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從保護人群身體健康和保證人類生活質量出發,對飲用水中與人群健康的各種因素(物理、化學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規定,以及為實現量值所作的有關行為規範的規定,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以一定形式發布的法定衛生標準。新的飲用水國家標準將在近期內頒布施行。新標準的水質檢驗項目由原來的35項增加至107項。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和衛生要求必須滿足三項基本要求:
1.為防止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要求生活飲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不得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潛在的遠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
3.水的感官性狀是人們對飲用水的直觀感覺,是評價水質的重要依據。生活飲用水必須確保感官良好,為人民所樂於飲用。
健康水必須是有源頭的天然好水,而非以自來水為水源;生產過程要以水源地灌裝,確保水質,一般都獲取水質相當穩定的深層水。要符合健康水的概念,必須要從保護現有水源做起,而保護水源就必須加大對汙染的治理,並在飲用水生產過程中嚴格管理,避免二次汙染。
52哪些果蔬含天然毒素?
有些蔬菜和水果本身含有天然毒素,應小心食用。
1.豆類,如四季豆、紅腰豆、白腰豆等
毒素:植物凝血素
病發時間:進食後1—3小時內。
症狀:惡心嘔吐、腹瀉等。紅腰豆所含的植物凝血素會刺激消化道黏膜,並破壞消化道細胞,降低其吸收養分的能力。如果毒素進入血液,還會破壞紅細胞及其凝血作用,導致過敏反應。研究發現,煮至80℃未全熟的豆類毒素反而更高,因此必須煮熟、煮透後再吃。
2.竹筍
毒素:生氰葡萄糖苷
病發時間:可在數分鍾內出現。
症狀:喉道收緊、惡心、嘔吐、頭痛等,嚴重者甚至死亡。食用時應將竹筍切成薄片,徹底煮熟。
3.蘋果、杏、梨、櫻桃、桃、梅子等水果的種子及果核
毒素:生氰葡萄糖苷
病發時間:可在數分鍾內出現。
症狀:與竹筍相同。此類水果的果肉都沒有毒性,果核或種子卻含有毒素,兒童最易受影響,吞下後可能中毒,給他們食用時最好去核。
4.鮮金針
毒素:秋水仙堿
病發時間:一小時內出現。
症狀:腸胃不適、腹痛、嘔吐、腹瀉等。秋水仙堿可破壞細胞核及細胞分裂的能力,令細胞死亡。經過食品廠加工處理的金針或幹金針都無毒,如以新鮮金針入菜,則要徹底煮熟。
5.青色、發芽、腐爛的馬鈴薯
毒素:茄堿
病發時間:一小時內出現。
症狀:口腔有灼熱感、胃痛、惡心、嘔吐。
馬鈴薯發芽或腐爛時,茄堿含量會大大增加,帶苦味,而大部分毒素正存在於青色的部分以及薯皮和薯皮下。茄堿進入體內,會幹擾神經細胞之間的傳遞,並刺激腸胃道黏膜、引發腸胃出血。
另外還需注意:
鮮蠶豆:有的人體內缺少某種酶,食用鮮蠶豆後會引起過敏性溶血綜合征,即全身乏力、貧血、黃疸、肝腫大、嘔吐、發熱等,若不及時搶救,會因極度貧血死亡;
鮮木耳:含有一種光感物質,人食用後會隨血液循環分布到人體表皮細胞中,受太陽照射後,會引發日光性皮炎。這種有毒光感物質還易於被咽喉黏膜吸收,導致咽喉水腫;
腐爛變質的白木耳:它會產生大量的酵米麵黃杆菌,食用後胃部會感到不適,嚴重者可出現中毒性休克。
未成熟的青西紅柿:它含有生物堿,人食用後也會導致中毒。
53怎麼樣識別汙染魚?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和生產的發展,尤其是農藥和化肥的廣泛應用、眾多的工業廢氣、廢水和廢渣的排放,一些有毒物質,如汞、酚、有機氯、有機磷、硫化物、氮化物等,混雜在土壤裏、空氣中,源源不斷地注入魚塘、河流或湖泊,甚至直接進入水係,造成大麵積的水質汙染,致使魚類受到危害。被汙染的魚,輕則帶有臭味、發育畸形,重則死亡。人們誤食受到汙染的魚,有毒物質便會轉移至人體,在人體中逐漸積累,引起疾病。因此人們在吃魚時一定要辨別清楚,可通過以下幾個特征來識別汙染魚:
一、畸形。魚體受到汙染後的重要特征是畸形,隻要細心觀察,不難識別。汙染魚往往軀體變短變高,背鰭基部後部隆起,臀鰭起點基部突出,從臀鰭起點到背鰭基部的垂直距離增大;背鰭偏短,鰭條嚴密,腹鰭細長;胸鰭一般超過腹鰭基部;臀鰭基部上方的鱗片排列緊密,有不規則的錯亂;魚體側線在體後部呈不規則的彎曲;嚴重畸形者,魚體後部表現凸凹不平,臀鰭起點後方的側線消失。另一重要特征是,汙染魚大多鰭條鬆脆,一碰即斷,最易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