悄地超越,給我們不可預知的驚喜。
有夢想才有未來
夢想給我們勇氣,給我們動力,給我們力量,給我們超越的能力。人可以安於現狀,但不可磨滅夢想;人可以承認失敗,但不可忘記夢想。夢想可以很大,大到無邊無涯,夢想可以很小,小如一粒微塵。但人必須有夢想,就像喜劇之王周星馳所說,假如人沒有夢想,和鹹魚又有什麼分別?
永遠追尋夢想
心懷夢想,永遠追尋,人生才會在不斷進步中創造一個個新的奇跡。記住夢想,更銘記追尋夢想的腳步,這才是夢想給你的真正財富。
第一季:夢想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少年們大概最喜歡彼此訴說誌願了,於是我們聽見了第一個少年輕輕歎一口氣(假若我們是他身旁的樹上的葉子),他說:“我真願我生在另外一個地方啊。我尊敬這裏的一切,但總覺遠遠處我的鄉土在召喚我,我靈魂的鄉土。‘人’如植物一樣,有它適宜的分布的地圖,而‘生’卻如栽種的手一樣盲目,於是我們先天的就有地域錯誤的不幸了。那麼你靈魂的鄉土是哪兒呢,你們會問我。我也常問著自己。假若能回答倒好了,隻是‘人’並未賦有這種選擇的預知,我們以為幸福在東方,向之奔逐,卻也許正在西方。然而錯誤的奔逐也是幸福的,因為有希望伴著它。”
“那麼你奔逐的方向?”
“我想到海上去。青色的海,白色的海,金色的海,我到底知道海是甚麼顏色呢,海上的天空又是甚麼顏色呢。在那寥闊間也許有長春的島嶼,如蜃氣所成的樓閣,其下柔波環繞,古書上所說的弱水三千,或者我應生在那裏吧。但這裏的人從沒有一個見過海的,遼遠使我更加渴切了。”
兩個聽者都以一刻沉默來表示哀憐,他們竟為這低弱的語聲所感動,雖說對於這縹緲的向往論理是應該嘲笑的。最後第二個少年從草地上坐起,責備似的說:“朋友啊,你應該羞愧你是這山間民族的子孫,日對這些峰嶺不能使你強健而沉毅嗎?但我卻過於暴躁,和平的鄉居囚縶著我,我快要鷹隼一樣飛颺了。我將作一個武士。我祈禱山之神,賜偉力於雙臂,賜堅固的信念於心,我將宣揚這山間民族的美德於外麵世界。朋友啊,強於行為的人是弱於語言的,讓我引這句古語來替我的嘴舌謝罪。”他的右手拔著身旁的草,又擲向他的腳尖,但草卻就近的紛落在他衣上,如是數次,他乃轉身向著第三個少年,此時他正在沉思。
“你呢?”
第三個少年翻身立起來,來回走數步,然後坐下,“自然我也羨慕飛鳥,羨慕水族,但我沒有忘記感謝這土地。它給予我們的豐富可以用手來量,用言辭來表示嗎?我們可以如幻想的嬰孩想離開母親的乳嗎?所以我說,有翅的你就往高處飛,有鱗片的你就到大海去,我祝福你們。我卻將從山間到更深的山間去。”(選自何其芳·《爐邊夜話》,本文有刪節)
【賞析】這段寓言講述了三個山間少年的夢想。前兩位少年視山間為束縛自己的枷鎖,而最後一位少年則深深感謝自己的土地,並將自己的夢想根植於養育他的山間。這篇寓言故事運用較多的修辭方式是反問和排比,其古樸優美的語言有民間文學的感覺。
滿分作文——小作文中的大手筆
2003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閱讀下麵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牆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裏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係呢?是什麼樣的關係呢?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試題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體自選;(4)題目自擬;(5)不少於800字;(6)不得抄襲。
·解題·
從寓言中的意思來看,顯然感情親疏對認知事物有不利的影響。所以,本文的實質是論述在認知事物過程中“主觀”和“客觀”的關係,隻是考題將主觀部分鎖定於“感情親疏”這一領域。常見的思路有分析、反省、領悟……無論從哪個角度,以何種方式寫這篇文章,最後的結論一定要和考題相符,即“感情親疏對正確認識客觀事物的不利影響”。
河邊的水草在水裏的倒影是如此美麗,清晨的陽光是如此溫暖。我是一條魚,一條有理想的魚,我的理想是遊入大海。
很早就聽龜老師說,在河的盡頭有一個龍門。隻要跳過龍門,就到了大海,大海有各種各樣的新鮮東西,有美麗的水草,有暖暖的陽光,有洶湧的浪花,有多彩的貝殼。可是,龜老師又說:“在龍門附近,危險無處不在,有無數的漩渦,有林立的暗礁,無數的魚兒都未能跳過龍門而死在了那裏。”老師勸我:“隻有做好充分準備的人才能跳過龍門,否則,會葬身水底的。”我猶豫了,徘徊了,我甚至懷疑老師的勸說是別有用心,我不知自己該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
媽媽告訴我:“孩子,龍門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危險,那兒有繽紛的彩虹,有飄逸的白雲,隻要你奮力遊到那裏,你將感受到彩虹的美麗,你將獲得成功的喜悅。過了龍門,就到了大海,大海有你喜歡的一切。孩子,不要害怕,那裏根本沒有危險,隻要你有信心和勇氣,就一定能成功的!”聽完媽媽振奮人心的話語,我下定決心要遊到盡頭,躍過龍門遊到大海裏去。古人曾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媽媽肯定是為我好啊!龜老師盡管活了幾百年,見多識廣,那又怎樣?或許他還怕我超過他呢!
第二天,我懷著對媽媽的信任,懷著對龜老師的懷疑開始了我的理想征程,向著大海的方向前進了。我忘記了饑餓,忘記了勞累,就這樣一直遊下去,渴的時候就喝點水,一路春風,根本沒有什麼危險。然而,就在我得意之時,一陣眩暈襲來,我開始不停地旋轉,我怎麼也遊不動了。我想,這可能就是龜老師說的漩渦吧,我又想了想自己夢寐以求的大海,便奮力地向外一衝,沒有成功,反而被漩渦打入了浪穀,又一個漩渦把我送到浪尖,我順勢一躍,仍然沒有成功;我筋疲力盡,隨波逐流,但忽然不知從哪兒來的一股力量,將我推出了漩渦。我回頭一看,是龜老師,他怎麼來了?龜老師微笑著說:“前麵還有暗礁、險灘,你謹慎地向前遊吧!”這以後,我果真遇到了龜老師說的暗礁、險灘。但經曆了那次漩渦的洗禮和考驗,我已經成熟多了。
最後,我終於來到了龍門,我鼓足勇氣,奮力一躍,當我躍過龍門的瞬間,我看到了美麗的彩虹和變幻的彩霞,我終於在彩虹和彩霞的相伴中來到了大海。
大海裏有新鮮的空氣,美麗的水草,有許多我追求的東西。回味自己衝出漩渦、繞過暗礁、越過險灘和跳躍龍門的經曆,再仔細領悟老師和母親的教導,我真正明白了:老師提醒我重視前進道路上的艱難,母親鼓勵我擁有前進的勇氣,他們說的都是正確的,而我為什麼隻相信母親而懷疑老師呢?
感情的親疏會影響我們的認知和判斷,在追求理想的親身實踐中,我們最終會得到正確的認識。
【總結點評】這篇作文采用寓言的方式,深入淺出,可讀性強。對題目理解到位,結論客觀,脈絡清晰,文字流暢,頗有童話色彩,讓人想起《小馬過河》。可見想要作文獲得高分未必要處處模仿名家大家,靈感有時候也可以來自我們童年時一個小故事。
本文必殺技:想象力豐富,論述過程自然。
第二季:期望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愛的沉思之一
北村
一年複始,又虛長一歲。隨著時光流逝,人生的遺憾增多,心中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
我希望我能住在鄉下,周圍是樸素的老農,他們心地善良,心裏單純,使我能時刻向他們學習。我住的房子不大,但足夠表達天倫之樂。我的房子形態古樸,結構嚴謹,青磚石壁上掛著青苔,堅厚的木門轉動時會發出聲音。房子裏麵的每一樣陳設都很簡樸,但結實耐用,它們看上去已存在上百年了,記錄著家族的興衰。房子應該是總能住上幾百年的,要足夠容得下好幾代的故事才好。
我房子的周圍基本上是一副農業景象。我希望大約有100畝的土地上種植了花卉、果樹或者茶葉。它們不夠整齊,但很茂盛,不需施化肥,也不需灑農藥,一切靠土地自身調節。我在寫作之餘,參加生產勞動,就可以直接站在果樹麵前,看看果實尚未離開果樹時的形象。
我希望有一個愛人,不僅是妻子,她是我的愛人,願意和我離開繁華都市,每日麵對田野而不覺寂寞。我希望我愛人有一個人類最重要的優點:深明大義,然後有一顆溫柔的心。我寧願她比我更愛附近的農民,比關心我更關心一切需要幫助的人,這樣,在我心靈軟弱時她能夠幫助我更熱愛真理。然後,一切都是不重要了,即使她有病,甚至坐在輪椅上,臉色很蒼白,這是造物主賜給我愛的機會,讓我能在愛一個人中度過在地上的日子。我寧願要一個苦難而有愛的家,而放棄一切榮華富貴。我會每天推著她在果樹下散步,即使她的臉很蒼白。
我希望我的生活簡樸而有規律,每天我們吃著同樣的食物,這些食物沒有受過汙染,是大自然中循環的一部分,我們通過衣食住行和自然交流,並體驗到感恩。因為一切都是被賜予的。
我們不是奴隸,所以知足常樂。我們每天勞動,勞動也變成了美的一部分。隻要欲望沒有奪去平靜的心情,做到這一點並不是很難。每天,我們必須寫作,必須下田,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希望我的家人能永遠在一起,無論他們人數眾多,都能在一個家中生活,於是,老人將得到尊重,孩子將受到愛護,親人將受到照顧,當一個人遇到悲傷時,另一個會輕輕撫摸他(她)的背,全家都會安慰這個人……我希望有好多朋友,無論多久沒見麵仍能一見如故。我希望我們彼此為鄰。我希望當鄰人不在家時,我們能照顧他的家人。我希望離開家鄉時能有他們做伴同行。我們這些朋友最大的特點是當我們不幸無意傷害對方時,能互相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