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題記
其實一個作家,無論走多麼遠,對他來說,最寶貴的經驗還是青少年的經驗,這是經驗的基礎。我的審美觀、我的思維方式、生命方式、敘述方式,早在那個時候,就已經被塑造。
——曹文軒
成長是美麗的
關於成長,我們知道很多比喻:像鮮花怒放,像幼苗長成大樹,像雛鷹飛上藍天。成長的美麗是茁壯的,在任何條件下都如春筍破土般不可抵擋。成長的美麗是奇妙的,猶如化繭成蝶般不可思議。
成長是微妙的
成長帶給我們很多微妙的感觸,莫可名狀,稍縱即逝。成長過程中的我們是敏感的,會為春花秋月感動至潸然淚下;成長過程中的我們是細膩的,會把微塵沙粒擴展到無限大。成長中的我們仿佛擁有一雙獨特的慧眼,會讓你看到大千世界的另一麵。要記住這些寶貴的感覺,因為它稍縱即逝,會伴隨著成長的過程慢慢消失。
成長是動人的經曆
成長的過程中你會幫助很多人,也會得到很多人的幫助。你會漸漸體會父母的艱辛,家庭的溫暖,朋友的無私,社會的責任。你會發現快樂不但來源於索取,更多的是來源於奉獻。你會發現美好的事物如果分享,會比獨占帶來更好的感受。別忘了成長中的每一個故事,你會發現更多的感動。
成長是痛苦的掙紮
伴隨成長的不僅是美麗和感動。你也許會在成長中一次次懷疑自己,這是你證明自己的最初動力。成長也許會讓你失落和惆悵,也會讓你獲得樂觀和堅強。你總會經曆後悔和無奈,但之後你會更加堅定和成熟。你也會遭遇失敗和挫折,而同時收獲經驗和教訓。是的,我們要經曆過痛苦才能長大,痛苦是成長中寶貴的財富。
成長有很多故事
成長中的故事很多很多,幾乎每一個都是你未曾想到的。很多人都有相似的成長軌跡,但卻各有不同的成長故事。何必去模仿那些名人事跡,將更多的目光投入你的生活吧,你會發現,你自己的故事,才是最獨特的故事。
成長有很多可能
在成長中,一切皆有可能。當初認為愛迪生智力低下的人們一定想不到他成了那麼偉大的發明家,被醫生診斷為將不能行走的雷吉米勒成為NBA一代巨星。但曆史上又有很多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就像我們熟知的那個傷仲永的故事。把握成長中的機會,不斷進步,慢慢沉澱,自我塑造,堅定前行,你就會擁有最好的可能。
有關於成長,要說的太多太多。此刻,我們依然在成長。
第一季:勇氣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有關於這裏的很多鬼故事。流傳得最廣的是一個:有一個人趕夜路,遠遠看見一個瓜棚,點著一盞燈。他走過去,想借個火吸一袋煙。裏麵坐著幾個人。他招呼一下,就掏出煙袋來湊在燈火上吸煙,不想怎麼吸也吸不著。他很納悶,用手摸摸燈火,火是涼的!坐著的幾個人哈哈大笑。笑完了,一齊用手把腦袋搬了下來。行路人嚇得趕緊飛奔。奔了一氣,又碰得幾個人在星光下坐著聊天,他走近去,說剛才他碰見的事,怎麼怎麼,他們把頭就搬下來了。這幾個聊天的人說:“這有什麼稀奇,我們都能這樣!”……
李小龍走著,在黑暗裏走著,一個人。他走得很快,比平常要快得多,真是“大步流星”,踏踏踏踏地走著。他聽見自己的兩隻褲腳擦得刹刹地響。
一半沉著,一半害怕。
不太害怕。
走過刑場旁邊時,頭皮緊了一下,有點怕,以後就好了。
他甚至覺得有點豪邁。
快要到了。前麵就是傅公橋。“行百裏者半九十”,今天上國文課時他剛聽高先生講過這句古文。
上了傅公橋,李小龍的腳步放慢了。
這是什麼?
他從來沒有看見過。
一道一道碧綠的光。在葦蕩上。
李小龍知道,這是鬼火。他聽說過。
綠光飛來飛去。它們飛舞著,一道一道碧綠的拋物線。綠光飛得很慢,好像在幽幽地哭泣。忽然又飛快了,聚在一起;又散開了,好像又笑了,笑得那樣輕。綠光縱橫交錯,織成了一麵疏網。忽然又飛向高處,落下來,像一道放慢了的噴泉。綠光在集會,在交談。你們談什麼?……
李小龍真想多停一會,這些綠光多美呀!
但是李小龍沒有停下來,說實在的,他還是有點緊張的。
但是他也沒有跑。他知道他要是一跑,鬼火就會追上來。他在小學上自然課時就聽老師講過,“鬼火”不過是空氣裏的磷,在大雨將臨的時候,磷就活躍起來。見到鬼火,要沉著,不能跑,一跑,把氣流帶動了,鬼火就會跟著你追。你跑得越快,它追得越緊。雖然明知道這是磷,是一種物質,不是什麼“鬼火”,不過一群綠光追著你,還是怕人的。
李小龍用平常的速度輕輕地走著。
到了貞節牌坊跟前倒真的嚇了他一跳!一條黑影,迎麵向他走來。是個人!這人碰到李小龍,大概也有點緊張,跟小龍擦身而過,頭也不回,匆匆地走了。這個人,那麼黑的天,你跑到馬上要下大雨的田野裏去幹什麼?
到了幾戶種菜人家的跟前,李小龍的心才真的落了下來。種菜人家的窗縫裏漏出了燈光。李小龍一口氣跑到家裏。剛進門,“哇——”大雨就下下來了。
李小龍搬了一張小板凳,在燈光照不到的廊簷下,對著大雨傾注的空庭,一個人呆呆地想了半天。他要想想今天的印象。
李小龍想:我還是走回來了。我走在半道上沒有想退回去,如果退回去,我就輸了,輸給黑暗,又輸給了我自己。
李小龍回想著鬼火,他覺得鬼火很美。
李小龍看見過鬼火了,他又長大了一歲。(選自《曇花·鶴和鬼火》,本文有刪節)
【賞析】這段文字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作者表現心理活動的手法。例如“不太害怕”一句,與其說是李小龍真的不害怕,不如說這是他對自己的一種心理暗示。用“平常的速度輕輕地走著”的李小龍,突然遇到一個黑影,於是心中暗暗埋怨,強作鎮定的姿態呼之欲出。
滿分作文——小作文中的大手筆
2004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題
目前,我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已達3.67億,在每個孩子的背後,是一雙雙深情關注的眼睛。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中國的家庭教育,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現代教育意識向家庭的滲透,家長孩子民主平等關係的建立,家長們春風化雨般的言傳身教……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中國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問題。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成長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你對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請以“家庭教育”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注意:(1)所寫內容必須在規定的話題之內;(2)除詩歌之外,其他文體不限;(3)不得抄襲。
·解題·
這個題目較為明確。對象應是當下的、中國的家庭教育。考生審題時要注意這兩個規定性。家庭教育這個話題有個人性,也有社會性。既可從正麵入手,寫出自己對父母教育的感恩之情,也可從反麵著眼,指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側重個人感受方麵,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曆調動情感,寫成以情動人的記敘文;如果從社會現象這個角度切入,則可從社會新聞方麵汲取素材,寫成以理服人的議論文,但需要考生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材料組織能力。
在一個桃李春風、柳絮滿天飛的季節裏,一個弱小的女孩呱呱墜地。在一雙雙充滿愛意的眼睛的關注下,她開始茁壯成長,伴隨而來的,是她開始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這個陌生的世界。她開始學習,在家人悉心的教導下,她開始經曆一個由淺顯到深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學習過程。而這其中,浸潤著多少欣喜、傷痛、淚水和歡笑,似水的流年,承載著永不流逝的綿綿親情。
欣喜產生於一瞬間,坐在搖籃裏,望著呢喃的燕子,於是爺爺教她背“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哦,宋詞是會飛的;趴在窗前大圓桌上,指著映日的荷花,於是爺爺搖頭晃腦地讀著“江南可采蓮,蓮葉荷田田”,哦,古樂府是有顏色的,還散發著淡淡香味兒;在黑暗的雨夜,伴著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和媽媽的體溫,她乘著夢兒穿過尼羅河,越過丹麥海峽,與白胡子的安徒生爺爺做遊戲;在明媚的春風裏,坐在如碧絲的草上,躺在滴綠汁的秦桑下,聽著爺爺講的三國故事,她很想騎騎赤兔馬,見一見威風八麵的關雲長。這些點點滴滴的欣喜讓她對以後的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讓她擁有了不盡的知識。
傷痛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當她抓著小雛雞發出得意的笑聲時,當她突發奇想把花衣裳剪破時,當她把筆丟下溜出去堆雪娃娃時,當她不聽話頂嘴被關進黑房子時,她都挨了一頓毫不客氣的結結實實的“教訓”。於是她覺得自己委屈了,傷心多得比過屈原,眼淚多得比過南唐後主,她得到了一番充滿溫情又合理的解釋,她懂得了不要欺壓弱小,懂得了一針一線來之不易,懂得了堅持,懂得了忍耐,她懂得了基本的做人道理,得到了在學校和書本中都汲取不到的力量。
淚水和歡笑豐富了她的平淡人生。在父親的鼓勵下,她爬上了長城,爬上了泰山,登上了嶽陽樓,登上了觀海台,在掛著淚的笑渦中,她學會了要有山一樣雄偉的腰板、海一樣廣闊的胸懷。每一次流淚,她都依偎在家人身邊,這裏是最寧靜的避風港;每一次歡笑,她都分享給全家,這裏是心靈深處最美好的香格裏拉。
有欣喜,有傷痛,有淚水與歡笑,這就是她的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流年似水,而永不流逝的,是那段美好而有意義的幸福時光!
【總結點評】以“一個弱小的女孩呱呱墜地”開篇,以“每一次歡笑,她都分享給全家”結尾,按照成長順序寫來,將一個懵懂嬰兒成長為一個懂事女孩的過程曆曆再現。
本文必殺技:文筆清麗流暢,回憶中的兒童視角帶有夢幻色彩。
第二季:青春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年屆四十來談論青春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就像我讀到一些報刊至今稱老三屆作家為“青年作家”。先是好笑,然後是悲哀。
在我年輕的時候,“青春”似乎是一個下流的字眼,很少提到。即便很少的提到,也是為了將它貢獻出去。所以,關於自己也曾擁有青春的印象,可謂淡漠至極。
不過,我確實年輕過,年輕到口出狂言,想入非非,將生命一擲為快。那份自負與慷慨,今天是不會有了。不僅沒有,我還常常告訴年輕的人們生活的經驗,因為我是一個有閱曆的成人,是個長者。指導他人的青春是一件很有誘惑力的工作,我為此說了許多話,寫了許多文字,真誠地祝福他們。
直到有一天我想起了烏鴉。我常把目光投向後果,而年輕人常常為了瞬間。我告訴活在瞬間中的人們,永恒是沒有的。我向他們預示結果。這是烏鴉的工作。真正的結果是消滅了永恒也消滅了瞬間。想到這些,我要自己不要多嘴。
我想起在我年輕的時候,曾聽到過許多忠告。因為年輕,聽完也就完了。此後多半吃了虧。但是,在吃虧之前,我獲得許多快樂。這是不吃虧不能獲得的快樂,真像中國的一句古話:吃虧是福。
在一個深夜,我在廢棄的紙頁的背麵寫下很拙劣的詩。寫詩的感覺很好,我常常一天寫上許多。這些詩都沒有了,就像我們吃下去的食物都不見了,而我們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