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月球——地球的天然衛星(1)(3 / 3)

月麵上高出月海的地區稱為月陸,一般比月海水準麵高2~3千米,由於它返照率高,因而看起來比較明亮。在月球正麵,月陸的麵積大致與月海相等;但在月球背麵,月陸的麵積要比月海大得多。通過同位素測定,可知月陸比月海古老得多,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形特征。在月球上,除了犬牙交錯的眾多環形山外,也存在著一些與地球上相似的山脈,山脈上也有些峻嶺山峰,過去對它們的高度估計偏高。現在認為大多數山峰高度與地球山峰高度相仿。除了山脈和山群外,月麵上還有四座長達數百千米的峭壁懸崖。其中三座突出在月海中,這種峭壁也稱“月塹”。

月球上那些看來彎彎曲曲的黑色大裂縫即是月穀,它們有的綿延幾百到上千千米,寬度從幾千米到幾十千米不等。那些較寬的月穀大多出現在月陸上較平坦的地區,而那些較窄、較小的月穀(有時又稱為月溪)則到處都有。

月麵上一些較“年輕”的環形山常帶有著美麗的“輻射紋”,這是一種以環形山為輻射點向四麵八方延伸的亮帶,它幾乎以筆直的方向穿過山係、月海和環形山。輻射紋長度和亮度不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第穀環形山的輻射紋,最長的一條長1800千米,滿月時尤為壯觀。哥白尼和開普勒兩個環形山也有相當美麗的輻射紋。據統計,具有輻射紋的環形山有50個。

月球是空心的嗎

宋朝文學家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最能表達中國人對於月亮的好奇與憧憬:“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以往,人們在中秋節舉家團圓,吃著月餅的時候,抬頭一看天上的明月,心中不免對它感到好奇與疑惑。現在,人類登陸月球後,人們已經知道月球表麵是一片荒涼的沙漠,隻有無盡的太空塵埃,空蕩蕩的。可是,登陸月球後一些鮮為人知的發現,反而使科學家對於月球更加迷惑……

早期觀察

自古以來,世界各個民族的天文學家對於月球都進行了長期而充分的觀察。月亮的圓缺盈虧,除了是詩人吟誦的對象外,更是農民耕作時的參考指標,中國的農曆就是以月亮運行周期二十八天為基礎的曆法。很久以前,人們就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實,月亮老是用同一麵對著我們。這是為什麼呢?經過長期的觀察,人們發現月亮會自轉,而自轉的周期剛剛好跟它繞著地球轉的周期是一樣的。所以不管月球跑到哪裏,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都是同一麵,月亮上的陰影總是同一種。並且,人們還注意到,月球的大小跟太陽看起來是一樣大的。太陽與月亮感覺起來是一樣大的,那麼實際上是不是真的一樣大呢?古時候的人常常觀察到一種奇異的天象,稱為“天狗食日”,在這個時候會有一個黑色的天體把太陽完全遮住,大白天突然變成黑夜,繁星點點,就是現在科學家所說的日全食。日全食的時候我們看到的黑色天體就是月球,月球的大小剛剛好可以把太陽遮住,也就是說,在地球上看,月球跟太陽是一樣大的。

後來天文學家發現,太陽距離地球的距離正好是月球距離地球的395倍,而太陽的直徑也正好是月球的395倍,所以在地麵上看到的月亮,就恰好跟太陽一樣大了。地球的直徑是12756公裏,月球的直徑是3467公裏,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直徑的27%。科學家把圍繞行星旋轉的星體稱為“衛星”,太陽係中的比較大的行星都有自己的衛星。在八大行星之中有些行星塊頭很大,例如木星,土星等等,它們也有衛星環繞著,它們的衛星的直徑比起行星本身往往很小,隻有幾百分之一。所以像月球那樣大的衛星,在太陽係裏是很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