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家珍商量以後,就把這話對有慶說了。那時候有慶剛把一籃草倒到羊棚裏,羊沙沙地吃著草,那聲響像是在下雨,他提著空籃子站在一旁,笑嘻嘻地看著羊吃草。
我走進去他都不知道,我把手放在他肩上,這孩子才扭頭看了看我,說:
“它餓壞了。”
我說:“有慶,爹有事要跟你說。”
有慶答應一聲,把身體轉過來。我繼續說:
“家裏糧食吃得差不多了,我和你娘商量把羊賣掉,換些米回來,要不一家人都得挨餓了。”
有慶低著腦袋一聲不吭,這孩子心裏是舍不得這頭羊。我拍拍他的肩說:
“等日子好過一些了,我再去買頭羊回來。”
有慶點點頭。有慶是長大了,他比過去懂事多了。要是早上幾年,他準得又哭又鬧。我們從羊棚裏走出來時,有慶拉了拉我的衣服,可憐巴巴地說:
“爹,你別把它賣給宰羊的好嗎?”
我心想這年月誰家還會養著一頭羊,不賣給宰羊的,去賣給誰呢?看著有慶那副樣子,我也隻好點點頭。
第二天上午,我將米袋搭在肩上,從羊棚裏把羊牽出來,剛走到村口,聽到家珍在後麵叫我,回過頭去看到家珍和有慶走來,家珍說:
“有慶也要去。”
我說:“禮拜天學校沒課,有慶去幹什麼?”
家珍說:“你就讓他去吧。”
我知道有慶是想和羊多呆一會兒,他怕我不答應,讓他娘來說。我心想他要去就讓他去吧,就向他招了招手,有慶跑上來接過我手裏的繩子,低著腦袋跟著我走去。
這孩子一路上什麼話都不說,倒是那頭羊咩咩叫喚個不停,有慶牽著它走,它時時腦袋伸過去撞一下有慶的屁股。羊也是通人性的,它知道是有慶每天去喂它草吃,它和有慶親熱。它越是親熱,有慶心裏越是難受,咬著嘴唇都要哭出來了。(選自《活著》,本文有刪節)
【賞析】這段文字最大的亮點是寫出了苦難中的感情。在無米下鍋的極度貧窮中,孩子對羊的愛護和依戀、“我”對孩子內心無言的理解顯得彌足珍貴。孩子天真的請求“別把它賣給宰羊的”與大人無奈的心理活動“不賣給宰羊的,去賣給誰呢”,“這孩子一路上什麼話都不說”與“倒是那頭羊咩咩叫喚個不停”,作者在這些對比中傳達出了細膩微妙的感情。
滿分作文——小作文中的大手筆
2009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題
題目:這也是一種
請先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詞語,形成完整的題目,然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不得抄襲。
·解題·
本題思路十分開闊,考生大可放心地選擇自己熟悉和擅長的題材。但一定要注意題目是“這也是一種”而非“這是一種”,一字之差表達出題目的要求是出人意料,非常規角度解讀問題。也就是說,不管你所描寫的內容是什麼,一定要避免落入俗套的題材。比如歌頌慈善行為,假如說“這也是一種關懷”,顯然不夠妥當,因為慈善本來就是關懷。但假如立意在“這也是一種快樂”,回避了慈善的最大特點“奉獻關懷”之類,就可以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大膽詮釋了。
也許流浪的心在安靜的港灣再也待不住了,就像籠子裏的鳥兒,雖然有吃有喝,卻總是向往藍天、白雲一樣,我決定一個人做一次遠行。
今年,我剛剛18歲。臨行前的夜晚,我不住祈禱:願我旅途順利。
遠行的目的地是長沙市,望著眼前熟悉的街道,想著不久將麵對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心中有一絲興奮,也有一絲莫名的恐懼。
終於上了火車,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火車上有著永遠也看不完的風景,我竟然不知道坐在我旁邊的是一個年僅十六七歲的女孩。是她那聲甜甜的且略帶一絲顫抖的聲音:“姐姐,你一個人嗎?”把我的眼光拉向了她。我驚訝於她的瘦小。這張臉一點也不紅潤,似乎隱藏著一種更深更多的東西。她一定很不一般,直覺這樣告訴我。
“是的,我想一個人出來走走。”我笑著回答她。她沒有再說話,低下頭去撥弄她的手指。過了一會兒,她又抬起頭來望著我,似乎想說點兒什麼,可一切都化成了她臉上真誠的笑容。也不知是為什麼,我有一種很強烈的欲望,想了解這個女孩。可每當望到她時,我總是開不了口。“萍水相逢也是緣”我低聲吟誦著這句話。她忽然把臉轉向我,說:“姐姐,我們很有緣吧。”我說:“當然啦。”她好高興,打開話匣子就與我滔滔不絕地談論起來。她說她是個農村女孩,可卻向往外麵的世界。她還告訴我她看過好多好多的書,也向我請教著一個個難題。
經過這次談話,我再一次驚訝於她的博學。在我眼裏,一個農村女孩應該是隻知怎樣種菜、怎樣生火的。可現在我感到心靈有一絲無奈的苦楚,原來自己竟也如此平凡。
火車上的日子,是我最溫馨、最愉快的日子。我讀懂了一個純潔、善良的女孩的心。白天,她給我念文章;晚上,她替我趕蚊子。女孩的心感動了我的心。
要下車了,我才問出了那個一直憋在心裏的問題:“你到那兒幹什麼去?”“打工。”火車啟動了,留下我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頃刻間,淚水沾滿了我的臉。同是遠行,同是女孩,一個是漫無目的,一個卻是帶著生活的擔子。遠行,不隻是一種心的解脫,而更應該是一種對生活的追求。遠行,不是舒適,而更應該是磨煉。
第一次遠行,有緣結識那個可愛的女孩,有幸懂得“遠行”的真正涵義。我想,我還要遠行,但不僅僅是遠涉異地,而是更多地在生活的道路上跋涉,去創造美好的未來,去經受苦難。“遠行”,真好!
【總結點評】本文既像一篇優美的散文,又像一篇精彩的小小說。作者將對旅行的感悟融入在情節的推動中,人物關係雖然很簡單,卻表達出深遠的內涵。作者文筆優美,筆調清新,對陌生女孩的描寫很有溫情。
本文必殺技:取材平凡,感悟不凡。
實例一2009年重慶市高考作文題
生活中有很多故事。你也許是故事的親曆者,也許是故事的聆聽者,也許是故事的評說者……故事讓你感動,故事給你啟迪,你在故事中思考,在故事中成長。請以“我與故事”為題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少於800字;(4)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有一種故事叫感動,有一種感動叫震撼,有一種震撼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讓人脫離麻木的束縛,追求遠大的夢想。
優雅的離別讓我感動。有一個優雅的女子名叫臧濤。2008年歲末的一天,“開心辭典”節目現場,與王小丫對坐著一位有美麗卷發的時尚女子,她一臉笑容,正在認真地答題。
她就是臧濤。通過王小丫的介紹,我們知道,這位33歲的女子不幸患上乳腺癌,做了乳房切除術不久,丈夫與她離婚。在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下,她沒有放棄,一直堅持化療。然而到了2008年底,醫生發現她身上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坐在台上的她,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然而,就是這個美麗而堅強的女子,那麼從容與淡定。她毅然放棄化療,並做出一個讓人敬佩的決定,捐獻自己的眼角膜。當小丫讚歎她的頭發漂亮時,她笑著說:“前一段做化療時,頭發掉得一根都沒有了,重新長出來後,我立即去燙了頭發,我要讓自己漂漂亮亮地走。”我們見證了一個美麗的女子與這個世界從容的道別。她優雅的黑邊眼鏡,她時髦俏麗的卷發,用一種無言的魅力,征服了無數的觀眾。
耐心的等待讓我感動。英國少年艾金森,因為長得憨頭憨腦,加上行為舉止笨拙幼稚,成了同學們的戲謔對象。老師們都不願意給他上課,甚至有位教“詩歌欣賞課”的老師哀求他改選別的課。艾金森的父親更是認定了孩子的腦子有問題,不是白癡就是智障,甚至從不跟他講話。走向社會的艾金森又因為那張憨態十足的臉和笨拙幼稚的舉止找不到工作,極度自卑的他四處碰壁,苦惱至極,於是他整天消極地躲在房間裏喝悶酒。隻有艾金森的母親認為他是優秀的。艾金森的母親是個花匠,她將兒子帶到她的花園裏,指著各種各樣的花草說:“每種花都有開放的機會,那些還沒有開放的,隻是未到季節。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功,隻是還沒有遇到適合自己的時機。但是,花草在沒有遇到適合自己開放的季節時,需要吸收養分和陽光,儲蓄足夠的能量等待屬於自己的季節來臨。”艾金森深深地記住了母親的話,不是他無能,隻是適合他的季節還沒有到來。直到英國《非9點新聞》劇組的導演看了艾金森的表演後情不自禁地大笑起來,艾金森才知道,自己被錄取當了演員了。他飾演的“憨豆先生”由於有一點笨拙,有一點幼稚,有一點單向思維,有一點靦腆,深受觀眾喜愛,於是他在英國迅速走紅。如今,憨豆先生傻乎乎地飛遍全世界。這個穿戴整齊,但頭腦簡單,常常闖了禍就落荒而逃的家夥,以《憨豆先生》大鬧好萊塢的姿態進軍洛杉磯,進行他擅長的“搗亂工程”。該片票房在歐洲已突破1億美元,在美國公開放映時,亦好評如潮。艾金森終於等來了自己花開的季節。
我還在成長的路上跋涉。縱使前路滿是泥濘,有對生命的尊重,有優雅的生活態度,有對自己的信任,有堅忍的蓄積力量,便百戰不殆。
【總結點評】作者講述了幾個令人感動的故事,而文章重點並非僅僅在於講述故事,而是從中獲得的領悟。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選取的幾個故事都比較新穎,讓人讀來有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