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恐龍現在的親戚(1 / 1)

包括恐龍在內的爬行動物,絕大多數都未能逃過6500萬年前的那場大劫難,而成為曆史長河中的匆匆過客。

但也有少數的成員,它們的“命大”,從中生代一直繁衍至今。這些成員僅有四類:龜鱉類、鱷類、有鱗類(蜥蜴類和蛇類)以及喙頭蜥類。

這些爬行動物沒有同恐龍一起滅絕而一直活到今天,究其原因,可能與它們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有關。

蜥蜴類和蛇類在今天地球上的爬行動物中非常繁榮。它們生活的範圍比較廣闊,從熱帶到溫帶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蜥蜴在地球上的出現比恐龍晚得多,大約在侏羅紀的後期才演化出來。到白堊紀初,有的蜥蜴為了適應特定的生活環境,逐漸失去了四肢而演變為蛇。

龜鱉類爬行動物(特別是龜)也是一類活得不錯的恐龍的親戚。它們的資格相當老,自三疊紀中晚期出現後,至今常盛不衰,而且秉性十分保守,近2億年來,身體的基本結構變化不大,始終穿著厚厚的鎧甲。它們作為一個物種,如此長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這身堅固的外殼的緣故。

龜的外殼很笨重,背著挺沉的,而且行動很不便;但在保命方麵,堪稱世界一流的防禦工事。

在現生爬行類中,隻有鱷類與恐龍的親緣關係最近。鱷類大約與恐龍同時出現,在中生代雖屬“二等公民”,但卻是一類唯一能與恐龍匹敵的動物。它們冷眼看著恐龍及其他親戚們一個個的滅種,自己卻奇跡般的活到今天。鱷魚皮很有經濟價值,它們正慘遭人類的濫捕濫殺,前途岌岌可危。

恐龍在世的親戚,除了這三類外,最後一類為喙頭蜥。喙頭蜥在地球上的數量很少,被稱為“活化石”,苟延殘喘地生活在新西蘭南部荒僻的半島上,目前正處在人類的嚴密保護之下。

喙頭蜥是蜥蜴的近親,體長60厘米,模樣有點像蜥蜴。它是現存爬行動物中資格最老的一類。三疊紀早期它們的祖先就已活躍在地球上了,2億年來,樣子基本上沒多大變化。在喙頭蜥麵前,恐龍、鱷類、蜥蜴類及龜鱉類,都隻能算是小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