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
題記
也可以換一種表述,想象力與一個人的危機感、強烈的欲望有關。一個沒有危機感的人,一個欲望稀淡或衰退的人,是不會有什麼想象力的。當一個人被擠壓到窘境、絕境時,他的想象力會變得出奇強健。
——曹文軒
人的一生都在競爭
生命從起源之初就要麵對激烈的競爭。首先要爭奪生存的機會,然後要爭奪成長所需要的資源,繼而爭奪生存中必須的條件,滿足了基本條件又開始爭奪更有利的形勢……競爭發生在地球上每一個角落。物競天擇是萬物之法,沒有競爭,就沒有這個世界。
競爭帶來進步
競爭為人們帶來壓力,也帶來了進步的動力。在競爭中,每個人都有機會,每個人也都有危機。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必須認真對待每一個環節,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競爭讓企業努力製造更好的產品,競爭讓各國科技飛速發展,競爭讓我們提高自我,競爭讓民族奮發圖強。
競爭要尊重對手
競爭的意義,在於讓自己更高更強,而不在於讓別人更弱更小。尊重對手,就是尊重自己。獲得勝利的不二法門是提高自我,而不是阻礙他人。惡性競爭隻會帶來一時的好處,最終讓每個競爭者都品嚐到不可彌補的惡果。當商家為了擠垮別人開始價格戰的時候,最後的結果是喪失所有消費者的信任,自己麵臨破產的危機。當大國開始核競賽的時候,地球處於隨時隨地的危險中,始作俑者亦不能保證自身安全。要記得競爭不是不擇手段的借口,不是喪失原則的理由,唯有良性競爭,才能提高實力,獲得真正的勝利。
競爭要量力而行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發展自己的優勢,你就會獲得自己的一片天空。水牛沒必要因為自己跑得不夠快,就去嫉妒奔騰的駿馬。雄鷹不能像魚鷹那樣捕魚,但卻可以翱翔在更高的天空。所以,沒有人能獲得所有的利益和讚揚,沒有人能在一切領域做到最好。麵對競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良好的心態。客觀地評價自己,發掘自己的長處,才能在競爭中做到最好。
我們渴望雙贏
現代人們終於認識到,競爭的最好結果是雙贏。當人們經曆了競爭帶來的種種痛苦,當曆史有過無數次兩敗俱傷的真實案例,我們開始反思:競爭,就一定要有一個失敗者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競爭不是此消彼長,競爭是共同進步。比賽中隻有一個冠軍,但生活中卻可以有很多強者。高水平的競爭會為每個參與者帶來學習的機會。在競爭中,隻要有收獲,就沒有失敗者。
麵對競爭,不懼怕,不盲目,提高自我,發揮優勢,你,就是競爭中的強者。
第一季:如何競爭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公眾集會活動開始了,第一件事是分組推選小組長。甲組的兩位候選人互相謙讓,都認為對方的才學和聲望高出自己之上,都認為自己不配領導全組。後來,大家跟這一組叫“古典組”。乙組的兩位候選人則展開熱烈的競爭,各自提出服務計劃,保證能使全組的成員滿意,大家跟這一組叫“現代組”。
無論“古典組”或“現代組”,選舉過程充滿了掌聲和笑聲,候選人的謙讓或競爭都多少有幾分製造熱鬧的用意在內,“古典”“現代”的名稱也是以開玩笑的口吻加上去的。選舉的結果人人可以預料:在“古典”的作風裏麵,誰先放棄謙讓誰當選,在“現代”的行為裏,誰先放棄競爭誰落選。以謙讓對謙讓,有限度謙讓者勝;以競爭對競爭,無限度競爭者勝。若是以競爭對謙讓呢?結果人人猜得出來。這可不是說笑話,這是很嚴肅的事實。
當初那個產生謙讓美德的社會,跟現代社會不同。在那個社會裏麵,一個人要是說自己才疏學淺,別人會以為他是胸有城府,那個社會盛行使用“加法”。到了現代,一個人要是說自己清廉公正,別人還懷疑他難免也有徇情枉法的時候,這個社會盛行的是“減法”。賣瓜者自賣自誇,別人還以為你籃子裏也有苦瓜,倘若自謙瓜不甚甜,後果豈堪設想?
農業社會中養成的謙讓習慣,在現代都市的電梯和公車門前完全暴露出弱點來。進電梯和擠公車,依序而入,該上就上,你推我拉反而擾亂秩序。自己站在公車門口讓別人先上車,除非是讓給老弱婦孺,站在你背後的人會暗暗罵一聲“混賬”,認為你妨礙了他的機會。有車不擠,等下一班,車上的人以為你要等女朋友,或者認為你神誌不清,沒有人承認還可能有更高尚的動機。
現代社會是一個市場,人才是標價或未標價的商品,你是你自己的推銷員,你是把你自己介紹給需求者的一個媒體。十年以後,如果再舉行公眾集會活動,還有沒有“古典組”?令人懷疑。即使還有,想象中“現代組”的聽眾將興高采烈地迎接結果,大家欣賞互爭短長的場麵,認為雙方有理由相持不下,“古典組”的聽眾則可能一臉不高興的神色,認為他們的候選人拖泥帶水,浪費大家的時間。
【賞析】這段文字將古典的謙讓作風和現代的競爭作風做了比較,結論為一味謙讓並不適合當今社會。本文模擬了古典和現代兩個競爭小組,並假設他們的行為方式互換年代,從而使讀者清楚無誤地理解了作者的觀點。文章文雅風趣,將本來略顯枯燥的論證過程變得輕鬆幽默。
滿分作文——小作文中的大手筆
2005年山東省高考作文題
皇帝要建宮殿,召集百將,木匠和石匠暗中競爭,木匠責備小徒弟,小徒弟暗中不平,將木匠的尺子弄短了一截,用短的尺子量過的木柱就被做短了,可木柱等材料都是進貢的木材,非常珍貴,木匠和徒弟都麵臨殺頭的局麵。在焦急中,石匠想了辦法,在石柱上加了一塊東西,石柱凸起一塊,將局麵挽救。木匠和徒弟不但得以保全性命,並且石匠的這種方法形成了一種新的建築風格,被沿襲下來。以“雙贏的智慧”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解題·
這段材料故事中的寓意很明顯,石匠幫助了木匠,自己也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獲。作文題目也規定為“雙贏的智慧”,立意十分明確,考生隻需將立意展開討論即可。此類話題很適合用例證方式來論證,考生日常積累就顯得尤為重要。
時代讓競爭成為一個沉重的話題,但我們可以用雙贏的智慧削去競爭的鋒芒,微笑著競爭,攜手同行。
海爾集團“真誠到永遠”的承諾,群雄逐鹿的中國家電握手的峰會,讓我們明白,競爭不一定是弱肉強食,帶著淋漓的鮮血。運用雙贏的智慧,微笑著競爭,攜手同行,競爭可以如一條小溪,涓涓而來去。
競爭在美德的肩膀上舞蹈。
美國著名拳擊手傑克每次比賽前都要做一次祈禱,朋友問道:“你在祈禱自己打贏嗎?”“不,”傑克說道,“我隻是祈求上帝讓我們打得漂漂亮亮的,都發揮出自己的實力,最好誰都不要受傷。”
傑克的話中滲透著雙贏的智慧。雙贏小到個人領域,就是用美德為競爭鑲邊著色,讓折射的陽光照亮攜手同行的路程,讓競爭在微笑中把心靈放鬆,在合作中共同進步,在人與人關愛和睦、誠實守信中描繪出一幅和諧的生動圖景。
競爭在合作的懷抱裏微笑。
經濟全球化把世界各國緊密聯係到了一個地球村中。競爭不可避免,合作亦是時代的呼喚!
中法互辦文化年,雙方開展了廣泛的經濟文化合作。法國的高級時裝、烹飪技術、高檔化妝品流動成中國市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的唐裝、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也活躍在法國炫目的舞台上。聆聽遠古駝鈴聲聲,羅馬貴族穿上錦絲的歡笑,喜看中法互辦文化年,“以我之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美美大同”。雙方在競爭中摻入了合作的油彩,讓雙贏成為畫幅上最為亮麗的一筆。
我們明白,合作可以成為競爭的主旋律,和諧已成為時代的最強音。在真誠的微笑中,互相幫助,互相提高,讓別人的長處彌補我們的短處,讓我們的長處“承托”別人的短處,讓彼此都獲益,讓彼此攜手同行。
微笑競爭,攜手同行!我們在欣慰法國申奧失敗,卻打出“慶祝北京申奧成功”的橫幅時,也不無痛心於日本竟因為中國女排勝利,而在轉播時拒絕將鏡頭對準女排姑娘微笑的麵龐。競爭體現著時代的特點,雙贏更是代表著一個民族的高度!
“風呼呼地吹著/月朗朗地照著/我和你奔跑在同一賽場上/我對你笑著……”
微笑競爭,攜手同行,雙贏的智慧。
【總結點評】本文素材鮮活,充滿時尚元素,很好地詮釋了雙贏這一具有時代特色的主題。作者多用例證,並在每一個範例後都用一句句式相同、優美精練的短句作為總結。
本文必殺技:言辭優美,富有詩意,幾個段落的短句總結很顯功底。
第二季:無需競爭
名家選文——大作家寫的小話題
我家附近有一擔賣油麵的小攤子,我平常並不太注意,有一回帶孩子散步路過,看到生意極好,所有的椅子都坐滿了人。
我和孩子駐足圍觀,這時見到賣麵的小販,把油麵放進燙麵用的竹撈子裏,一把塞一個,刹那之間就塞了十幾把,然後他把疊成長串的竹撈子放進鍋裏燙。
接著,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十幾個碗一字排開,放作料、鹽、味素等等,很快地撈麵、加湯,十多碗麵煮好的過程還不到五分鍾,我和孩子都看呆了。更令人讚歎的是,那個煮麵的老板還邊煮邊與顧客聊著閑天。
在我們從麵攤離開的時候,孩子突然抬起頭來說:“爸爸,我猜如果你和賣麵的老板比賽賣麵,你一定輸!”
對於孩子突如其來的談話,我感到莞爾,並且立即坦然承認,我一定輸給賣麵的人。我說:“不隻會輸,而且會輸得很慘,這個世界上能贏過賣麵老板的人大概也沒有幾個。”
後來我和孩子談起了,他的爸爸在這世界上是輸給很多人的。
接下來的幾天,就像玩著遊戲一樣,我帶著孩子到處去看工作中的人,我們在對角的豆漿店看夥計揉麵粉做油條,看油條在鍋中脹大而充滿神奇的美感。我對孩子說:“爸爸比不上炸油條的人。”
我們到街角的餃子店,看一位山東老鄉包餃子,他包餃子就如同變魔術一樣,動作輕快,雙手一捏,個個餃子大小如一,煮出來晶瑩剔透。我對孩子說:“爸爸比不上包餃子的人。”
我們在市場邊看見一個削梨子與藝樂的小販,他把水果削好切片,包成一袋一袋準備推到戲院去賣。他削水果時,刀子如同自手中長出,動作又利落、又優美。我對孩子說:“爸爸比不上削水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