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白色瘟疫”及治療藥物(1 / 2)

結核病在1882年德國人科赫(Robert Koch)宣布發現結核杆菌以前,一直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疾病。從屍體解剖上看,死者體內的一些器官,如肺部,布滿像粟米一樣的灰黃色核狀顆粒,因此稱為結核病。我國古代稱這種病為骨蒸,例如隋代(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編寫的《諸病源候總論》中,就有骨蒸症候的描述,所述症候與肺結核病一致。元代葛可久著的《十藥神書》(1345年),是一部論治肺癆病的書。雖然書中總結了治療肺癆病的10種方劑(中藥所開的藥方,稱為方劑),都是對症治療,如止咳,止血,增加營養等,治療效果均不佳,這是因為沒有針對病因(在那時還不了解)治療。

當年在歐洲,結核病曾大規模流行,死亡人數很多,雖不像14世紀流行的鼠疫(黑死病)那樣死的人多,但也是足夠驚人的。因此人們把這種傳染病稱為“白色瘟疫”。

在法國,傑出的科學家、微生物學奠基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年),提出細菌是一些傳染性疾病的病源,此後人們就開始尋找引起結核病的病源。1881年8月,在倫敦召開的第一屆國際醫學會議討論了“白色瘟疫”對人類的嚴重影響。科赫決心在這方麵作出貢獻。

他從一個死於結核病的工人體內器官中,用燒灼過的刀子(目的是消毒,避免帶入別的細菌)取了一點結核狀的組織,用消毒過的器皿研碎,再用特別細小的注射器吸入這種組織液,按照別人發表的方法,注射到兔子眼睛的“前房”(角膜與晶狀體間充滿液體的部位),則原來清澈透明的眼睛逐漸變得混濁,然後形成細小的結核。他取出前房的液體用高倍顯微鏡(可放大幾百倍)觀看,但看不見什麼細菌,再觀看直接從病人體內取出的結核組織,也看不見什麼細菌。他想,可能這種細菌是透明的,看不出來。於是他開始試驗用各種染料染色,結果用一種藍色的染料染過以後可以看到一些藍色的細條,呈杆狀。

為了證明這種藍色的細條就是引起結核病的細菌,他跑遍了柏林所有的醫院,從死於結核病的屍體內取出結核組織研碎,都可以看到這種藍色的細條,從注射了結核組織液的實驗動物體內也能看到這種藍色的小東西,而健康的動物體內則看不到這種東西。他想把這種小東西在培養基中培養,但是這種東西就是不生長,最後他在培養基中加入小牛的血清,觀察了15天,才看到培養基上長滿了毛茸茸的一片東西,取下一點染色後,在顯微鏡下看到了藍色的細條。他肯定這種藍色的細條就是引起結核病的細菌,他把這種細菌命名為結核杆菌。他還證明,結核病是通過飛沫傳染的。在1882年3月,科赫宣布了他的發現,這在醫學界引起很大的反響。

結核杆菌屬於分枝杆菌,後來的研究發現,它的外層有一層蠟狀的致密細胞壁,它必須在營養非常豐富的培養基中才能生長,而且比一般細菌的生長要慢得多。結核杆菌侵入體內以後,體內的組織為了防禦侵犯,形成纖維狀膜把細菌包圍起來,這就是那些小顆粒狀的結核。

在杜馬克發現百浪多息有殺溶血性鏈球菌的作用以後,曾將百浪多息用於對付結核杆菌,但作用甚微。磺胺類藥物發現以後,他們也將其用於抗結核杆菌的試驗,發現磺胺噻唑和磺胺噻二唑有比較強的殺結核杆菌作用。

與此同時,杜馬克對合成磺胺噻二唑的中間體2-氨基噻二唑和它的原料硫代半縮脲,順便也都做了抗結核杆菌的試驗,結果出人意料,它們竟比磺胺噻二唑的作用還要強。進一步對硫代半縮脲類化合物進行研究,發現氨硫脲的抗結核杆菌的作用相當強。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事。這可以說是一種意外的發現,像這樣的事,在藥物研究中是屢見不鮮的。由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國內的情況相當糟糕,則在對氨硫脲的臨床試驗做得不夠規範的情況下就用於臨床。戰後,大約在1950年,美國的醫生發現氨硫脲作為治療結核病的常規用藥時,對病人的肝髒損傷嚴重,因此不再使用。

大約在1940年,美國北卡洛林納州杜克大學的伯恩海姆(F.Bernheim),通過測定一段時間內的氧消耗量來觀察一種牛結核菌的生長情況,用以解決結核菌生長慢、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得出結果的問題。他發現在培養基中加入一些物質,可以使結核菌的耗氧量增快。這說明,這些物質可以加快結核菌的生長,其中苯甲酸可以使氧消耗增加5倍。他認為苯甲酸可能是結核菌生長的必要物質。在磺胺類藥物是PABA的抗代謝物學說的啟發下,他設想一定能夠找到與苯甲酸結構類似的化合物充當苯甲酸的抗代謝物,來抑製結核菌的生長。於是他試驗了多種苯甲酸的衍生物,發現水楊酸、阿司匹林和苯甲酸一樣能夠促進結核菌的耗氧量,隻有三碘代苯甲酸有一些抑製結核菌耗氧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