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放眼這個世界的時候,如果以自我為中心,很可能會以為自己是頂尖人物,一旦我們把狂心歇息下來,用赤子之心來觀照,就會發現自己是多渺小,在人群之中,若沒有整個市井的護持,我們連吃一套燒餅油條都成問題呀!這是為什麼連聖賢都感歎地說“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的緣故。我們什麼時候能看清自己不如人的地方,那就是對生命有真正信心的時候。
看到人們貌似簡單,事實上不易的生活動作時,我覺得每一個人都值得給予最大的敬意,努力生活的人們都是可敬佩的。他們不用言語,而以動作表達了對生命的承擔。
承擔,是生命裏最美的東西!
在古印度人傳統的觀念裏,認為隻要是兩條河交彙的地方一定是聖地,這是千年智慧累積所得到的結論。假如我們把這個觀念提煉出來,人生何嚐不是如此?在人與人相會麵的那一刻,如果都有很好的心來相印,互相對流,當下自己的心就是聖地了。
我帶著孩子觀察了許多人以後,孩子感到疑惑,他問:“爸爸,那麼你有什麼可以比得上別人呢?”
我說:“如果比寫文章,爸爸可能會比得上那賣油麵的老板吧!”
孩子說:“也不會,油麵老板幾分鍾就煮好十幾碗麵,爸爸要很久才寫完一篇文章!”
父子倆相對大笑,是呀!這世界有什麼東西可以相比,有什麼人可以相比呢?(選自《心的菩提》)
【賞析】這是一段以小見大的文章。“兒子”關於家附近油麵攤子的天真問題,引發了父親對比較的深思。在得出結論的過程中,作者處理得比較曲折,先是認為自己“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但很快又進一步地想到“我們什麼時候能看清自己不如人的地方,那就是對生命有真正信心的時候”,這顯然比之前的結論又有所升華。這篇文章語言從容生動,旁征博引,卻無賣弄之嫌。
滿分作文——小作文中的大手筆
2002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閱讀下麵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風雪。他深知不盡快找到避風處,非凍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經邁不開了。就在這時,腳碰到一個硬邦邦的東西,扒開雪一看,竟然是個快凍僵的人。登山者犯難了:是繼續向前,還是停下來援救這個陌生人?心靈深處翻江倒海之後,他毅然作出決定,脫下手套,給那人做按摩。經過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動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後,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困境。
也許不是人人都會碰上這種生死的抉擇,但是每個人卻常常遇到、見到、聽到一些觸動心靈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那時,我們大家是怎樣選擇的呢?又應該如何選擇呢?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範圍之內。
注意:(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於800字;(5)不得抄襲。
·解題·
“心靈的選擇”實質是“應該如何選擇”的問題。材料中已經給了答案,那就是應該選擇無私,放棄自私;選擇幫助,放棄忽視;選擇善良,放棄冷漠……材料中的登山者幫助陌生人實質也是幫助了自己,因此材料中還有“心靈的選擇會為我們帶來好的回報”之意。
這裏是世界杯冠亞軍賽場,由巴西隊裏瓦爾多持球。他已帶球攻至德國隊禁區的附近……我開始為巴西祈禱。糟糕!隻見幾員德國戰將已將裏瓦爾多圍住,進球的可能性正在被扼殺。裏瓦爾多會強行突入嗎?
出人意料,裏瓦爾多兩腳一閃,好似攻球,實為假射。德國球員都跟著裏瓦爾多的腳跑起來了。但是,球卻被裏瓦爾多輕輕撥到不遠處的羅納爾多身邊。德國隊還沒弄清怎麼回事,羅納爾多一腳抽射,漂亮!真是三秒內的精彩瞬間。
球賽結束了,激動的我還在想著裏瓦爾多的選擇。
不想成為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不想進球的球員,當然不是好球員。在禁區前緊張的激戰中,裏瓦爾多心裏裝的不是個人的成敗,而是整個大局。
他的選擇是高貴的。
當解說員更多地提到羅納爾多這個名字時,我卻更多地把目光投在了裏瓦爾多這個相貌樸實、舉止沉穩的大漢身上。竊以為,他的魅力不僅在於強健的體魄、精湛的球技,更在於他在選擇麵前所展現的人格。
選擇,讓我想到蘇格拉底。生與死,誰會選擇死?蘇格拉底會。選擇生,是選擇對真理的背叛;選擇死,是選擇對真理的堅持。蘇格拉底選擇了死,選擇了真理。他的選擇,刺痛了整個曆史,刺痛了整個人類。
選擇,又讓我想到了秦檜和嶽飛。秦檜選擇叛國,遭世人唾罵;嶽飛選擇精忠報國,為世人傳頌。他們的選擇,成就了中華民族千古永恒的道德尺度。
選擇,讓我們回到世界杯,回到裏瓦爾多。裏瓦爾多選擇了放棄進球的機會,卻給了球隊以更大的進球機會。他選擇的是更加精彩的進球。
選擇,其實就是一念之間的事。而這一念則來源於你心靈中堅定不變的人格。
曆史上有那麼多選擇閃過我的腦海。
我懂了——一個人的曆史是由自己的腳步寫出來的。有的人的腳步叫低劣,有的人的腳步叫高貴。
選擇的機會太多了。把握機會,選擇高貴,瞬間的美麗就會定格在曆史中……
【總結點評】本文運用了世界杯決賽的一個片段。展現“無私的選擇也為自己帶來了回報”這一主題。關於足球的描寫生動細致,雖然後麵的曆史素材較為常見,語言也樸實無華,因此從整體上看,本文仍然不失為一篇優秀的高考作文。
本文必殺技:揚長避短,發揮優勢。
實例一2009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閱讀下麵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兔子是曆屆小動物運動會的短跑冠軍,可是不會遊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邊,差點被抓住。動物管理局為了小動物的全麵發展,將小兔子送進遊泳培訓班,同班的還有小狗、小龜和小鬆鼠等。小狗、小龜學會遊泳,又多了一種本領,心裏很高興;小兔子和小鬆鼠花了好長時間都沒學會,很苦惱。培訓班教練野鴨說:“我兩條腿都能遊,你們四條腿還不能遊?成功的90%來自於汗水。加油!呷呷!”
評論家青蛙大發感慨:“兔子擅長的是奔跑!為什麼隻是針對弱點訓練而不發展特長呢?”思想家仙鶴說:“生存需要的本領不止一種呀!兔子學不了遊泳就學打洞,鬆鼠學不了遊泳就學爬樹嘛。”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題·
這個題目很開放,用寓言式的小故事表達了幾種不同的觀點。無論是鴨子教練主張的成功來自於汗水,還是評論家青蛙感慨的應該揚長避短,抑或是思想家仙鶴支持的另辟蹊徑,本身都是正確的思維方式。但究竟如何解讀,在具體情況下應采取哪種法則,就要看考生自己的思想傾向了。
本文適合寫成用實例證明的論述文,而續寫寓言也是一個容易出彩的思路。
當拿破侖帶領百萬法軍縱橫馳騁於歐羅巴大陸之時,沒有人會在意他1?郾62米的身高;當貝多芬用他絕妙的才思譜出雄渾激昂的《第九交響曲》時,沒有人還會關心他早已失聰的雙耳;當弗萊明用他孜孜不倦的鑽研分離出青黴素並使人類遠離病痛折磨時,沒有人會想起他其實還是個農民;當朱元璋用雄才大略一手澆鑄起大明江山時,還會有人說他當過和尚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劣勢,這些劣勢有時會給人帶來很多困難。但劣勢的對立麵有時也是優勢,正如材料中兔子學遊泳的例子一樣,人們優勢的鋒芒常常會彌補劣勢所造成的缺失。拿破侖、貝多芬、弗萊明、朱元璋之所以名垂青史為世人所熟知,在於他們把自己的優點發揮到了極致,進而將自己的缺點回避到忽略不計的地步。這就是區別傑出和平庸的標準,也是平庸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很難想象羚羊不去利用其矯健的四肢而不斷磨礪自己笨拙的牙齒;很難想象利隼不去舒展它寬大有力的雙翅而去不斷糾正自己沙啞的嗓音;很難想象箭魚不去盡情發揮遊刃有餘的速度而寄希望於長出鋼甲般的魚鱗;很難想象人們不去發展完善他們的優點而一心彌補劣勢以圖成功。
你也許會將木桶原理舉出,論證一隻木桶可以裝下多少水在於它那塊最短的木板,可你恰恰忽略了衡量一棵樹到底有多高取決於它最高的那根枝杈。正是這最高的枝杈,使此木秀於群林。所以楊樹永遠在森林的高處享受雨露陽光,而槐樹雖然寬厚卻隻能屈居於森林的底層。
沃倫·巴菲特曾經說過:“我從來不拿1支績優股與10支雖然低風險卻增速遲緩的股票做交換。”
股票如人生,是否傑出,在於自己的優勢;是否更優,不在於自己的劣勢。花兒是否更豔,在於其最紅的花朵;河流是否更長,在於其最深的那支幹流;火花是否更亮,在於其火焰的最上層。
傑出是竭其所能使優更優,平庸是忙碌一生使劣不劣。
【總結點評】本文開篇以反問引出中心論點——“優勢的鋒芒常常會彌補劣勢所造成的缺失”,然後用一組排比加以論證,從自然界到人類,環環相扣。接著從反麵入手,反駁“短板理論”。結尾簡潔有力。作者在文中熟練地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是一篇難得的考場佳作。
本文必殺技:見識不凡,論證有力。
實例二2008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題
請以“帶著感動出發”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不得抄襲,不得套作;(4)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5)書寫規範,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解題·
題目中包含“感動”和“出發”兩個要素。“感動”是用來修飾“出發”的狀語,就是說,“感動”是為“出發”服務的,重點要落在“出發”上。這個題目比較感性,因此適合采用記敘或抒情方法,寫成議論文則有較大的難度。作為高考考生,你要“出發”到哪裏?離開家到一個新的環境,開始人生一段新的旅程……這些都是“出發”,可以以自己的經曆為依據,寫成一篇記敘文,如果將思路放寬一些,“出發”的主體不一定是自己,還可以是他人,是大眾,可以按照這種思路,排比列舉若幹“感動”和“出發”的例子,寫成抒情散文或哲理散文。
高一,一直是我的悲哀。雖然來到這個眾人羨慕的重點中學,但是,我一直覺得自己孤單無助。出身農村,讓我與穿著名牌、說著普通話的城市同學有著天然的隔膜;父母離異,讓我覺得自己是遊離在人世間的一個多餘人。隻記得那時的天空是陰鬱的浮雲,風裏滿是憂愁傾訴。我聽著風的傾訴,卻無人可供我哭訴悲戚,因為身邊的每一個人都似乎是“陽光燦爛”的。我隻能在心底默念:也許成長之後,也許重壓之下,誰也沒有義務去分擔別人的不幸。當然,誰也沒有辦法感動我。我就是在沒有感動的體驗中向著冰冷的日子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