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個國家鐵路最多?
擁有鐵路最多的國家是美國,而且其鐵路營業居於世界第一位。現如今,擁有本國鐵路多達260423千米,其中212742千米為一級鐵路,軌道延長裏程為354813千米。此外,還有23112千米的使用權掌握在美國手裏,而並非本國在國內修建的鐵路。
1830年5月24日,美國第一條鐵路建成通車,長為21千米,起於巴爾的摩抵達埃利州科特。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築路規模於19世紀50年代進一步擴大,80年代,形成高潮。1850~1910年,長達60年的時間時,修築鐵路多達37萬多千米,平均每年築路6000多千米。
1887年,築路多達20619千米,這一突破在鐵路建設史上,紀錄是最高的。1916年,美國鐵路營業裏程達到曆史最高峰,一共擁有鐵路長達408745千米。後來,由於其他運輸方式迅速發展,線路被不斷地拆除和封閉,鐵路線路長度因此大為減少。為此,當時的人們將鐵路稱為“夕陽產業”。
6條橫貫東西、10餘條連接南北和10餘條東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幹線以及許多支線和地方線路,組成了美國鐵路網。現有的美國鐵路,由州政府直接管理的是阿拉斯加鐵路,而由聯邦政府直接經營管理的是全國鐵路旅客運輸公司,其中的聯合鐵路公司是聯邦政府與私人投資獨立經營起來的,而其他鐵路大多是由私營鐵路公司經營的。最多時,私營鐵路公司多達6000家。後來,由於企業之間的競爭,大多合並或破產了,因此數量大大減少,僅剩幾百家而已。
為此,美國政府做出許多努力,對其進行了諸多改革。
1976年,國會通過了鐵路複興和管理改革法。自此,鐵路運費實行了部分自由化。此外,還對一些鐵路公司進行改組或合並,建立鐵路更新改造資金和債務保證基金,對沒有利潤的地方鐵路線由政府資助等。由於這一法案的貫徹執行,美國鐵路係統在設備、運營和財政等多方麵,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國會又於1980年通過了斯塔格斯鐵路法,此法認為市場競爭是鐵路運價和業務的最有效的一個調節者,因此對鐵路的控製從管理上放寬了,而且還給予鐵路行業較大程度的自由,這樣一來,便促進了鐵路在運輸市場中的自由經營。
近年來,鐵路行業的發展勢頭大為廣闊。
2.火車能夠穿越海底嗎?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人類的改造能力也越來越強,可謂“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雖然人能夠行走在地麵上,飛在天空上,但是能夠穿越海底嗎?現在有不少國家已經開鑿的海底隧道,讓這一設想成為現實。
海底隧道的開鑿,是高新工程技術的又一利用,同時也是開發與利用海洋空間的一次大膽實踐。修建水底鐵路,與修建陸上隧道相比較,無論是從勘探上來說,還是從設計與施工上來說,難度都大大提高了。
近年來,全球已建成和籌劃建造的海底隧道共計20餘條,其主要分布地為:日本、美國、西歐等,這些國家技術發達,經濟實力強。海底隧道存在一個共同的特點,絕大多數是鐵路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在有的國家或城市,也是城市地鐵和汽車的通道。
在美國,曼哈頓和長島、新澤西州之間,一共開挖了5條海底隧道,主要是用來汽車通行的。
青函隧道,是日本修建的,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1964年,這一隧道正式開工,由於這一地段地形複雜,再加上火山活動的影響以及特殊的海底地下作業,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始料不及的困難。在這種情形下,工程技術人員並沒有退縮和放棄,他們積極采用更為先進的掘進技術,同時從海峽南北兩岸並進。1987年,通車運行。這時,挖出砂石共計上千萬立方米,投資金額多達十億美元。鑿成之後,青函隧道便成了貫穿日本南北的大動脈。與此同時,北海道與本州之間的運輸能力也大大提高,不再受到氣候的影響。這樣一來,日本首都與北海道首府之間的直快列車,縮用時數減少數小時。
懸浮式海底隧道,是連接意大利與西西裏島的一條海底隧道。整個建築采用的都是筋混凝土,管道特別大,位於水中30米深處,此管道既不會下沉,也不會上浮。為了避免車輛通行中會引起隧道擺動,運行車輛采用的全部由計算機控製。
隧道每層有3條行車道,然後上下兩層是汽車路線,而火車鐵路位於隧道左右兩側。此外,采用這種技術建造的海底隧道有很多優點:比普通的橋梁隧道造價低三分之一,具有較理想的抗震功能等。
英法兩國合建的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同樣也是傑出的海底工程,海底隧道的建成,使得分隔海洋兩岸的人民連接在一起,使鐵路運輸業從陸地走向海洋。
3.地鐵與火車有何區別?
地鐵與火車雖然也非常相似,但也有很多不同之處,下麵就是地鐵與火車的區別:
(1)一般情況下,地鐵采用的都是整體無砟道床,也就是鐵軌被直接焊在道床上,用魚尾板將連接處扣好,軌重一般不超過30千克/米。近年來,我國的國鐵采用的多為路砟道床加混凝土路枕或木質路枕,軌重高達60千克/米。無枕木鐵道——城市軌道交通的主流趨勢,然而它並不適用於客貨混跑的國鐵幹線,隻適合重量較小的車廂。
(2)目前為止,地鐵線路的基本設計思路是:市區內走地下,市區外走地麵或高架。這主要是為能夠減少建設成本,並未做出相關的規定。
(3)在我國,地鐵軌距和國鐵火車軌距是相同的,都是1435毫米。在其他大多數國家,一般也同樣如此。然而,也有小部分國家是不一樣的。由於在設計時要考慮到通風問題,因此動力上地鐵都是電力動車組,而火車並非如此,電力內燃並用。不過,二者的控製方式基本相同。
4.世界第一條地鐵在哪裏?
事實上,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出現在倫敦。
19世紀,英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19世紀中葉,蒸汽機車在英國已經被廣泛使用,各大城市間的鐵路鋪設得也基本差不多了。從全國各地通向倫敦的火車軌道,一直鋪到了這一城市的邊緣,無論倫敦人想到英國的哪個地方,都可以輕鬆抵達。
1843年,一位名叫皮爾遜的英國人,為倫敦市設計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地鐵係統。10年後,由於諸多原因,英國議會才批準在法林頓和主教路之間修一條長不到6千米的地鐵。經過十餘年的大力建設,這一地鐵已初具規模。1863年1月,“大都會地區鐵路”正式向民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