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
題記
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
責任是一種負擔
父母為了責任日夜操勞,我們才得以健康成長;老師為了責任兩鬢斑白,我們才能夠不斷進步;朋友為了責任以誠相待,我們才得以獲得忠告;社會為了責任建立規則,我們才能夠有所依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每個人都應該承擔責任。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隻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隻有以“負責”來答複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責任是一種幸福
責任是負擔,但責任也是幸福。為兒女付出責任,你會收獲成長的感動。為社會付出責任,你會獲得進步的鼓勵。承擔責任所帶來的滿足,絕非那些拋棄責任所得到的輕浮快樂可以比擬。實現責任讓我們迅速成長,進步,它的力量會超越任何一位博學多才的智者老師。革命先哲梁啟超說: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責任需要努力
責任常常不能輕鬆實現,它需要我們付出常人做不到的努力。對子女教育的責任讓孟母不辭勞苦,於是我們都知道孟母三遷;對國家安寧的責任感動了廉頗,留下了成語負荊請罪;蘇武為國不辱使命,塞外牧羊十六載;為了祖國繁榮富強,鄧稼先放棄美國優越的生活條件,用生命為我國國防做出卓越的貢獻。責任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使命,我們應該承擔,也必須承擔。
責任是行動
馬克·吐溫說:每天務必要做一點你所不願意做的事情。這是一條最寶貴的準則,它可以使你養成認真盡責而不以為善的習慣。實踐責任,需要的正是這種行動的勇氣。責任是官員維護政治清明,市民保持城市環境,勞動者保證工程質量,學習者發展一技之長。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耗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責任是為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牢記自己的責任,是做人基本的準則,也是社會發展的基礎。
第一季:身邊小事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盡管發生了這種事兒,那一天我還是整日地任性放縱、胡作非為,那天晚上母親特別親切而又嚴肅地看著我——也許母親想讓我在默默無言中專心回憶早晨的事情。我很理解她的心意,感到非常後悔。母親察覺到了我的後悔心情,便做了一樁令我十分奇怪的事。她從窗台上端下一隻陶器花盆遞給我,裝滿泥土的花盆裏種著一棵黑色的球狀形的植物根,上麵已經冒出兩瓣尖尖的、淡綠色的、生氣勃勃的嫩芽。這是一盆風信子。她邊把花盆遞給我,邊說:“小心點兒,從現在起它歸你管了。以後會開出大紅花的。花盆就放在那裏,你得細心照料它,別讓人碰壞了,也不要搬來搬去,每天必須澆兩回水。倘若你忘記了,我會提醒你的。等到它開出了美麗的花朵,你就給布洛西送去,他會高興的。你說好不好?”
母親催我上床休息,我躺在床上還一直自豪地想著這盆花,似乎花朵盛開與否將是關係到我聲譽的頭等重要大事,可是就在第二天早晨我就忘了澆水,直到母親提醒我。“布洛西的花怎麼樣啦?”她問道。以後很多日子裏也需要她這樣一次次提醒我。盡管如此,當時並沒有任何東西像這盆花似的強烈地占據著我的心,給予我幸福的感覺。當時家裏還養著其他許多花,有很多比它更大更美,不論在屋裏還是在花園裏,父母親也常常指點我欣賞和照料。但是這盆花卻破天荒地占據了我的心,我全神貫注地觀察這一小生命的成長,精心照料著它,並充滿了期望和憂慮。
最初幾天這棵小花看上去萎靡不振,好像有什麼地方受了傷,沒能健康地成長。我先是為此擔憂,後來就焦急不安起來,這時母親對我說:“你瞧,這盆花現在正和布洛西一樣,病得很重。因此要加倍愛護和照料它。”
我理解了母親的比喻,如今有一種全新的思想徹底占據了我的頭腦。我感到這棵半死不活的小植物和我那病重的布洛西之間存在著一種神秘的關係,最後我甚至堅定地相信,隻要風信子鮮花怒放,我那夥伴也就必然會恢複健康。倘若情況相反,那麼我的朋友也必死無疑,因此我若稍有疏忽,也就要承擔罪責。這種思想形成以後,我便像看守一個隻有我才知道底細的、具有魔術的寶藏似的又擔心又熱情地看守著我的小花盆。(本文有刪節)
【賞析】母親麵對任性不懂事的“我”,沒有直接指責訓斥,而是讓“我”為生病的好友養一盆花,以此來培養我的責任感。孩子對花、對好友的責任感,母親對孩子的責任心,一並展現出來。這段文字語言風格平實細膩,用詞準確。
滿分作文——小作文中的大手筆
2009年廣東省高考作文題
我們生活在常識中,常識與我們同行。有時,常識雖易知而難行,有時,常識須推陳而出新……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生活中與“常識”有關的經曆或你對“常識”的看法。自擬題目,自定寫法,不少於800字。
·解題·
“常識”是個中性的詞語,本題給我們留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題目提供了兩個展開思路的方向,一個是知易行難,一個是推陳出新。請注意題目中用了一個省略號,說明你也可以另辟蹊徑,隻需緊扣“常識”二字。
常識,這樣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詞,這樣一些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道理,在今天,卻會被有些人忘記。在知識高度普及的今天,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犯常識性錯誤呢?小時候,媽媽說,髒東西是不能吃的,可是炸雞裏的蘇丹紅是怎麼回事?牛奶裏怎麼會有三聚氰胺?連雞蛋都有人工合成的!蔬菜瓜果上的農藥,注了水的豬肉,這些不都是我們吃下去的髒東西嗎?難道,那些黑心的生產商連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的常識都沒有?非也。利益當前,這些常識就直接忽略了吧。
蘇子曰:“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可是,為什麼四川地區經過地震的橋尚能矗立,湖南株洲鬧市區的立交橋卻不推自倒?為什麼陳水扁會鋃鐺入獄?為什麼網友一人肉搜索就能搜出一把貪官?難道他們不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該爭嗎?非也。他們顯然也是背過《赤壁賦》的,可當利益赤裸裸地來誘惑,他們便犯了“常識性錯誤”,偷工減料,受賄貪汙。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是我們聽了一生的常識。然而,多少人忘記了他們戴著紅領巾時發過的誓言?公交車上,是誰無視旁邊的老人假裝入睡?網絡上,是誰穿著火紅的高跟鞋踩死了一隻隻小貓?是哪位大叔在公交車上大罵“未成年”?又是誰在節日的煙火中狂歡時忘記了等待我們回家的父母?有多久,我們沒有幫父母做過家務,沒有與他們聊過天?哪怕是不怎麼背政治的理科生都可以隨口說出一長串美德、道德、品德出來,可是這樣的常識,我們有去做嗎?
三鹿公司是受了懲罰,貪官終究會被“雙規”的,而在行為上有不妥的人,也必定會受到斥責。所以,有知識有文化的我們,可不可以不要再退化為沒有常識的“文盲”?這一次,我們可不可以將常識牢記在心?
作為一名即將步入大學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我寧願把常識性的錯誤出現在高考卷上,也不要在人生的答卷上忘記我們該有的常識。
讓我們一起牢記人生的常識,一起用行動去維護這些常識,一起把這世界變成和諧而美好的人間。
【總結點評】本文開篇對社會不良現象進行了大膽的批判,其犀利的語言風格令人眼前一亮,但也有幾分冒險。然而作者的思路並未在批判上停留,很快又轉入對身邊小事的反思,最終落實到自我約束上。全文筆力老到,條理順暢,是一篇優秀的論述文。
本文必殺技:語言犀利,有力有節。
第二季:社會責任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所謂隱逸,在本質上,就是對於人世的逃避。不滿意於社會的現狀,無力突破,又不能忍受,其結果,當然隻有逃世一途。這一類的人,在亂世是特別的多,而逃的方法,也有各種各樣的形式,而大部分是並不到山裏去。拿現在說,有如在寒齋吃苦茶的苦雨翁,雙鳳凰磚齋的齋主,以及這一類的人,都可以說是依附於這種傾向。
逃向隱逸,究竟有沒有出路呢?“庵裏吃茶”,“齋中弄磚”,究竟能不能消滅心頭的憤懣呢?事實上都是不可能的。有飛機在山林裏亂擲炸彈的現代不必說,就用古事來證明吧。明季朝綱不振,天下方倒懸危迫,是所謂“執政諸大臣有杞檜之奸,林甫嵩之之媢嫉”,“偽士滿朝,腐儒誤國”(袁宏道:《顧升伯太史別序》)的時代,這時很多的人認為“時事至此,尚安忍複言”,而作“終老於莫厘縹渺之間”的想念。然而,事實上是辦不到的,隻是一種空想而已。宏道書雲:“近日燕中談學者絕少,弟以此益閑。塵車糞馬,弟既不愛追逐,則隨一行雅客,蒔花種竹,賦詩聽曲,評古董真贗,論山水佳惡,亦自快活度日。但每日一見邸報,必令人憤發裂眥。時事如此,將何底止?因念山中殊樂,不見此光景也。”(見鍾伯敬編四十卷《袁中郎集》)縱有短期閑靜之樂,一旦飛機哄到山林,打破隱逸空氣,又將如何了呢?而況究竟並不能閉起眼睛,要目擊耳聞許多“憤發裂眥”之事。照這樣的看起來,過去的袁中郎,似乎還比今日的齋主居士積極一些。
在蕭士瑋的全集的尺牘裏,看到了幾句會心的話,——是會心的哭而不是會心的笑——說是“四方蹙蹙,日甚一日,蹙蹙猶可,日蹙且日縮,視此未縮,曾餘幾何”。(《答曾二濂》)當時的事實,和今日頗有些相像。“曾餘幾何?”東三省既如黃鶴之一去不返,華北又岌岌可危,做隱士,逃避,究竟能逃避到哪裏去呢?三百年前中郎能理會到的問題,難道三百年後的博士們竟不懂得麼?隻有以反攻來替代防禦啊!
【賞析】本文論述內容是批判古代的隱士思想,引用了很多古文,行文用詞文雅,很多句子頗有氣勢,如“明季朝綱不振,天下方倒懸危迫,是所謂‘執政諸大臣有杞檜之奸,林甫嵩之嫉’”。大量的典故和引用使本文猶如一篇古典文學的介紹,作者淵博的學識令讀者信服,也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滿分作文——小作文中的大手筆
200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題
閱讀下麵的歌詞,根據要求作文。
不要問我到哪裏去,我的心依著你;
不要問我到哪裏去,我的情牽著你。
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風中告別了你,今天這方明天那裏。
無論我停在哪片雲彩,我的眼總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風中歌唱,那歌聲也是為著你。
不要問我到哪裏去,我的路上充滿回憶。
請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
根據歌詞表達的主旨,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與閱讀積累,寫一篇文章,可以寫自己的經曆、感受和見解,可以講述自己身邊的故事,也可以發表評論。
注意:(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少於800字;(4)不得抄襲。
·解題·
這首歌感情深重,很多考生的第一思路都是思鄉之情,由此聯係到台灣回歸。繼而也可以擴展到感謝恩情,感謝父母,感謝生命,感謝地球等等。此類題材特別適合情真意切的夾敘夾議,或者純記敘文。在感情類話題下,動人的故事永遠較之長篇大論的議論文更容易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