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生態係統的平衡(9)(2 / 3)

再如水葫蘆是作為畜禽飼料引入我國,並曾作為觀賞和淨化水質植物推廣種植。近年來,水葫蘆在四川、雲南、湖北、湖南等17個省市自治區迅速擴展蔓延,已大麵積覆蓋很多河道和湖泊水麵,雲南昆明市賴以生存的高原湖泊滇池近1000公頃的水麵上連綿生長著水葫蘆,滇池內很多水生生物已處於滅絕的邊緣。

此外,入侵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的豚草、入侵西南地區且正在向其他地區侵襲的紫莖澤蘭、入侵廣東的薇甘菊,都對本地生物多樣性和農林業生產造成了巨大威脅。

在我國嚴重發生的幾種危險性森林有害生物中,外來有害生物達到了半數以上,其中危害最嚴重的當屬鬆材線蟲病。鬆材線蟲原產北美,20世紀80年代初傳入我國後迅速擴散蔓延,所到之處鬆林連片枯死,已累計造成3500多萬株鬆樹枯死,直接經濟損失達25億元。

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白蛾在遼寧省丹東市首次發現後,疫情不斷擴散,暴發時幾乎食光所有綠色植物葉片;80年代初隨木材貿易從美國傳入的紅脂大小蠹,經過一段時期的潛伏增殖後,於1999年在山西省大麵積暴發,使大片油鬆林在數月之間毀滅,目前已經蔓延到河北、河南和陝西等省。

我國地域遼闊,外來有害生物很容易找到適宜的棲息地而擴散。而用於控製其危害、擴散蔓延的代價極大,費用極為昂貴。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有3億以上的人口處於旅遊過程當中,其中每天有200萬人出境旅遊;每年通過輪船交易貨物量50億噸以上,這些都為世界各地生物的相互交流創造了條件,有害生物被有意無意地帶到各地,其威脅已成為一項全球性的問題。

據美國、印度、南非等國向聯合國提交的報告顯示,上述三個國家每年受外來入侵物種造成的損失分別為1370億美元、1300億美元和800多億美元。

據介紹,已有約4500種非土著有害生物侵入美國。例如20世紀初期(1904年)傳入美國的板栗疫病,對美國板栗林的生長和板栗果實的產量造成毀滅性打擊,以致目前美國栗樹所剩無幾。1930年榆枯萎病從歐洲隨木材攜帶傳入美國後,使美洲土生的各種榆樹全部染病,幾乎造成了美國白榆的毀滅。日本植物克株是以觀賞植物、綠肥和飼料引進美國大規模推廣種植的,可是由於克株的大量繁殖,給當地帶來了極大的生態災難,於是美國又開始清除克株,並為之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1998年亞洲的光肩星天牛隨木質包裝箱傳到美國後,對美國的闊葉樹也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從目前我國的情況看,進口貨物不斷增加,通過木質包裝箱等多種比較隱蔽的形式傳入森林有害生物的危險也在不斷加大,給防範工作帶來極大困難。

盡管防範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已經引起我國各級政府的重視,並采取了很多防範措施,但是,與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形勢相比,我們在防範林業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方麵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首先是不少人在思想上對防範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工作的意識不強,沒有把防範工作擺到重要工作日程;其次是我國原有的一些規定已不適應形勢的需要,一些可能對林業造成危害的外來有害生物未列入“通緝”名單;三是在我國林業科技人員中,缺乏專門從事國外疫情信息收集的工作人員,對收集到的疫情數據進行風險分析工作更加薄弱。對國外有害生物相關信息掌握不靈,是造成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我國林業上的鬆突圓蚧、濕地鬆粉蚧、紅脂大小蠹等重大危險性有害生物在原產地都是一般性害蟲,不造成大的危害,但入侵我國後卻造成了極大危害;四是對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種類、危害麵積、造成的經濟損失、生態環境破壞的程度等,缺乏全麵係統的調查和統計,底數不清;五是疫情監測工作滯後,許多外來有害生物的危害都是在已經大麵積發生時才被發現,造成疫情封鎖和撲滅工作難度極大;六是沒有開展防範外來有害生物侵入的專項經費和森林植物檢疫經費明顯不足,極大的影響了對外來有害生物預警、控製和研究工作的開展。