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玉不琢不成器(1 / 3)

——苦難

題記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苦難。苦難和成長是分不開的,隻有認清這點,再去談樂觀主義,才能理解快樂。

——曹文軒

每個人生都有苦難

有一句悲觀的俗語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時候也許的確如此,每一天都會有或大或小的遺憾,每段人生都會有意想不到的苦難。有時候苦難不可避免,仿佛生來就注定的命運。有時候苦難就在身邊,讓人無處遁形。戰爭天災是世界的苦難,會讓億萬人遭受流離失所;悲歡離合是當事人的苦難,讓經曆者痛苦難言。

每個苦難都有無奈

我們不能阻止地震的發生,我們不能預料車禍的情景,我們不能預言變故的出現,我們不能解除疾病的痛苦。苦難之所以是苦難,就在於我們無助,無奈,無力,無法可想。所以,戰勝苦難,要戰勝的,其實是自己的內心。

苦難是最好的老師

苦難讓我們痛苦的同時,也教會我們許多。當你無助時,雪中送炭會讓你學會感恩。當你無奈時,小小的轉機會讓你學會樂觀。當你無力時,會讓你明白幸福的可貴。當你無法可想時,會讓你努力思考,全力拚搏。苦難是一位好老師,而我們,也要學習在苦難中做一位好學生。

苦難是人生的財富

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感受過饑餓的人,不明白滿足。未經曆貧窮的人,怎懂得富裕。未嚐過失敗,又何談勝利。苦難是人生的倒影,映襯出幸福的可貴。苦難是督促的腳步,讓你不敢停歇。苦難是希望的田野,會收獲堅韌和努力。苦難是風雨的天空,交給你勇氣和膽量。如果你將苦難背負身上,它會成為你一身的負擔。假如你將它收入囊中,它會成為你最可貴的財富。

麵對苦難的態度

苦難不可怕,怕的是被苦難擊敗,喪失鬥誌,永遠沉淪。苦難是外來的困境,總有過去的一天。而痛苦發自內心,隻有自己方能驅除。麵對苦難,誰都難免經曆痛苦的時刻,但要記得痛定思痛才是讓苦難盡快過去的良藥。害怕苦難,屈從於苦難,隻會帶來更多的苦難。唯有勇敢麵對,積極思考,才能避免更多的苦難。

不忘苦難的意義

銘記苦難,不僅是為了讓自己感動,也是在時刻提醒自己。記住苦難帶來的痛苦,記住苦難教給我們的道理,記住苦難發生的原因,記住苦難之後的體會。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讓我們銘記苦難,這樣,苦難才隻會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

記住苦難帶給你的一切,然後,學習避免下一次苦難。不管是他人的,還是自己的。

第一季:苦難的力量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辦公室並不大,兼供吃、喝、拉、撒、睡。西盡頭的走廊是我們的廚房兼堆煤餅。鄰室都和我們差不多,—室一家;走廊是家家的廚房。女廁在鄰近,男廁在東盡頭。鍾書絕沒有本領走過那條堆滿雜物的長走廊。他隻能“足不出戶”。

不過這間房間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文學所的圖書資料室就在我們前麵的六號樓裏。鍾書曾是文學研究所圖書資料委員會主任,選書、買書是他的特長。中文的善本、孤本書籍,能買到的他都買。外文(包括英、法,德、意等)的經典作品以及現當代的主流作品,應有盡有。外賓來參觀,都驚詫文學所圖書資料的精當完美。而管理圖書資料的一位年輕人,又是鍾書流亡師大時經常來關心和幫忙的。外文所相離不遠。住在外文所的年輕人也都近在咫尺。

我們在師大,有阿瑗的許多朋友照顧;搬入學部七樓,又有文學所、外文所的許多年輕人照顧。所以我們在這間陋室裏,也可以安居樂業。鍾書的“大舌頭”最早恢複正常,漸慚手能寫字,但兩腳還不能走路。他繼續寫他的《管錐編》,我繼續翻譯《堂·吉訶德》。我們不論在多麼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為這也是我們的樂趣。

我們這間房,兩壁是借用的鐵書架,但沒有橫格。年輕人用幹校帶回的破木箱,為我們橫七豎八地搭成格子,書和筆記本都放在格子裏。頂著西牆,橫放兩張行軍床。中間隔一隻較為完整的木箱,權當床頭櫃兼衣櫃。北窗下放一張中不溜的書桌,那是鍾書工作用的。近南窗,貼著西牆,靠著床,是一張小書桌,我工作用的。我正在翻譯,桌子隻容一疊稿紙和一本書,許多種大詞典都攤放床上。我除了這間屋子,沒有別處可以容身,所以我也相當於挪不開的物件。近門有個洗臉架,旁有水桶和小水缸,權充上下水道。鐵架子頂上搭一條木板,放鍋碗瓢盆。暖氣片供暖不足,屋子裏還找出了空處,生上一隻煤爐,旁邊疊幾塊蜂窩煤。門口還掛著夏日擋蚊子冬日擋風的竹簾子。

葉君健不嫌簡陋,每天欣然跑來,和鍾書腳對腳坐在書桌對麵。袁水拍隻好坐在側麵,竟沒處容膝。幸好所有的人沒一個胖子,滿屋的窄道裏都走得通。毛主席詩詞的翻譯工作就是在這間陋室裏完成的。(選自《我們仨》,本文有刪節)

【賞析】艱苦的環境中對理想和事業堅持不懈地追求,特殊的年代中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愛護,麵對苦難不怨天尤人,而是表之以幽默的筆觸,待之以從容的風度,是這篇文章最讓人觸動之處。娓娓道來、平淡自然的筆觸恰到好處地傳達了哀而不傷、樂觀從容的精神。

滿分作文——小作文中的大手筆

2009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題

有一首歌中唱道: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給我希望。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飛向遠方。

請以“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作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解題·

本題看似開放,實則主題明確,“隱形”既可以理解為“不明顯的”“看不見的”,也可以理解為“內在的”“暗藏的”,“翅膀”則有很多大家熟悉的寓意,如“能力”“希望”“夢想”“力量”等等。而考題所選取的兩句有代表性的歌詞,也令考生更加明確了題目的要求。

每個人都是一個美麗的天使,上帝賜予他們一雙靈巧的羽翼。有了這雙翅膀,人們便可以在寬廣的天空下自由地飛翔,可以做他們任何想做的事,可以行萬裏路,朝著他們理想的天堂一路飛翔。

然而,上帝也有偏心的時候,有一些人被上帝遺忘在陰暗的角落裏。他們的羽翼是破損的,他們的翅膀是沉重的,他們無法隨“雁陣”一同飛翔,他們終生被囚禁在殘疾的牢籠中,隻能獨自品嚐著自卑和孤獨的苦果。

值得“慶幸”的是,我也是這個特殊群體中的一員。在別人看來我是一位不幸兒,但我的心裏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它帶我飛過文“山”書“海”,讓我在文學的世界肆意飛翔。乘著這雙用文“磚”詩“瓦”築起的隱形翅膀,我便可以穿越千山萬水,欣賞世界各地美麗的風景,領略各個民族的風土人情。我可以登上有“世界屋脊”之稱的珠穆朗瑪峰,到那裏去領略一下千年的雪千年的風。站在珠峰上,我一伸手便可以夠到天上的白雲,我要把這輕盈的雲朵帶回家,晚上我便枕著這白色的雲朵入夢;我還要摘取那聖潔的雪蓮,希望它能給我帶來吉祥。我離開珠峰後,又來到孟加拉大瀑布。我站在山腳下,任那湍急的清流從天而下,濺起朵朵浪花漂在水麵上,那巨大的浪花也會打在我的臉上,帶給我絲絲涼意。我彎下腰,蹲在溪流前,掬一捧這清澈的水清洗我的臉,品嚐它的甘甜。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它能帶我穿越曆史隧道,讓我飛到遙遠的古代。我來到唐代詩人李白的身邊,和他一起吟詩飲酒,舉杯邀月。李白的放蕩不羈使我明白了那時的朝廷一片昏暗,在一片混亂之下,李白隻好放棄了他的仕途之路,過著閑雲野鶴的日子。告別唐代的李白,我又來到了宋代。此時,我變成了蘇軾的“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一詞中主角的亡靈,我要感受一下這一代大文豪的浪漫情懷。我想,蘇軾對自己的亡妻一定有很深的愛戀,否則這首詞就不會這麼感人了,讓人有一種肝腸寸斷的疼痛。我又走進曹公筆下的大觀園,想在那棟紅樓一夢千年,感受一下當時黛玉葬花的淒美意境。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它帶我飛到未來,來到了遙遠的25世紀。我發現,那時的醫學技術非常先進,能徹底治愈腦癱、截癱等這些現代醫學束手無策的病症,使那些得這些病的患者徹底地告別疾病的困擾,走向健康。從此,世上再沒有健康與殘疾之分,所有的人都會正常地工作學習和生活。那時的科技很發達,機器也都是新式的,不會排放任何的汙水和廢氣。人們可以盡情地生活和享受,再也不用為汙染環境而擔心。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我的心裏便有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這個世界有風有雨,有花有草,天地萬物的一切都包羅在裏麵。我的心靈就是這個大千世界的縮影,於是我變成了全天下最富有的人,擁有著世間的一切。

【總結點評】本文情真意切,句式優美。小作者所描述的苦難經曆令人動容,樂觀的態度讓人難忘。隱形翅膀帶來的神遊不但為全文烘托了樂觀浪漫的氛圍,也展現了作者文學功底的深厚和想象力的豐富。

本文必殺技:感情真摯,風格動人。

第二季:苦難的意義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那一個月的雨下過去後,連著幾天的大熱天,田裏的稻子全爛了,大夥都數著米下鍋,積蓄下來的糧食都不多,誰家也不敢煮米飯,都是熬粥喝,就是粥也是越來越薄。那麼過了三兩個月,也就坐吃山空了。我和家珍商量著把羊牽到城裏賣了,換些米回來,我們琢磨著這羊能換回來百十來斤大米,這樣就可以熬到下一季稻子收割的時候。

家裏人都有一兩個月沒怎麼吃飽了,那頭羊還是肥肥的,每天在羊棚裏咩咩叫時聲音又大又響,全是有慶的功勞,這孩子吃不飽整天叫著頭暈,可從沒給羊少割過一次草,他心疼那頭羊,就跟家珍心疼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